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字节等11家企业被约谈!国家出手,剑指语音社交和Deepfake技术_IT技术周刊第668期

技术期刊
技术资讯尽在技术周刊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2021 年 3 月 18 日,小米、快手、字节跳动、鲸准数服、云账户、映客、喜马拉雅、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腾讯、去演等 11 家企业被约谈。

[[388965]]

之所以被约谈,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指导各地网信部门、公安机关近日开展的“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有关。

中国网信网公告指出,为加强对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相关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管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各部门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

腾讯阿里字节等11 家企业被约谈!国家出手,剑指语音社交和 Deepfake 技术

图片截自中国网信网

因此,针对近期未履行安全评估程序的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约谈了上述 11 家企业。

那么,约谈的依据是什么呢?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指出:

出现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信息服务上线,或者信息服务增设相关功能;使用新技术新应用,使信息服务的功能属性、技术实现方式、基础资源配置等发生重大变更;用户规模显著增加等情形。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行开展安全评估,对评估结果负责,并向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提交报告。

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根据对安全评估报告的书面审查情况,认为有必要的,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展现场检查。

也就是说,包括小米、快手、字节跳动、鲸准数服、云账户、映客、喜马拉雅、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腾讯、去演等 11 家企业,均未履行安全评估之责。

对此,国家部门将督促其按照《网络安全法》《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认真开展安全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对安全评估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切实履行企业信息内容安全主体责任。

语音社交成为新风口

近几个月来,随着国外语音社交软件 Clubhouse 的爆火,语音社交一时间俨然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风口,颇受资本青睐。

CVSource 投中数据显示,包括腾讯投资、百度投资、春华资本、五源资本、经纬中国、SIG、顺为资本、创世伙伴资本等超 50 家 VC/PE 已入局音频社交赛道。

不仅如此,在资本层面之外,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在快马加鞭想要赶上这一风口,接连上线多款语音社交 APP。

据悉,阿里巴巴在春节前已开始内测 Meetclub,而映客则在除夕当天直接上线了“对话吧”,另外,小米也推出了 语音社交 App“HEYY”。

值得一提的是,“新米聊”的定位亦是与语音社交相关——一款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社交 App;不难看出,小米同样希望在语音社交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腾讯阿里字节等11 家企业被约谈!国家出手,剑指语音社交和 Deepfake 技术

雷锋网注:图片截自米聊官网

事实上,语音社交在国内早已不是新鲜事物,早在 2015 年-2016 年间,类似的音频社交也一度站上风口;其中,包括喜马拉雅、荔枝、蜻蜓 FM 在内的多个语音产品均是彼时的产物。

而后,随着直播、短视频等更为新颖的社交形态出现,语音社交逐渐“不香了”,且越发地边缘化。

不过,2021 年伊始,由 Clubhouse 率先刮起的语音社交旋风进入国内,语音社交再次成为风口,引得各方资本争相入局。

然而,风越大,刮起的沙尘也越多,稍不注意,就容易迷了双眼。

从最早上线的语音社交产品“对话吧”来看,其界面设计、用户邀请码制到产品功能,都酷似 Clubhouse,一度被网友戏称为“中国首款 Clubhouse”。

上线仅 11 天,映客便在全网应用商城悄然下架,理由是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

“对话吧”的推出无不透露出映客对于布局“音频社交”这一领域的迫切意愿,但过于雷同的产品特性、草草下架之举,恰也说明了产品的不成熟——而这,仅仅只是语音社交软件的一个缩影。

涉“深度伪造”技术应用存在安全风险

除了语音社交软件,中国网信网公告还提及了涉“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评估工作。

事实上,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亦是近年来较为火热的风口之一,无论是早先陌陌打造的 AI 换脸应用“ZAO”,还是近期刷屏的“蚂蚁呀嘿”搞笑短视频,都涉及了“深度伪造”技术。

尽管这些产品都曾引起较大关注,迅速破圈,但其背后涉及的个人隐私问题却也不容忽视,难以经得起监管的审视。

2019 年 9 月,“ZAO”一夜爆火,但因其用户协议存在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同时遭到微信封杀以及多个平台的下架处理。

不仅如此,工信部就该问题对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并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从上架到被约谈,ZAO 仅用时 5 天。

同样经不起考验的,还有“蚂蚁呀嘿”——仅仅 7 天,蚂蚁呀嘿这款 AI 特效背后的产品 Avatarify 就被火速下架了,同样出于涉个人隐私问题的担忧。

不难看出,隐私安全问题始终是围绕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核心话题,而这些应用一旦失去了监管,从其快速爆火的影响力来看,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上层监管无疑是必要的;而约谈,仅仅是监管的其中一步。

公告指出:

下一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还将继续指导各地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督促属地互联网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责任编辑:张洁 来源: 技术周刊
相关推荐

2021-03-19 09:47:22

技术研发人工智能

2015-01-20 09:51:29

IT技术周刊

2010-07-19 16:30:39

IT技术周刊

2013-05-14 16:25:07

网络·安全技术周刊

2020-09-23 10:44:49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周刊

2009-08-10 17:52:56

IT技术周刊国家宽带计划CCNP改版

2019-05-29 14:22:54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周刊

2013-08-06 09:40:08

IT技术周刊

2011-01-23 12:41:56

IT技术周刊

2020-07-17 18:38:18

技术资讯

2012-05-02 10:28:57

安全技术

2017-09-20 14:42:44

2011-05-13 11:21:05

2021-03-02 11:31:51

技术资讯

2013-11-25 10:54:48

IT技术周刊

2013-04-23 14:03:21

IT技术周刊

2010-08-31 09:03:07

IT技术周刊

2013-12-25 10:08:39

网络·安全技术周刊

2011-05-22 19:21:30

网络安全技术周刊

2014-12-22 10:36:52

IT技术周刊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