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鸿驹 华为公共开发部总裁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领先企业的战略共识。企业数字化已从降本增效变成生存之本,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突发,使每家企业都深刻感受到ICT能力的重要性,从远程办公到研-产-销协同,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决定了快速响应和应急创新能力。
IDC发布的报告表明,执行数字化优先战略的企业不仅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程度较小,且在后疫情时代也会带头复苏。到2024年,51%的全球IT预算将来源于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转型,中国这一占比将超过70%。
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正进入技术架构大迁徙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经历从基于传统IT架构的信息化管理,迈向基于云架构的智能化运营。AI将进入千行百业,并深入每个企业的生产系统和业务流程。规模化加速创新已成为今天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寻找业务突破点和创新点,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联接力即生产力,三大驱动力呼唤网络自动驾驶
联接+计算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核心要素。联接密度乘以计算精度,二者融合产生的聚变效应,不仅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能,也大幅提升了数字经济的水平。
一方面,随着万物互联的推进,联接节点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联接服务的场景、联接的对象、业务的多样性越来越复杂,对联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接需要智能识别业务场景,高效编排网络资源,快速准确地提供可靠安全的联接服务。
综上所述,联接力已成为关乎企业数字化进展的生产力,而传统联接持续提升带宽的演进方式,已无法满足数字化转型对联接的诉求。
驱动力之一:从辅助办公到支撑生产,网络关乎企业的生存问题。
过去20年,企业构建联接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办公场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化办公、数字化作业、数字化交易、数字化运营等逐渐成为转型的主战场。
随着全行业、全流程、全业务、全受众智能化时代的逐渐到来,联接网络需要服务的场景从办公延伸到生产、上云等全场景。以某晶圆制造工厂为例,由于晶圆生产的特殊性,晶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停止就会报废,一次13分钟的网络中断就将造成60亿元以上的损失。高品质网络对比普通网络将为生产带来6%的效率提升,利润高达30亿元。
驱动力之二:从单域管理到全域一张网协同,网络不断突破边界。
在企业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中,大量应用开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上云到多云,一个应用往往需要穿越企业分支、总部、广域、数据中心等多张网络,加上各种差异化的体验需求,网络需要从全域一张网协同的维度管理,才能满足需求。
以金融DC为例,金融的数字化创新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Bank2.0时代主要是7×24服务的ATM自助银行,线上业务并不多,应用以集中式部署为主,数据中心是单DC,业务上线周期以月为单位。
Bank3.0时代,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层出不穷,支付转账的各类业务转为线上,应用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数据中心从单DC走向多DC,业务上线周期以周为单位。
到了Bank4.0时代,线上业务越发活跃。比如疫情期间,线下业务严重萎缩,而线上业务迅猛增长,金融机构快速推出了很多创新应用,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做出了贡献。例如1周之内上线的“线上资金去向绿色通道”业务;1天之内上线的“积分圆梦”业务;甚至8小时之内上线的“现金管理”业务等等。数据中心已经演进到多云,业务上线的周期缩短到天甚至小时级。如何在异构厂家、异构网络、异构计算的多云环境中快速部署业务,成为金融行业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驱动力之三:从静态部署到动态变化,保障高品质体验需求。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关键的业务需要在短期内快速完成调整,频繁的变更挑战着网络人工运维的极限,这就要求网络能够灵活实现从传统静态策略到动态策略的智能感知和自主变化。如广东政务网的建设中,20多个部门的专网业务不仅种类繁多,联接诉求也各不相同。
其中,敏感类业务如应急指挥、财政厅财务数据等,要求低时延,且带宽要求要绝对保障,因此需要硬隔离承载通道;实时应用类业务,如视频会议、在线培训,要求网络能够实时响应,业务能够快速开通;而上云流量和云间DC互访流量的激增,则要求大带宽联接。
再以教育行业为例,国内疫情期间有近3亿人次在家上网课。疫情得到控制后,53万所学校复课,防疫措施需要全面就绪,很多学校推出了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室教室”,一个教师最多可以给8个教室的学生上课;在“雨课堂”,一个老师可以与150个学生进行并发终端互动,包括下发课件、上传作业、实时答疑、弹幕互动等;除了互动+直播教学等视频业务外,校园网还承载了选课系统、教务系统、图书馆检索,以及学生浏览网页、观看视频、打游戏等业务。在校园一张网承载大量不同业务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的高品质体验,成为一个关键挑战。
全栈引入AI,ADN为企业装上“网络大脑”
华为在联接领域全栈引入AI,打造的自动驾驶网络ADN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知识和数据驱动网络架构的持续创新,打造一张自动、自愈、自优的自治网络,为网络“注智赋能”。
ADN解决方案通过网元、网络和云端三层AI能力的协同,为企业装上了“网络大脑”,助力企业网络迈向自动驾驶时代,使能行业数字化业务和运营的超自动化。
网元+AI:把AI引入网元,将设备升级为数字化智能设备,让每个盒子和整个网络可以更加敏锐地感知、处理数据和推理执行,可基于业务意图调整转发策略,实时保障业务体验。
网络+AI:利用AI重构网管,通过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网络的数字孪生,实现网络的动态控制和闭环,例如自动部署、事前仿真、事后校验、预防预测以及主动优化等。华为打造的“管控析”融合智能管控系统iMaster NCE和MAE,可向下实时感知网络动态,通过构建网络数字孪生,洞察每个用户、每项业务、每个时刻的联接服务体验,同时基于应用意图自动推荐网络联接、自动修复网络故障、自动优化网络性能。
云端+AI:提供云上的网络AI训练和模型服务,持续升级设备和网络上已经搭载的软件系统和AI模型,以获得更多的自动驾驶能力,让整个网络越用越聪明。华为iMaster NAIE主要基于云平台提供数据湖服务、模型与训练服务、生态开放及开发者服务。
使能行业数字化创新,共迎自动驾驶网络时代
当前,智能技术变革创新,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推动着世界开始从互联时代进入智能时代,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而华为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ADN的推出正切合了智能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武汉火神山医院用时10天即建成完工,在“火神山速度”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医院信息化网络的部署与开通速度也同样创造了奇迹。火神山医院的园区网络通过云管理网络的即插即用,3天就完成了1000多台Wi-Fi 6设备的自动化部署;无线网络基于硬件自识别和自配置,仅用30个小时就开通了3个4/5G融合基站。在速度奇迹的背后,正是ADN自运行的能力,带来了网络搭建和运维的“极速”。
为抗击疫情,中国人保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简化理赔单证和流程,全面升级“拇指理赔”、“互碰快赔”等7X24小时的在线服务。当车主遇到事故时,用户只要通过App或手机微信,就可以在事故现场完成从出险报案到付款理赔的全流程服务。在实践中人保客服中心发现,用户投诉中有50%左右的问题与数据中心的网络有关。对此,华为ADN通过机器学习实现了故障及异常的1分钟感知,并通过知识图谱与专家经验相结合实现3分钟故障定位和5分钟快速修复,确保了保险服务客户的全天候体验。
以华为自身网络为例,全网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支撑19万人的无线办公,8万次音视频会议,疫情期间视频和直播流量更是增长了350%。而且,当Wi-Fi网络从办公网络走进生产制造,联接了更多的终端和应用时,无线信号的高干扰及漫游失败等问题将会影响业务的体验。华为ADN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结合华为办公、制造场景持续实践和创新,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无线射频调优、智能漫游等特性,不仅将全网性能有效提升了58%以上,而且大幅提升了柔性制造的生产效率。以手机产线为例,每28.5秒就可以生产一部华为P40手机。
在未来智能时代蓬勃发展的黄金10年,华为计划在联接领域,全面引入AI,通过数据与知识驱动,改变传统运维模式,打造自动驾驶网络ADN,让网络从简单的自动化,走向人机协同的超自动化,机器从辅助人、到增强人和赋能人,未来3年全面达到L3级的有条件自治,5年迈入L4的高度自治,7~10年迈入L5的完全自治网络。
把复杂留给华为,简单留给客户。 网络迈向完全的自动驾驶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越往上爬越困难。华为愿意与更多的政企客户、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及标准组织携手并进、坚定前行,共迎自动驾驶的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