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一、验证 SSL 证书
- 二、post 请求
- 1.断言
- 2.参数放在 body 里面的 post 请求
- 3.参数不放在 body 里面的 post 请求
- 4.到底哪些参数放在 Query String,哪些参数放在 body 里面呢?
- 5.如果两个地方同时都有,那么就可以同时传两个,一一对应就可以
- 三、Content-Type 的格式不同,就用不同的方式传参
- 1.写 post 请求要注意它的数据类型到底是哪种
- 2.不同的方式传参
- 3.json 格式的 post 请求
一、验证 SSL 证书
https 的请求相对于 http 安全级别高,需要验证 SSL 证书。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 的请求,打开 fiddler 的时候,同时运行代码会报错,提示没有这个证书。可以忽略这个证书,加上verify=False就可以了。但是还是有警告,可以这样写:
- import urllib3
- urllib3.disable_warnings()
来忽略警告。
靠谱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5304570/article/details/79826990
二、post 请求
1.断言
断言就是通常说的检查点。
断言和 if 的区别: 断言是当它不等于的时候,就抛出异常。等于的时候不抛出异常。if 语句就是打印出来,让你看下。
- import requests
- import urllib3
- urllib3.disable_warnings()
- url='http://japi.juhe.cn/qqevaluate/qq'
- b={"key":"1cb0de9717e554cef5f3539285b99726",
- "qq":"169535"}
- r=requests.post(url,data=b)
- print(r.text)
- #转换成字典后,再去取值
- reason=r.json()["reason"]
- print(reason) #实际结果
- exp="success"#预期结果
- #断言
- # assert reason==exp
- if reason==exp:
- print("测试通过")
- else:
- print("测试失败")
if 语句也可以抛出异常,例如换成raise NameError。
- import requests
- import urllib3
- urllib3.disable_warnings()
- url='http://japi.juhe.cn/qqevaluate/qq'
- b={"key":"1cb0de9717e554cef5f3539285b9972",
- "qq":"169535"}
- r=requests.post(url,data=b)
- print(r.text)
- #转换成字典后,再去取值
- reason=r.json()["reason"]
- print(reason) #实际结果
- exp="success"#预期结果
- #断言
- # assert reason==exp
- if reason==exp:
- print("测试通过")
- else:
- raise NameError
异常是想抛出就可以抛出,不想抛出就可以不抛出。
2.参数放在 body 里面的 post 请求
body 中的参数为键值对格式的。
图片来自网络
3.参数不放在 body 里面的 post 请求
post 请求的参数也可以放在 params 里面:
这个不是随便放的,如果接口文档没有规定参数放到请求体的话,你就可以放到 params 里面,也可以放到 body 里面。
图片来自网络
4.到底哪些参数放在 Query String,哪些参数放在 body 里面呢?
抓包,如果看到接口的参数在url的?号后面,就用params去传,如果在头部的空一行下面,就用data去传。
5.如果两个地方同时都有,那么就可以同时传两个,一一对应就可以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上的文字是小编编辑的
- import requests
- import urllib3
- urllib3.disable_warnings()
- url='http://japi.juhe.cn/qqevaluate/qq'
- p={"key":"1cb0de9717e554cef5f3539285b99726",
- "qq":"169535"}
- body={
- "xx":"xxx"
- }
-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r=requests.post(url,params=p,data=body)
- print(r.text)
- #转换成字典后,再去取值
- reason=r.json()["reason"]
- print(reason) #实际结果
- exp="success"#预期结果
- #断言
- # assert reason==exp
- if reason==exp:
- print("测试通过")
- else:
- print("测试不通过")
总结: post 请求参数有的在 url 里,有的在 body 里面,有的 url 和 body 里面都有。
什么时候发 get 请求,什么时候发 post 请求,这个是由开发文档来决定的。
三、Content-Type 的格式不同,就用不同的方式传参
1.写 post 请求要注意它的数据类型到底是哪种
常见的有四种,并不是只有四种。
1.第一种是 application/json:{“key1“:”value1”,“keyt2":“value2"}
json=
2.第二种是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name1= value1&name2=value2
data=
3.第三种是 multipart/form-data:这一种是表单格式的(文件上传 file=,图片上传等混合式)
data=
4.Content-Type:octets/stream(文件下载)
data=
5.text/xml
data=
2.不同的方式传参
图片来自网络
get 请求也是这种格式,主要是 post 请求需要去区分。
post 请求: 如果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这种格式的参数,就用data=,如果是application/json这种格式的参数,就用json=。
划重点: 只有 Content-Type 它是application/json这种格式的参数,就用json=,其它的格式的参数都用data=。url 上面的参数还是用params=。
3.json 格式的 post 请求
头部声明下请求 body 的参数类型。
用 fiddler 发个请求:
代码可以这样写:
第一个参数传 url,这个位置不能随便变,后面的参数的位置是可以任意变的,只要指定了参数名称就可以了。
- import requests
- url="http://www.example.com/"
- h={"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body={"key":"1cb0de9717e554cef5f3539285b99726",
- "qq":"169535"}
-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传json=
- r=requests.post(url,headers=h,json=body)
- print(r.text)
使用 fiddler 的时候: ctrl+x 可以清空 fiddler 抓到的包。暂停点击 Capturing。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清菡软件测试」,可以通过以下二维码关注。转载本文请联系清菡软件测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