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这周搞定1个程序bug、月底就交论文初稿……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你或许也立过这种Flag。
但事实证明,只有Deadline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就连MIT的学生也不例外。
一名MIT天体物理博士小姐姐Kaley Brauer,又一次将一堆待办事项延期到下周时,开始思考人生:
我预期的生产力,和我实际生产力到底相差多少?(我到底有多能拖?)
她耗时9个月,记下了自己和组员(包括2名博士后、4名研究生和2名本科生)的拖延情况,共包括559个任务,以及预期和实际完成的时间。
然后,将拖延症观察记录,写成了一篇论文:《“我会在这周内搞定它”和其他谎言》(“I’ll Finish It This Week” And Other Lies)
在论文中,她用数据说话,给出了三个问题的答案:什么任务最能拖?拖延和学历有关吗?意识到拖延后,能想办法改善吗?
编程、码字最能拖
在除去必办事项(如讲座、上课等)后,待办任务共分成了8类:
编程、码字/写论文、阅读、管理任务、组织活动、演讲准备、课堂作业、其他
这些任务,如果计划用1周时间完成的话,会被拖延成什么样子?
下图是组员们原定1周完成,但实际上的任务用时。
显然,课堂作业的准时率最高;编程最低,准时率不超过20%。
从具体统计来看,预计1周能完成的代码量,实际所用时间甚至可能达到……30周!
就连1周内能写完的文件/论文,最多也就拖成15周的时间,还不到编程的一半。
整体来看,每周能准时完成的任务只有53%,实际完成每项任务所用时间,比预期多了70%。
事实上,编程和码字这两个任务,恰恰也是大家以为“能在短时间完成”的。
从下图中来看,管理任务和演讲准备几乎100%能准时完成,然而编程和码字,准时完成的概率却依旧很低。
当然,整体拖延的情况,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
编程/码字任务,平均只需要1.5倍的时间。但有2个编程、和1个码字任务,用了预期10倍时间来完成。
那么,相比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博士后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时间吗?
拖延症和学历有关吗?
调查结果表示,关系不大。
如下表所示,本科生更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当然,这也是因为本科生的任务,大多有Deadline(如课堂作业)。
尽管学历比本科生高,研究生却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从下图中来看,本科生虽然编程量大,但码字、写论文的任务却相对最少,也比较轻松。
“论文+代码”量在三个学历中占比最高的研究生,确实不容易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任务。
那么,如果意识到了自己的拖延、或是意识到能力所限,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计划吗?
作者又统计了这9个月的最初三个月、中间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概率。
从下图来看,确实准确了一点点。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增加,大家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精准的认知。
但也只有一点点……
事实上,直到这篇论文写完,统计的559个任务中,仍然有96个没有完成(其中一半是写代码)。
也就是说,有17%的任务仍在待办事项列表中。
“给自己1.5倍的编程时间”
论文结论如下:
- 如果正在编程、码字,做好花上1.5倍时间的心理准备。
- 不要期望资深人士的时间规划比你更好。
- 不要指望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效率。
- Deadline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但作者也表示,调查结果已经比她的预期要“好上太多”,因为大家确实在做出改变。
对于这篇论文,一位程序员表示,整体来说确实挺准确的,然而有时候,编程耗时久确实不是因为拖延症。
毕竟,需求总在不断变化、工作也会不时被打断,所以整体来说还是精确的。
也有网友表示,其实估算时间并不难,难的是根据突发Deadline调整其他任务的所有时间。
最后,作者小姐姐自己也表示,这篇在愚人节当天发出的论文,本身其实并不严肃,只希望让大家会心一笑。
她的实际身份,是一名计算天体物理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星系形成、以及早期宇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曾在布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
在学术研究之外,她还喜欢跳舞、徒步旅行和花滑。
想要看这篇完整的「拖延症报告」的话,可以戳下方地址浏览~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103.1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