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1283917/
网络的世界太方便,只要动动手指,似乎就可以满足各项需求。让消费者不知不觉在在线完成食、衣、住、行、育、乐的相关采购跟服务......当然,这也表示消费者会在网络上留下完整而清晰的足迹。
有句广告金句说的非常好:“科技始终以人为本。”网络上会发展成各式各样越益完整的服务,因为都源自“消费者需要”。
消费者乐于在网络上完成各项需求,除了节省时间以外,更是因为系统把在线流程做得非常贴心便捷。什么意思?就是已经筛选过消费者的兴趣跟需求,略过繁复程序,直接进入下一步流程,把你可能会想要的,或是你正在寻找的商品,推送到你面前。
当你意外发现想要的商品近在眼前,你可能会惊呼网站太聪明、贴心无比;但当你转换心意不想要购买时,你可能又觉得网站干扰你的阅读,甚至怀疑系统窃取了你的数据,监控了你的喜好。
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当然重要,但不要因为害怕科技而阻止了进步
想一想,当你一早上班前走进家隔壁的小七,店员对你点点头,亲切询问:“今天一样喝冰美式对吗?”你感受到的是贴心的暖意?或是被窥视的侵略感?对,你可能会说,这跟对消费者推播内容,以及广告跟随的紧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品牌应用数据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感受更贴心美好的使用体验,以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度,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贡献;自然必须从消费者角度换位思考数据应用面的情境规划。并不是收取了数据,就随心所欲极致使用,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营销人可能又会问,收取数据,使用数据,跟保护消费者权益上如何平衡?如何把关? 对品牌而言,透过取得消费者认可授权,建立第一方数据数据,是刻不容缓的必须。为了尊重消费者的隐私,在收集数据、使用数据时,去识别化的使用,是数据使用的第一基本原则。
数据应用策略,重点不在收了什么样的数据,而是把数据应用到哪里?包含情境、内容呈现、甚至频率....这些都跟营造出的消费者观感有极大的相关。品牌经常要求数据服务公司提出数据应用KPI,却很少事先制定数据应用目标。
有人说数据营销必须左脑右脑平衡感性理性并行,我说品牌数据应用必须不断换位思考。品牌要先确立数据应用的目标及达成绩效的价值,再从消费者立场思考最有效(往往不是最大量)的使用情境与触及频率。
而对消费者而言,如果你要享受更便利快捷贴心的服务,可能会有一些些的权益必须被妥协....否则就关上wifi回到原本面对面的生活。面对科技进化带来的改变,我向来觉得只有正面迎接,用更有利的态度面对解决,才是唯一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