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代码?滴滴程序员这次玩得有点高级

新闻 前端
在1024程序员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滴滴的几个程序员们组成了一个兴趣小组,在两三天的业余时间内将滴滴App背后的代码变成了音乐,并制作成小程序,让程序员敲出的代码变成了公众能感知到的语言。

听得见的代码

普通人很难看懂代码,却有机会听懂代码。

在微信小程序“代码变音乐”里,选择滴滴的“口罩检测”、“智能派单”等功能,点下“生成音乐”按钮,它们背后密密麻麻、艰涩难懂的代码,在“转换机”里流转,经由映射,便被转为风格各异的音乐。

“智能派单”对应的音乐欢快激昂,“失物找回”映射而成的音乐悦耳悠扬,“疲劳提醒”代码转成的音乐则大气舒畅……

这5段台前可感知的音乐,是由滴滴的5个常用功能映射而来。在1024程序员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滴滴的几个程序员们组成了一个兴趣小组,在两三天的业余时间内将滴滴App背后的代码变成了音乐,并制作成小程序,让程序员敲出的代码变成了公众能感知到的语言。

在这个小程序里,用户还可以自行新建代码或者选择随机一段代码,一键将其映射为音乐。普通人不识代码,却也能借由代码之手,创造音乐——这是来自程序员们的浪漫。

服务是技术捧出的浪漫

如果你经常用打车软件,可能会发现每个平台的派单速度、远近、效率都不一样。

事实上,派单系统是各大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乘客发单后,应该派给周边的哪个司机?哪个司机接单速度最快?最佳行驶路径是哪条?怎么能让总行驶时间最短?

这并不是静态的问题——车辆永远在不停地移动,可能几秒后这个司机就通过一个路口,或行驶到了高速路。不仅如此,每一次派单的决策也将影响未来的司机分布。这需要预测未来情况,并且快速地对司机和乘客进行动态、实时匹配。

智能派单正是滴滴的核心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在程序员手中,经历了层层迭代。

早期,平台派单算法的目标急迫而朴素,就是在确保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同时让2秒钟之内更多乘客被应答。

到了2016年,算法优化的目标变得更加长远——比如能不能在更长时间内优化提升效率?比如在1小时或者1天?本质上,派单是序列决策问题,系统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能影响未来司机的分布。举例来说,一个司机接一个乘客可以认为是一个动作,动作带来的结果是,这个司机过了一段时间到了乘客目的地,这个动作导致状态发生变化,这也是类似AlphaGo的强化学习问题。

2017年滴滴开发了一套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派单匹配系统,把目标从2秒钟最优改成了1天最优,2017年上线时就在确保乘客接驾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全局成交率和司机的收入。

但此时滴滴还只能模拟简单的时间、空间信息,不能模拟更加动态的复杂信息,比如天气,一个区域如果下雨,会对派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就需要把这些信息都包括进来。 2018年,滴滴进一步开发一套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V-Net,能尽可能多地把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包含起来,建立深度学习模型,能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2019年10月,滴滴基于强化学习的网约车派单解决方案获得了2019年度INFORMS Daniel H. Wagner Prize,这是这个奖项22年以来第一次颁给中国公司。

从全局视角出发,由算法综合考虑接驾距离、口碑值、拥堵情况、安全等因素,自动将订单匹配给最合适的司机接单,让乘客接驾时长最短,让司机有更好的收入,滴滴通过将数学、机器学习及仿真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结合,非常新颖地应对了一个运筹学难题,wagner奖的评审委员会发表了如此评价。 

[[348136]]

代码音乐小组正在请同事帮忙润色音乐

如果说“智能派单”是平台运营的硬性 的基础,那“行程分享”和“疲劳驾驶提醒”等功能,就是滴滴在穷尽科技手段,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是软性的关怀。

自2016年6月起,滴滴率先推出行程分享功能,乘客上车后可将乘车信息一键发送给好友,好友可通过链接直接查看乘客的实时位置,确保乘车安全。2019年滴滴平台已有2.3用户添加了“紧急联系人”,用户进行了10.3亿次“行程分享”。

疲劳驾驶是城市交通严重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19年7月开始,滴滴利用深度学习和模型压缩技术,在车载智能硬件(桔视)中搭建了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能自动处理与分析图像,检测司机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眼睛睁闭、打哈欠的频率、频次、持续时长等,通过语音提醒、强制下线等功能防止疲劳驾驶。截至目前,该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已经经过了九次迭代。

此外,滴滴还在全国300多个城市陆续上线“遗失物品送回”功能。这些功能背后,贯穿着滴滴的技术史上多次技术跃迁——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提升用户接驾效率,并做安全和平台治理的关怀。

当生活朝着平稳的轨道前进,技术带来的改变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到了疫情这样的社会安全重要关头,技术却能发挥关键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1 月 20 日,官方确认新冠肺炎可人传人,滴滴1月22日便紧急组织十多人投入技术开发,最终只用了23小时,就上线了智能识别司机师傅是否规范佩戴口罩的功能。算法克服了人脸姿态变化、光照造成的图像差异、驾驶员帽子等对脸部的部分遮挡等问题,识别准确率超过98%。

在1024 这个特殊的节日,程序员们用代码,把幕后的代码再转换成台前的音频,这是属于他们的理性浪漫。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品玩
相关推荐

2016-07-15 10:44:56

座席 管理

2020-04-03 11:22:15

Windows微软功能

2015-10-16 09:19:12

2022-12-07 10:02:17

ChatGPTAI免费试用

2016-03-15 08:51:12

程序员生活怪异

2012-06-21 09:32:53

程序员

2017-03-13 09:07:05

测定代码基因

2020-04-04 20:59:28

程序员技术开发

2013-06-28 13:28:09

2013-08-20 09:33:59

程序员

2020-05-20 14:19:47

滴滴开源工具

2015-06-25 10:07:12

程序员

2015-06-17 14:24:48

优秀程序员整洁代码

2015-01-14 10:17:28

高级程序员

2020-04-16 10:42:08

程序员开发者IT

2011-05-13 14:34:02

程序员

2010-08-11 09:51:28

Flex代码

2012-11-30 11:29:05

高级程序员程序员

2010-01-12 14:30:41

C++程序

2020-02-13 18:12:38

程序员掌握算法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