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智地思考”“理智地行动”。
这是现代人工智能领域对于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诸多定义的高度概括。
从定义看来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现实期望,在逐步降低。
然而即便是在“弱人工智能”的方向上,我们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们经常看到“人类过于依赖人工智能”的话题,但在我看来,现状应该是“人工智能太过依赖于人类”。
人工智能(AI)的未来构想是如此美好是不是已经迫不急待了,非常想去体验一把。
不过,现实世界可能会让你有所失望,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已得了长足发展。
比如日本制造的机器人“妻子”非常受欢迎,但人工智能迄今为止仍没获得真正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仍只能根据人们事先设定好的指令运行。
不过这并不能证明人工智能永远就没有独立思维了,根据牛津大学科学家的说法。
人工智能不会让我们失望太久,因为他们正试图将人类思维模式输入到人工智能中。
科学家使用语言引导想象(LGI)方法,让人工智能(AI)理解分析语言表达,自动组织思想,产生类似于人类的心理思想。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
人工智能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
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
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希望,当然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其中讨论重点之一就是目前基于逻辑和计算的智能被称为“弱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是在某一方面能够表现出智能或者说看起来像是智能,而不希望研究出与人类相同的智力和思维。
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 面的人工智能,这些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的领域(图像识别领域和语音识别领域)具有智能。
尽管目前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也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但它们只会在自己的领域中去学习。
而不会像人类那样产生自己的好奇心,从而去探索全新领域的内容。
虽然弱人工智能的名字中带有一个“弱”,但实际上,弱人工智能的实力可不容小觑。
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预测提出质疑。
并且请记住人工智能的先驱所预见的问题比预期的要复杂得多,在今天也是如此。
同时,我们不能对人工智能的出现没有准备。
我们应该了解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当那些科学家们1956年在达特茅斯大学举行合作会谈时,他们不知道他们未来会面对什么。
而在六十年后,我们仍不知道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上要走多远。
但是我们确定的事我们会在其中到达某个地方,在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和思考来迎接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