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Node】(3)“异步IO” 有九问

开发 前端
在node中,假设此时不使用异步io,那么当一个io在执行的时候,另一个io的执行必须等待前一个io执行完毕才可以。那么速度就会慢很多,需要认识到只有后端能够快速响应资源,才能让前端的体验变好。

[[406283]]

我尝试用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记下笔记,就像面试一样,我自个儿觉得有意思极了,希望你也喜欢

1.为什么要异步I/O?

具体到实处,则可以从用户体验和资源分配这两个方面说起。

用户体验

与前端JavaScript在单线程上执行,而且它还与UI渲染共用一个线程 一样。JavaScript在执行的时候UI渲染和响应是处于停滞状态的。那么,在node中,假设此时不使用异步io,那么当一个io在执行的时候,另一个io的执行必须等待前一个io执行完毕才可以。那么速度就会慢很多,需要认识到只有后端能够快速响应资源,才能让前端的体验变好。

资源分配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将组件进行了抽象,分为I/O设备和计算设备。

如果创建多线程的开销小于并行执行,那么多线程的方式是首选的。多线程的代价在于创建线程和执行期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较大。另外,在复杂的业务中,多线程编程经常面临锁、状态同步等问题,这是多线程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多线程在多核CPU上能够有效提升CPU的利用率,这个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单线程顺序执行任务的方式比较符合编程人员按顺序思考的思维方式。它依然是最主流的编程方式,因为它易于表达。但是串行执行的缺点在于性能,任意一个略慢的任务都会导致后续执行代码被阻塞。在计算机资源中,通常I/O与CPU计算之间是可以并行进行的。但是同步的编程模型导致的问题是,I/O的进行会让后续任务等待,这造成资源不能被更好地利用。

单线程同步编程模型会因阻塞I/O导致硬件资源得不到更优的使用。多线程编程模型也因为编程中的死锁、状态同步等问题让开发人员头疼。

Node在两者之间给出了它的方案:利用单线程,远离多线程死锁、状态同步等问题;利用异步I/O,让单线程远离阻塞,以更好地使用CPU。

异步I/O可以算作Node的特色,因为它是首个大规模将异步I/O应用在应用层上的平台,它力求在单线程上将资源分配得更高效。为了弥补单线程无法利用多核CPU的缺点,Node提供了类似前端浏览器中WebWorkers的子进程,该子进程可以通过工作进程高效地利用CPU和I/O。

异步I/O的提出是期望I/O的调用不再阻塞后续运算,将原有等待I/O完成的这段时间分配给其余需要的业务去执行。

下图为异步I/O的调用示意图。

2.说到异步IO,我也经常听到非阻塞IO,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吗?

异步与非阻塞听起来似乎是同一回事。从实际效果而言,异步和非阻塞都达到了我们并行I/O的目的。但是从计算机内核I/O而言,异步/同步和阻塞/非阻塞实际上是两回事。

操作系统内核对于I/O只有两种方式:阻塞与非阻塞。在调用阻塞I/O时,应用程序需要等待I/O完成才返回结果,如图所示。

阻塞I/O的一个特点是调用之后一定要等到系统内核层面完成所有操作后,调用才结束。以读取磁盘上的一段文件为例,系统内核在完成磁盘寻道、读取数据、复制数据到内存中之后,这个调用才结束。

阻塞I/O造成CPU等待I/O,浪费等待时间,CPU的处理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提高性能,内核提供了非阻塞I/O。非阻塞I/O跟阻塞I/O的差别为调用之后会立即返回,如图所示。

这个让我想起直接打印状态为pending的promise对象,也是可以打印出来的,这个就是异步吧,虽然状态还没变为resolved或者rejected,也一样返回了。

非阻塞I/O返回之后,CPU的时间片可以用来处理其他事务,此时的性能提升是明显的。

3.这样的话根本无法返回完整的数据,怎么办?

层期望的数据,而仅仅是当前调用的状态。为了获取完整的数据,应用程序需要重复调用I/O操作来确认是否完成。这种重复调用判断操作是否完成的技术叫做轮询。

4.可以说下什么是轮询技术吗?

任意技术都并非完美的。阻塞I/O造成CPU等待浪费,非阻塞带来的麻烦却是需要轮询去确认是否完全完成数据获取,它会让CPU处理状态判断,是对CPU资源的浪费。

轮询技术主要包括这几种:read、select、poll、epoll。

read

它是最原始、性能最低的一种,通过重复调用来检查I/O的状态来完成完整数据的读取。在得到最终数据前,CPU一直耗用在等待上。下图为通过read进行轮询的示意图。

select

它是在read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方案,通过对文件描述符上的事件状态来进行判断。下图为通过select进行轮询的示意图。

select轮询具有一个较弱的限制,那就是由于它采用一个1024长度的数组来存储状态,所以它最多可以同时检查1024个文件描述符。

poll

该方案较select有所改进,采用链表的方式避免数组长度的限制,其次它能避免不需要的检查。但是当文件描述符较多的时候,它的性能还是十分低下的。下图为通过poll实现轮询的示意图,它与select相似,但性能限制有所改善。

epoll

该方案是Linux下效率最高的I/O事件通知机制,在进入轮询的时候如果没有检查到I/O事件,将会进行休眠,直到事件发生将它唤醒。它是真实利用了事件通知、执行回调的方式,而不是遍历查询,所以不会浪费CPU,执行效率较高。下图为通过epoll方式实现轮询的示意图。

轮询技术满足了非阻塞I/O确保获取完整数据的需求,但是对于应用程序而言,它仍然只能算是一种同步,因为应用程序仍然需要等待I/O完全返回,依旧花费了很多时间来等待。等待期间,CPU要么用于遍历文件描述符的状态,要么用于休眠等待事件发生。结论是它不够好。

5.尽管epoll已经利用了事件来降低CPU的耗用,但是休眠期间CPU几乎是闲置的,对于当前线程而言利用率不够。那么,是否有一种理想的异步I/O呢?

有啊。

我们期望的完美的异步I/O应该是应用程序发起非阻塞调用,无须通过遍历或者事件唤醒等方式轮询,可以直接处理下一个任务,只需在I/O完成后通过信号或回调将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即可

幸运的是,在Linux下存在这样一种方式,它原生提供的一种异步I/O方式(AIO)就是通过信号或回调来传递数据的。

但不幸的是,只有Linux下有,而且它还有缺陷——AIO仅支持内核I/O中的O_DIRECT方式读取,导致无法利用系统缓存。

6.现实的异步I/O是怎么实现的?

现实比理想要骨感一些,但是要达成异步I/O的目标,并非难事。前面我们将场景限定在了单线程的状况下,多线程的方式会是另一番风景。通过让部分线程进行阻塞I/O或者非阻塞I/O加轮询技术来完成数据获取,让一个线程进行计算处理,通过线程之间的通信将I/O得到的数据进行传递,这就轻松实现了异步I/O(尽管它是模拟的),示意图如图。

另一个需要强调的地方在于我们时常提到Node是单线程的,这里的单线程仅仅只是JavaScript执行在单线程中罢了。在Node中,无论是*nix还是Windows平台,内部完成I/O任务的另有线程池。

7.以上是系统对异步IO的实现,那node中是怎么实现异步IO的

完成整个异步I/O环节的有事件循环、观察者、线程池和请求对象等。

事件循环

首先,我们着重强调一下Node自身的执行模型——事件循环,正是它使得回调函数十分普遍。

在进程启动时,Node便会创建一个类似于while(true)的循环,每执行一次循环体的过程我们称为Tick。每个Tick的过程就是查看是否有事件待处理,如果有,就取出事件及其相关的回调函数。如果存在关联的回调函数,就执行它们。然后进入下个循环,如果不再有事件处理,就退出进程。流程图如图

观察者

在每个Tick的过程中,如何判断是否有事件需要处理呢?这里必须要引入的概念是观察者。每个事件循环中有一个或者多个观察者,而判断是否有事件要处理的过程就是向这些观察者询问是否有要处理的事件。

这个过程就如同饭馆的厨房,厨房一轮一轮地制作菜肴,但是要具体制作哪些菜肴取决于收银台收到的客人的下单。厨房每做完一轮菜肴,就去问收银台的小妹,接下来有没有要做的菜,如果没有的话,就下班打烊了。

在这个过程中,收银台的小妹就是观察者,她收到的客人点单就是关联的回调函数。当然,如果饭馆经营有方,它可能有多个收银员,就如同事件循环中有多个观察者一样。收到下单就是一个事件,一个观察者里可能有多个事件。

浏览器采用了类似的机制。事件可能来自用户的点击或者加载某些文件时产生,而这些产生的事件都有对应的观察者。在Node中,事件主要来源于网络请求、文件I/O等,这些事件对应的观察者有文件I/O观察者、网络I/O观察者等。观察者将事件进行了分类。

事件循环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异步I/O、网络请求等则是事件的生产者,源源不断为Node提供不同类型的事件,这些事件被传递到对应的观察者那里,事件循环则从观察者那里取出事件并处理。

请求对象

我们可以先看这张图,大致了解一下node中异步io的实现,然后在看下面的分析。

由于下面的讲解中会引用到内部的一些方法,要记住这些方法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建议不必深究这些方法是怎么写的,只要能够弄清楚这张图的流程就好

我们将通过解释Windows下异步I/O(利用IOCP实现)的简单例子来探寻从JavaScript代码到系统内核之间都发生了什么。对于一般的(非异步)回调函数,函数由我们自行调用,如下所示:

  1. var forEach = function (list, callback) { 
  2.     for (var i = 0; i < list.length; i++) { 
  3.         callback(list[i], i, list); 
  4.     } 
  5. }; 

对于Node中的异步I/O调用而言,回调函数却不由开发者来调用。那么从我们发出调用后,到回调函数被执行,中间发生了什么呢?事实上,从JavaScript发起调用到内核执行完I/O操作的过渡过程中,存在一种中间产物,它叫做请求对象。

下面我们以最简单的fs.open()方法来作为例子,探索Node与底层之间是如何执行异步I/O调用以及回调函数究竟是如何被调用执行的:

  1. fs.open = function (path, flags, mode, callback) { 
  2.     // ... 
  3.     binding.open(pathModule._makeLong(path), 
  4.         stringToFlags(flags), 
  5.         mode, 
  6.         callback); 
  7. }; 

fs.open()的作用是根据指定路径和参数去打开一个文件,从而得到一个文件描述符,这是后续所有I/O操作的初始操作。从前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JavaScript层面的代码通过调用C++核心模块进行下层的操作。

 

从JavaScript调用Node的核心模块,核心模块调用C++内建模块,内建模块通过libuv进行系统调用,这是Node里经典的调用方式。这里libuv作为封装层,有两个平台的实现,实质上是调用了uv_fs_open()方法。在uv_fs_open()的调用过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FSReqWrap请求对象。从JavaScript层传入的参数和当前方法都被封装在这个请求对象中,其中我们最为关注的回调函数则被设置在这个对象的oncomplete_sym属性上:

  1. req_wrap->object_->Set(oncomplete_sym, callback); 

对象包装完毕后,在Windows下,则调用QueueUserWorkItem()方法将这个FSReqWrap对象推入线程池中等待执行,该方法的代码如下所示:

  1. QueueUserWorkItem(& uv_fs_thread_proc, req, WT_EXECUTEDEFAULT) 

QueueUserWorkItem()方法接受3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将要执行的方法的引用,这里引用的是uv_fs_thread_proc,第二个参数是uv_fs_thread_proc方法运行时所需要的参数;第三个参数是执行的标志。当线程池中有可用线程时,我们会调用uv_fs_thread_proc()方法。

uv_fs_thread_proc()方法会根据传入参数的类型调用相应的底层函数。以uv_fs_open()为例,实际上调用fs__open()方法。

至此,JavaScript调用立即返回,由JavaScript层面发起的异步调用的第一阶段就此结束。JavaScript线程可以继续执行当前任务的后续操作。当前的I/O操作在线程池中等待执行,不管它是否阻塞I/O,都不会影响到JavaScript线程的后续执行,如此就达到了异步的目的。

请求对象是异步I/O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这个对象中,包括送入线程池等待执行以及I/O操作完毕后的回调处理。

8.So嘎,上面讲得是异步方法的调用,也就是fs.open这个方法的调用,那后面的io操作以及回调函数的执行呢?

简单的回答就是:调用fs.open这个方法之后就会获得一个io读取操作,然后把这个操作放入到线程池,等待有空的线程来执行io的读取操作,然后得到结果,将数据传递给回调函数,再执行,再执行回调。

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详细讲解:

组装好请求对象、送入I/O线程池等待执行,实际上完成了异步I/O的第一部分,回调通知是第二部分。

线程池中的I/O操作调用完毕之后,会将获取的结果储存在req->result属性上,然后调用PostQueuedCompletionStatus()通知IOCP,告知当前对象操作已经完成:

  1. PostQueuedCompletionStatus((loop)->iocp, 0, 0, &((req)->overlapped)) 

PostQueuedCompletionStatus()方法的作用是向IOCP提交执行状态,并将线程归还线程池。通过PostQueuedCompletionStatus()方法提交的状态,可以通过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提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还动用了事件循环的I/O观察者。在每次Tick的执行中,它会调用IOCP相关的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方法检查线程池中是否有执行完的请求,如果存在,会将请求对象加入到I/O观察者的队列中,然后将其当做事件处理。

I/O观察者回调函数的行为就是取出请求对象的result属性作为参数,取出oncomplete_sym属性作为方法,然后调用执行,以此达到调用JavaScript中传入的回调函数的目的。至此,整个异步I/O的流程完全结束。

事件循环、观察者、请求对象、I/O线程池这四者共同构成了Node异步I/O模型的基本要素。

9.setTimeout()、setInterval()、setImmediate()和process.nextTick()也是异步IO吗?

并不是,这些是异步API。

这一部分也值得略微关注一下。

定时器

setTimeout()和setInterval()与浏览器中的API是一致的,分别用于单次和多次定时执行任务。它们的实现原理与异步I/O比较类似,只是不需要I/O线程池的参与。调用setTimeout()或者setInterval()创建的定时器会被插入到定时器观察者内部的一个红黑树中。每次Tick执行时,会从该红黑树中迭代取出定时器对象,检查是否超过定时时间,如果超过,就形成一个事件,它的回调函数将立即执行。

 

定时器的问题在于,它并非精确的(在容忍范围内)。尽管事件循环十分快,但是如果某一次循环占用的时间较多,那么下次循环时,它也许已经超时很久了。譬如通过setTimeout()设定一个任务在10毫秒后执行,但是在9毫秒后,有一个任务占用了5毫秒的CPU时间片,再次轮到定时器执行时,时间就已经过期4毫秒。

process.nextTick()

在未了解process.nextTick()之前,很多人也许为了立即异步执行一个任务,会这样调用setTimeout()来达到所需的效果:

  1. setTimeout(function () { 
  2.     // TODO 
  3. }, 0); 

由于事件循环自身的特点,定时器的精确度不够。而事实上,采用定时器需要动用红黑树,创建定时器对象和迭代等操作,而setTimeout(fn, 0)的方式较为浪费性能。实际上,process.nextTick()方法的操作相对较为轻量,具体代码如下:

  1. process.nextTick = function (callback) { 
  2.     // on the way out, don't bother. 
  3.     // it won't get fired anyway 
  4.     if (process._exiting) return
  5.  
  6.     if (tickDepth >= process.maxTickDepth) 
  7.         maxTickWarn(); 
  8.  
  9.     var tock = { callback: callback }; 
  10.     if (process.domain) tock.domain = process.domain; 
  11.     nextTickQueue.push(tock); 
  12.     if (nextTickQueue.length) { 
  13.         process._needTickCallback(); 
  14.     } 
  15. }; 

每次调用process.nextTick()方法,只会将回调函数放入队列中,在下一轮Tick时取出执行。定时器中采用红黑树的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lg(n)), nextTick()的时间复杂度为O(1)。相较之下,process.nextTick()更高效。

setImmediate()

setImmediate()方法与process.nextTick()方法十分类似,都是将回调函数延迟执行。在Node v0.9.1之前,setImmediate()还没有实现,那时候实现类似的功能主要是通过process.nextTick()来完成,该方法的代码如下所示:

  1.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2.     console.log(’延迟执行’); 
  3. }); 
  4. console.log(’正常执行’); 

上述代码的输出结果如下:

而用setImmediate()实现时,相关代码如下:

  1. setImmediate(function () { 
  2.     console.log(’延迟执行’); 
  3. }); 
  4. console.log(’正常执行’); 

其结果完全一样:

但是两者之间其实是有细微差别的。将它们放在一起时,又会是怎样的优先级呢。示例代码如下:

  1.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2.     console.log('nextTick延迟执行’); 
  3.   }); 
  4. setImmediate(function () { 
  5.     console.log('setImmediate延迟执行’); 
  6.   }); 
  7. console.log(’正常执行’); 

其执行结果如下:

从结果里可以看到,process.nextTick()中的回调函数执行的优先级要高于setImmediate()。这里的原因在于事件循环对观察者的检查是有先后顺序的,process.nextTick()属于idle观察者,setImmediate()属于check观察者。在每一个轮循环检查中,idle观察者先于I/O观察者,I/O观察者先于check观察者。

在具体实现上,process.nextTick()的回调函数保存在一个数组中,setImmediate()的结果则是保存在链表中。在行为上,process.nextTick()在每轮循环中会将数组中的回调函数全部执行完,而setImmediate()在每轮循环中执行链表中的一个回调函数。如下的示例代码可以佐证:

  1. // 加入两个nextTick()的回调函数 
  2.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3.     console.log('nextTick延迟执行1'); 
  4. }); 
  5.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6.     console.log('nextTick延迟执行2'); 
  7. }); 
  8. // 加入两个setImmediate()的回调函数 
  9. setImmediate(function () { 
  10.     console.log('setImmediate延迟执行1'); 
  11.     // 进入下次循环 
  12.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13.         console.log(’强势插入’); 
  14.     }); 
  15. }); 
  16. setImmediate(function () { 
  17.     console.log('setImmediate延迟执行2'); 
  18. }); 
  19. console.log(’正常执行’); 

其执行结果如下:

从执行结果上可以看出,当第一个setImmediate()的回调函数执行后,并没有立即执行第二个,而是进入了下一轮循环,再次按process.nextTick()优先、setImmediate()次后的顺序执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每轮循环能够较快地执行结束,防止CPU占用过多而阻塞后续I/O调用的情况。

 

责任编辑:姜华 来源: 前端阳光
相关推荐

2021-07-05 22:13:09

Node内存控制

2021-06-12 18:37:56

Nodejs前端开发

2021-07-08 09:48:01

NodeBuffer乱码

2009-07-29 19:52:04

布线测试

2023-02-26 02:00:36

OpenFeign接口实现类

2024-03-13 13:56:11

openFeignHttp服务调用

2021-01-09 13:59:49

异步IO驱动式

2011-12-22 14:27:11

2013-07-15 11:03:52

802.11ac技术802.11ac

2022-02-15 11:49:08

eBPFGo内存

2023-12-06 07:28:47

阻塞IO异步IO

2009-12-09 10:07:19

Linux静态路由

2010-11-29 11:22:36

SYBASE数据库日志

2010-08-04 09:43:28

Flex应用程序

2009-11-27 10:37:41

GPRS路由

2010-02-04 16:52:01

多层交换技术

2009-11-12 14:32:00

BGP路由协议

2023-04-12 18:36:20

IO框架内核

2021-04-06 10:15:29

Node.jsHooks前端

2009-12-09 13:35:09

静态路由配置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