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WAN是功能丰富的技术,它可将网络、安全性、报告和管理整合到单个平台。但是潜在的用户应该了解固有的SD-WAN挑战和部署风险因素。
本文探讨了IT团队在评估SD-WAN供应商时面临的五个挑战:供应商选择、底层配置、云连接、成本降低和管理。
1. 供应商选择
与SD-WAN相关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选择供应商。在开始评估SD-WAN时,大多数IT决策者会先研究领先供应商。这个第一步具有挑战性,因为市面上有非常多的SD-WAN产品。IT团队会被这些产品所淹没,似乎每种产品都可以在WAN服务中提供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的几年中,WAN已经发展为涵盖多种技术,例如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与主要云提供商集成,以及很多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多样性的技术。安全性、云计算和新功能使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全地工作,不过,IT团队需要分析其用户工作流程,以了解哪个供应商可最好地交付其服务。
为应对这一挑战,IT团队可以记录当前存在的业务应用程序流,以及未来十年企业计划如何运作。在创建此报告时,团队必须关注通过SD-WAN功能用户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在制定技术决策时,IT团队通常会受到其现有合约和网络复杂性的约束。例如,安全供应商合同通常不会与WAN服务同时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应考虑与第三方安全服务提供良好集成的供应商。在很多情况下,现有合约都构成挑战,因为供应商正在将各种功能整合到一个产品中。
2. 底层资源配置
从专用WAN技术(例如MPLS)向互联网(作为SD-WAN的默认连接选项)的转变很有意义。几乎所有企业都在SaaS、IaaS和PaaS中采用公共云优先策略。与SD-WAN相关的挑战在于,哪个底层服务提供商最适合公司位置-以及使用单个IP主干网还是采用多ISP策略。
对于大型的全球企业而言,单个IP主干网更适合,因为流量保留在自治系统中,从而在整个应用程序性能产生更可预测的延迟和抖动。相反,国家网络不太关心往返延迟,因此他们可以考虑基于单个邮政编码的多ISP策略。
但是,团队应该考虑的不仅仅是网络性能。传统的MPLS网络运营中心以其专注力和故障排除能力而闻名,可提供WAN边缘和电路的端到端管理。通常,ISP没有那么很专注,这意味着需要由供应商进行故障排除和管理连接问题。根据IT团队的管理选择(采用DIY SD-WAN与托管SD-WAN),他们非常有必要了解潜在供应商将如何提供服务级别协议以监视和排除连接故障。
3. 云连接性
在几乎所有SD-WAN供应商选择项目中,IT团队都需要连接到AWS、Microsoft Azure或Google Cloud Platform。在SD-WAN供应商访问云服务的能力方面,他们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 本机云访问内置于供应商的架构中,并使用云主干基础架构链接到分支结构站点。
- 供应商通过公共网关或专用主干网络将其SD-WAN设备交付到云环境中。
- 供应商让客户负责在其本地云数据中心部署设备。
第一个选项中,SD-WAN供应商采用云计算作为其全球主干网。部署云网关架构尚未普及,但这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连接到本地云数据中心是用户流量的最终目标。
第二个选项提供有关供应商进入市场功能的灵活性,包括专有主干网或公共网关,与互联网相比,它们可以更有效地路由流量。
最后,第三个选项提供对云供应商的访问,但采用的是临时的简化架构。
4.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与SD-WAN相关的主要驱动力和营销策略之一。但是成本降低通常无法量化,并需要考虑对企业的整体利益。例如,SD-WAN与SASE结合使用可提高工作效率。虽然让用户有效地访问应用程序并不是预算项目,但对业务的总体影响却非常巨大。
降低成本的另一种标准方法是,从成本最低的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本地站点到站点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将同类价格与MPLS电路进行比较时,企业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功能整合也可节省大量成本,IT团队会考虑提供内置SD-WAN,SASE和云供应商访问权限到其设备的供应商。通过整合,SD-WAN更易于管理和使用,这会对IT部门产生积极影响,因为他们需要更少的资源来管理系统。
5. 管理
SD-WAN正在模糊DIY、共同管理和完全托管SD-WAN之间的界限。企业不必以传统的静态方式来选择他们的管理级别。 如果供应商不拥有完整的技术堆栈,则必须引入其他专业知识来交付系统。这是传统交付WAN产品的方式:通过拼凑平台来构建功能。这通常会导致流程缓慢,因为每个技术堆栈之间的系统通常无法很好地协同工作。
如果供应商拥有完整技术栈,则可以根据任何给定情况的需求帮助客户管理其WAN。通过保持对技术的控制,供应商可以很好地处理所有级别的托管服务中的任何需求。如果IT团队想要管理更改,则SD-WAN管理界面可简化此操作。如果团队需要帮助,供应商可以帮助他们,因为他们了解交付产品的各个方面。
相比之下,服务提供商通过将底层和上层与多个供应商选项结合来提供他们对SD-WAN的支持。该平台是跨多个供应商构建,这可能会导致敏捷性降低且耗时的过程。如果企业不需要跨托管服务的灵活性,则可以选择托管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