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深圳和苏州展开试点备受瞩目,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数字货币不再是“币圈”的玩具,而是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交易工具。
世界上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若全面实现货币数字化,无疑是场金融盛宴,用上大吃货国著名的灵魂之问三连:能不能“吃”?怎么“吃”?好不好“吃”?
01 古老的“数字货币”:雅浦岛石币
数字货币能不能“吃”的问题,比想象中要简单,因为“很久很久以前”已经有人类尝试过了。那时候没有计算机,连文字都没有,却已经有了非常前卫的货币体系,具备了信用货币和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原始特征。
▲中国银行版的200元数字人民币(图/网络)
雅浦岛位于北太平洋,土地面积仅102平方公里,仅有6000多名居民。这样一个“世界边缘”的偏僻岛屿上保留了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货币——石币。
这个不大的岛屿上流通着1.3万枚石币,形状类似中国古代的玉璧。用石质雕刻品做货币不稀奇,稀奇的是个头大。常见的雅浦岛石币直径就达到了30厘米,还有一些直径10米的超级大块头。
为什么要造这么大?为了防伪。
雅浦岛造石币的石灰岩并不稀缺,但是这个珊瑚岛不产大块石料。所以大个头的石币需要是从400公里外的帕劳岛运送来的,海滩上捡点小石子造假是不行的。不依赖材料的天然稀缺,而是以人工技术防伪,这是非常先进的理念。
而且,雅浦岛石币还是最古老的信用货币。同时代其他地区的人类制造的石币大都用美丽的软玉雕刻,可以作为装饰品佩戴,还保留了一些商品属性。
雅浦岛简单粗暴的大个儿石币显然不能“大金链子脖子上挂”,而且这个温暖的热带岛屿也不需要石头盖房子,这些石币完全无用。
无用就对了,无用才是真正的信用货币,这种别无所长、只做货币的“专业定位”可以媲美纸币。
最神奇的是石币的使用方式。
直径30厘米的“小额”石币还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正常用,直径3米的就得几个人抬着去交换。直径超10米、重量1吨以上的“大额”石币挪一挪都困难,怎么用呢?
根本不用挪,在谁家放着就不动了。谁家的“镇宅之宝”用于交换了,在岛上都是大新闻,居民都知道。
尽管没有文字,各家杵在门口的大石币每一次易主都会迅速成为岛上的“大新闻”,留在岛民的记忆中,等于一家动钱、全岛记账——这不就是“分布式记账”的原始形态吗?
最神奇的是,石币的使用还可以虚拟化——运输途中出事故沉到海里的石币照样有主,还可以用于交易。这也不难理解,既然交易账本是口口相传的,那么这些海底的石币和杵在家门口也没什么区别,照用照记就行了。
雅浦岛人从没进入过有文字的时代,他们的石币既不精致也不美观,却体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精髓:信用,无论货币的材质多么奇葩,只要使用者“信”它有“用”,就具备了作为货币的基本条件。
▲比特币是一种纯粹靠信用而存在的货币(图/图虫创意)
数千年后的比特币,可以算是雅浦岛石币的正统继承者。比特币就是计算机对一项数学难题求出一个特定解,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挖矿”,类似于把石头加工石币。和石币一样,这串虚拟空间里的字节完全没有实际作用,纯靠信用成为了货币。
最奇妙的分布式数据库其实和石币交易全岛记账的性质相似,从挖矿到交易,全部参与者都在“围观”,交易信息在不同的节点记账。因此所有的交易都会被准确记录,但外人是无法辨认用户的信息。
由此可见,数字货币能不能用的问题其实数千年前的雅浦岛人就想通了——咱们岛上能用。
今天的互联网技术无非是把地球整合成了“地球岛”、把笨重的石币通过数字技术打造成了字节组成的数字币,能用的原理依然有效。比特币就是这样获得成功了。
但是,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其成功流通依靠纯粹的市场信用,和政府信用背书强制使用的法币还有很大的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是发行机制不同。
例如数字化人民币不通过挖矿诞生,而是和正常的法定货币发行程序相似,央行统一“印钞”,由指定营业机构向央行缴纳准备金把数字人民币兑换出来,再投入市场使用。
这个流程比比特币要简单得多,看上去应该可以轻而易举实现,其实不然:
世界上第一款数字化法币委内瑞拉石油币(Petro,又译“彼得罗币”)前途惨淡,这又是为什么呢?有理论上完全可行的“能”,还要看具体实施中的“怎”——操作不当和不适当的操作者都会导致失败。
02 石油币:失去信用等于失去一切
2015年委内瑞拉法定货币玻利瓦尔已经贬值到小偷都懒得要,该国经济已经倒退回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玻利瓦尔的崩盘,完全归咎于当地政府滥发货币。该国政府推行强行国有化的政策导致税收枯竭、生产停滞,全民福利化又令财政支出激增。双重压力下,政府开始滥发玻利瓦尔,直至其一钱不值。
于是,委内瑞拉开始货币改革,讲白了就是重整法币。这种“财政困难-滥发货币-重整法币”的模式屡见不鲜,但委国的做法大胆创新:推出数字化法币。
世界上第一款数字加密法币石油币(Petro)横空出世。Petro的技术原理和比特币基本相同,但是委国政府为它增加了一个“锚”——货币本位,一单位的石油币Petro对应了一桶石油的质押权。也就是说,任何Petro的持有者都可以从委内瑞拉政府换石油,随到随给、童叟无欺。
看得出委内瑞拉政府里有高人,认清了该国法币机制已经信用破产的事实,另起炉灶用数字化吸引全球注意力,还很贴心地用石油作为货币本位——这可比美元还硬气啊。所谓“石油美元”只能保证美元可以用于OPEC石油交易,Petro直接就对应了一桶油。
这下各位客官总该相信Petro的信用了吧?再贬值,咱也值桶石油哈。然而,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石油是波动很大的国际大宗商品,经常上蹿下跳,作为货币本位并不合适的。只不过委内瑞拉再也没有其他适合的了,硬着头皮也得上石油。
其次,委内瑞拉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保障。石油产量一路下滑,难以为继,Petro能不能换到油是要存疑的。
还有,委内瑞拉政府“前科”太多,很难取信于人。前几年施行的激进政策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对“Petro换石油”的承诺并不信服。
再加上委国和美国关系恶化,Petro才问世就被美国制裁,其信用就更岌岌可危了。换油?那也得油运得出来。搞不好油没拿到,还被美国制裁盯上,那就得不偿失了。
▲委内瑞拉政府发行的加密货币石油币Petro(图/图虫创意)
结果Petro也就2018年上线时热闹了一阵子,其后迅速归于沉寂了。现在还可以通过指定交易所投Petro,可是交易极为清淡,清淡到委内瑞拉政府自己都懒得提了。
前后统共发行了不到价值10亿美元的Petro,其中还有国内强制兑换的部分,对缓解经济危局杯水车薪。
不过,Petro和大部分跟风比特币的数字币相比,并不能算失败。后者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Petro好歹还能继续存在,却也惨淡得很。
由此可见,法币数字化并不会创造新的信用,法币背后的政府有多少信用决定了数字化法币是否成功,而这和数字技术的高下无关。
至于一桶油重建货币本位,是被当时的形势逼出来的另起炉灶。加了一桶油的货币本位挽救不了Petro,失去信用,怎么也好不了。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电子版,而不是Petro那样另起炉灶,因此不可能去锚定货币本位。
能否实现纸质人民币的全部功能,才是数字人民币信用来源。其中,能否正常换汇可能是比较关键的一项。
如果数字人民币和纸质人民币在功能上存在区别,那么实际币值很可能会趋向不同,类似于当年的外汇券和普通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03 天秤币:监管的担忧
数字人民币此时投入试点,自有深意。
对外,数字人民币如果在国内成功替代纸质人民币,那么下一步很可能是打造以数字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支付体系,这将成为对抗“美元霸权”的利器。
从国内角度看,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更容易被监管,如果成功普及,那么对政府社会治理无疑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建设银行版的200元数字人民币(图/网络)
已经用惯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的中国人对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诞生的民意基础。
数字货币比纸币“使用便捷、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宣传深入人心,但是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小觑。
2010年,400枚比特币兑换1美元,2018年一枚比特币兑换2万美元。持续升值暴露了比特币的一个严重问题:币值不稳。这升值速度比升仙还要快,炒家是高兴了,但是作为货币是有缺陷的。今天鸡蛋卖一块钱一个,明天就成了十个,脑子都转不过来,市场受不了。
中本聪设计比特币去中心化、纯粹依靠市场信用本意是为了对抗各国法币超发通胀的问题,没想到比特币自己就成了通胀工具。这是挺讽刺的。
比特币的飞涨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因素——灰色乃至黑色产业对这种无法追溯的数字加密货币有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字货币的“能”、“怎”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是要打问号的。
有鉴于此,一向脑洞大开的脸书推出了补丁升级加PRO的新版数字货币计划:天秤币(Libra)。
天秤币的发行机制更为复杂,和现有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得多,也更接近传统金融机构发币机制。
小扎的天秤币将由一个“独立、非营利”的天秤币机构运营,该机构有储备金,把储备金存储于各主要币种账户中,与之形成关联。
这些机制都接近法币时代之前的银行金融机构发行货币的机制,颇有一点复古的味道。好处就是币值稳定,监管节点也增加了。但是,也不能完全杜绝洗钱隐患。
▲天秤币(Libra)的发行机制比较复杂,更接近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币机制(图/图虫创意)
Libra一出,西方国家政府的脸色都不好看,光是美国政府就搞了三次审查。各国政府表达的主要忧虑是监管困难,导致其电子支付系统会成为洗钱的热线。
而Libra的支持者认为,这只是各国政府的借口。美元的监管那么严,就堵住洗钱的渠道了?政府其实是怕这一企业主导的无国界货币,冲击法币地位,影响了各国政府通过法币的垄断地位超发货币解决财政困难的特权。
平心而论,政府担心洗钱并非全是借口,而Libra的指责也绝非空穴来风。这次疫情中,美联储一口气搞出来2万亿,如果Libra坐大,那么美元贬值的信息立刻会显示在兑换率上。
从中可以看出,评价数字货币好不好也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不是“使用便捷、安全,提高效率”的美轮美奂。
企业发币的去中心化意味着监管困难,洗钱等金融领域犯罪的风险增加;政府沿着现有法币机制实现货币数字化,很可能会强化了政府的聚敛能力——超发货币只是其中一种,对货币使用的全程监控导致“身怀利器必起杀心”,税收收紧恐可能比超发货币更危险。
04 中国先点开了数字化法币的科技树
从天秤币VS各国政府的过程看,数字货币实际上存在两大分支:去中心化的非主权货币与强调中心控制的数字化法币。
就目前情况看,各有利弊。前者强调抑制货币发行权垄断的种种弊端,后者强调的是强监管和高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版的200元数字人民币(图/网络)
CBDC的出场意味着中国先点开了数字化法币的科技树,这在高度信赖政府能力的中国主流环境下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在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新最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普及度最高的电子支付系统,这对数字化货币的普及应用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也不能轻视这一普及的技术障碍。
诸如“双花问题”(也叫“双重支付问题”,就是一笔钱被重复花了两次)之类的风险控制、硬件设备的负载能力等等,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普及CBDC的压力与风险都远远高于当初的普及ETC,很多经验教训要及时吸取。
比技术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CBDC实现了强监管的全程管控,事实上强化了政府的货币垄断地位,在此条件下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会如何?
如何设定合理的政府财政汲取度,如何保证货币发行的高度自律,这将决定CBDC的成败、人民币未来地位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