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界,学术论文造假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国内外皆如此。举报学术论文造假的新闻也一直不断,每次爆出都会引发圈内专业人士和圈外吃瓜群众的热议。
前段时间,官方在对网友反映的多位院士、教授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答复中,重新定义了「图片误用」,戳中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敏感的神经。网友戏谑地称:低情商学术造假,高情商图片误用。
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 年,全球撤稿英文论文 1932 篇,中国 819 篇,美国 374 篇。国内外如此严重的学术造假现象是怎样造成的?根源又在哪里呢?
近日,Nature 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打击制造伪科学的论文工厂》的文章,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存在的「论文工厂」(paper mill)问题,并特别指出了中国医学界的学术论文造假乱象。
「论文工厂」泛滥下,期刊和出版商如何应对
2020 年 1 月,加州的一位科研诚信分析师(research-integrity analyst)Elisabeth Bik 与几名图像分析师在德国独立科学记者、知名学术打假先锋 Leonid Schneider 的博客上公布了一份包含 412 篇已发表论文的清单,并认为这些论文都出自同一家论文工厂。
Elisabeth Bik。摄自:Gabriela Hasbun
Bik 这样认为的依据是,这些论文中的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analyses)存在非常有规律的间隔,呈蝌蚪状,并且没有像常规实验那样出现污迹。很明显,这些实验图片是直接复制粘贴或者电脑生成的。
此外,Nature 的一份数据统计显示,截止 2021 年 3 月,共收集了 1300 多篇可能出自论文工厂的论文。其中,大约 26% 的论文已被撤回或者被打上了特别关注(expression of concern, EOC)的标签,其余论文也在调查之中。
Nature 列出的可能出自论文工厂的部分文章截图。图源:
https://media.nature.com/original/magazine-assets/d41586-021-00733-5/18994812
最后,Nature 的统计中特别提到了中国作者的论文造假。自 2020 年 1 月以来,有 370 篇论文被撤回,论文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医院,并且出版商和独立学术打假人都宣称这些论文出自论文工厂。这些论文中的大多数在近三年发表。出版商还给其他 45 篇类似论文打上 EOC 标签。
Nature 数据统计截止 2021 年 3 月 18 日。
对于这些可能存在造假行为的论文,期刊也采取了行动。例如,2021 年 2 月,《细胞生物化学杂志》(JCB)表示,编辑们仅在 2020 年就对涉嫌图片违规操作的 137 篇论文进行调查,并撤回了其中的 23 篇。其他期刊和杂志也采取了类似的纠查措施。
然而,需要注意的另一种现象是,出版商却几乎从不在论文撤回通告(retraction notice)中明确说明论文是否造假或出自论文工厂,原因是很难证明。
国内医生学术论文造假何时休
世界最大科学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服务(publishing service)主管 Catriona Fennell 表示,出版行业有组织的学术欺诈一直存在,也不仅限于中国,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爱思唯尔在调查中发现,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有组织学术欺诈。
Catriona Fennell。
2021 年,爱思唯尔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期刊编辑每年都会检查并阻止数千篇涉嫌出自论文工厂的文章的发表,尽管有些论文能够通过审查。
在学术造假的全球性大潮中,中国医生的论文造假似乎又「风波不断」。2017 年 4 月,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以同行评议造假为由,宣布撤回《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杂志于 2012 至 2016 年发表的 107 篇中国作者的论文,共涉及到 524 名医生,他们中的很多都在知名三甲医院工作。
CCTV 新闻频道专门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
如此大规模的撤稿事件在国内引起震动,科协甚至约谈了 Springer Nature 的大中华区总裁。事后,涉及在内的研究机构和三甲医院也遭到曝光。科技部等多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的科研项目、基金等全面排查,并暂停了部分涉事作者正在承担或申请的科研项目。
这可能只是中国医生论文造假的一个缩影。在国内医生发表论文日益增多的今天,学术造假对中国科研界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中国学者从事研究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国际业内人士也可能不再信任他们或引用他们的论文。
近年来,中国医生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图源:Nature
面对这种现状,国内也开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击论文造假,重塑科研界健康的学术氛围。2020 年 3 月,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制定《加强 「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指出建立新的人才评价制度,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同时让论文回归学术,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2020 年 8 月,科技部发布了至今最全面的打击科研不端行为的规定,其中就包括遏制为他人代笔的论文工厂。
期待国内科研界重新找回健康、纯粹、诚信的学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