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就有厂商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支持毫米波就不是真5G;但实际的情况呢,我们的这个“假5G”用户已经超过1.5亿,网络规模超过60万基站,基本上实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覆盖;而“真5G”的引领者呢,现在在忙着转向呢,要抄“假5G”的作业。
为什么会有毫米波真假5G之分,“真5G”为什么要抄袭“假5G”?这背后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毫米波,还有如何去看待背后的那些“故事”?
首先,毫米波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但没有核心突破。但其最核心的优势在于频谱资源丰富,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其技术应用没有突破现在的基础理论,而是依靠工程技术的创新,让它变得貌似可选而已,但实际上这种用投资,用成本换来的应用场景创新,它的现实意义在哪?
实际上,作为毫米波应用的先行者,灯塔国的运营商们为什么现在要集体转向呢,需要我们去好好思考。灯塔国都开始不感冒的东西,我们贴上去,图个啥呢?
其次,要坚持道路自信,不能人云亦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厂商选择了不同的技术演进路线,这是很正常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越要在这个时候,就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的建设好/应用好/演进好/繁荣好Sub-6GHz产业生态,而不是人云亦云,去走已经被证伪的老路。特别是国内的运营商,屁股不能坐歪了,冬奥会这样的应用场景,做个技术验证与应用示范就可以了,就足够了,想的太多,很容易脑袋疼。
在这方面,我认为毫米波就是灯塔国给我们挖的坑,等着我们往里跳呢。当然,坑不止这么一个,WiMAX算个坑,我们没有跟;Verizon在5G标准上另起炉灶,妄图分裂全球5G标准,3GPP的回应很及时很有力,我们跨过了这个坑;毫米波也是个坑,我们没掉进去,灯塔国自己掉进去了,现在正在往外爬;星链计划对于移动通信也是个坑,我们也要保持警惕。
第三,要警惕毫米波成为厂商垄断的工具。由于大家发力点不同,产业积累不同,我们在毫米波产业链上的确比灯塔国要落后不少。这里你不要说,什么小米、OPPO、一加也在做毫米波研究啊,也能把毫米波塞进了手机里啊。那都是些技术工程创新,干的是从1到2的工作,真正的产业链基础与核心是从0到1的工作,芯片/核心器件,我们什么都没有,或者是在当前完全不具备商用化能力。在此时去推广应用毫米波,犹如抱薪救火,因为现在可以提供相对成熟解决方案的厂商太少,特别是可以提供基带处理器-射频前端整体解决方案的就只有一家企业,毫米波不能成为个别厂商垄断市场与技术演进的武器。
第四,独立自主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成熟之日,才能是毫米波规模应用之时。中兴、华为的惨痛教训还不够吗?现在去部署毫米波,去应用毫米波,去增强壮大灯塔国的产业生态与技术演进话语权,是何居心啊?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用了30年的时间,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在做出正确选择之后的战略定力,对于毫米波,我们应该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