中国为什么还没有产生真正世界性的ToB 企业服务软件巨头?
没有土壤?还是生不逢时?
如果回顾一下,在欧美发达国家,ToB 领域,企业信息化经历过两次大的爆发时期。
第一个爆发期,上世纪 70 年代。
40 年代开始发端的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大放异彩。和平年代到来后,开始从军事领域转移到商业与民用,经过几十年积累, 70 年代逐渐进入规模化与成熟落地阶段。这个阶段,先后诞生了诸如 SAP(1972成立)、微软(1975成立)、甲骨文(1977成立)等软件巨头。
时至今日,这三家企业,仍旧引领全球软件行业的潮流。
第二个爆发期,是 2000 年左右开始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革新时期。
这一时期,欧美诞生了包括Workday、Servicenow、Salesforce 等一批市值达到百亿美元的企业软件服务公司。
2008 年,更是一个TOB企业级服务独角兽成立的小高峰时期,移动物联网的转型、经济危机带来的资金压力等诸多因素叠加,使 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在美国得到了诸多B端企业认可,取得了爆发性增长。
据统计,目前美国的 20多家企业服务独角兽中,有 9 家都成立于 2007 到 2009 年这个时间段,比如 Slac、AppNexus 、Tanium、Sprinklr等企业。
所以说,时势造英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这个阶段,我国的创业企业,在B端更多是跟随者、使用者、学习者的角色。
但“失之桑榆,得之东隅”,巨大的人口红利是C端服务的肥沃土壤,为 C 端市场创业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资本市场的认可用户价值,就围绕十几亿用户,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十几亿男女老少,衣食住行、消遣娱乐、吃喝玩乐……这是一个无尽的沃土与无尽的商机。
2000年以后,也由此产生了一批平台型的移动互联网经济体模式——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内容平台、和 O2O 平台等等。在C端,我国的一批企业,反而成为了世界经济与商业模式的弄潮儿与引领者。
其实,本质上都是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对消费者、对产品、对服务、对内容等进行快速占领市场、通过补贴培育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实现规模化后,再开始收割盈利,所以,究其本质,基本都还是流量经济。包括现在的短视频、直播等风口的模式,亦是如此。
如今,TOC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遇到了比较明显的天花板和瓶颈。当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在沙滩上捡贝壳赚快钱的时代过去之后,如果想持续保持高增长,如今只能把目光重新聚焦了TOB行业。
而且,围绕大数据、AI、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崛起,TOB行业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市场机会。如今,各大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巨头,都开始在TOB行业投入重兵,目的很明确,深入我国经济的各行各业,借助先进的技术,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提高行业效率与价值。
C 端公司的特点是,一旦业务模式正确,可以实现指数型增长,最高每年可以实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美国的TOB领域企业服务独角兽,其成为独角兽花费的时间,其中位数是 8 年,平均时间达到了 8.8 年。
显然,这是一个需要耐心、需要积累、需要深耕的赛道。
所以,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ToB 科技巨头?
有时代背景的原因,也有技术积累的原因。
中国的ToB 领域,希望在未来十年,可以产生更多的世界性的ToB 企业服务软件科技巨头,这样,我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有影响力的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