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大数据 算法
打散是在推荐、广告、搜索系统的结果基础上,提升用户视觉体验的一种处理。主要方法是对结果进行一个呈现顺序上的重排序,令相似品类的对象分散开,避免用户疲劳。算法端传出的推荐结果,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痛点。

背景

打散是在推荐、广告、搜索系统的结果基础上,提升用户视觉体验的一种处理。主要方法是对结果进行一个呈现顺序上的重排序,令相似品类的对象分散开,避免用户疲劳。算法端传出的推荐结果,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痛点:

  • 相似品类的商品易扎堆。显然的,如果商品的各特征相似,其获得的推荐分数也容易相近,而满目的同款肯定不是用户期望的结果。
  • 对用户的偏好捕捉太强。用户心理层面,对于隐私或者偏好被完美捕捉这件事是敏感的,过于精准的结果不但容易导致用户的反感,也容易限制用户潜力的转化。
  • 产生的错误容易被放大。对于几乎没有什么使用痕迹的用户,很容易出现对仅有特征的放大,从而就容易产生错误推荐。
  • 而打散算法,通过呈现顺序的改变,将相似品类分开,缓冲了推荐系统和用户的交互,提升了用户体验,是算法赋能落地的最后一步。

问题定义

首先,我们明确打散算法的定义。其输入是算法端根据用户偏好程度排列的有序列表,每个对象拥有一个或多个需要加以区分的属性,输出的要求是将相似属性分散开后的一个列表。其中会涉及到这几个细节:

  • 打散程度。究竟是让相同类目的尽可能分隔开,还是只要间隔一定距离就可以满足要求?
  • 打散依据的维度。是按照一种属性分开就可以,还是存在多种需要考虑分开的因素?
  • 打散的性能。作为经常调用的一种接口,性能的优化当然是越多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希望丢失算法端系统带来的用户个性因素,所以如何在打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原对象的顺序,也是非常值得权衡的问题。

解决方案

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我们将讨论三种比较通用的打散办法。三种方法中,打散程度最彻底的,是按列打散法;能综合多维度考虑的,是权重分配法;只需要局部计算来提高性能的,是滑动窗口法。

按列打散法

既然要避免相似属性的内容在呈现时相邻,很直接的思路是我们将不同属性的装在不同的桶里,每次要拿的时候尽量选择不同的桶。这样就可以实现将元素尽量打散。如下图所示,在这个例子中,初始的列表是共有三类(蓝、黄、红):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将他们按序装到桶里(通常是HashMap):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这个时候,我们把每个桶按列取出元素,即可以保证元素被最大程度打散,最终结果为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为了保证对原算法结果的保留,我们在取每一列时都有一次按原序排序的过程。这种算法的优点为:

  • 简单直接,容易实现
  • 打散效果好,虽然排序可能导致元素在列的开头和结尾偶然相邻,但是在末尾之前,最多相邻元素为2,不影响体验
  • 性能比较稳定,不易受输入结构影响

缺点为:

  • 末尾打散失效,容易出现扎堆
  • 对原序的尊重性不算强,即使有推荐系数非常低的对象也强制出现在前面
  • 只能考虑一种维度的分类,无法综合考虑别的因素

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算法对类目数量有着相当的依赖,如果类目足够细致,这个算法的缺点就可以被部分掩盖,性能上,时间和空间消耗都是O(n)的

权重分配法

当我们想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时,无法很直观的将每个商品直接分类,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权重分配法。首先,我们对每个对象定义一个新的权重:

其中,W为人为为每个属性分配的系数,代表着打散的优先度,而Count则代表着该对象在此属性的表现(相同属性已经出现了多少次)。直观的来说,相似属性已经出现了越多次,权重值就会越大,并且在函数计算过程中,天然考虑了原本顺序的因素,所以计算出权重后,无须其他处理,只需要按权重排序即可。以下图为例,如果我们规定字体颜色权重系数为2,色块颜色权重系数为1 那么,在1、2号,他们的字体颜色和色块都没出现过,则权重为0,到3号时,都出现过1次,则权重为 2 * 1 + 1 * 1 = 3,以此类推,8号时,其字体颜色出现过2次,色块颜色出现过3次,则权重为 2 * 2 + 1 * 3 = 7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这样,只需要采用一个排序操作,即可根据权重进行打散处理。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可以看出,通过设置更重的权重系数,我们实现了优先打乱了字体颜色,色块信息因为系数较低,可以容忍他们有限度的相邻。这种算法的优点为:

  • 实现同样简单直接
  • 综合考虑了不同因素的打散,可以通过调整权重系数,轻易调整对打散的倾向程度
  • 通过对权重计算函数的修改,可以很轻松的融入别的考量,如想更尊重原排序,也可以将原序加入权重计算

缺点为:

  • 因为权重计算的累积效应,本算法仍然容易末尾失效
  • 最后对整体排序,性能为O(n logn),相对有优化空间

窗口滑动法

以上两种,都是在我们彻底考虑全局后产生的算法,复杂度计算中n的变量也是整个原序列大小,但是,实际场景中,用户并不会一下看到整个序列,往往一次返回topN个,填满用户窗口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发掘一种只参考局部的方法,基本思想就是滑动窗口。

如下图所示,我们开启一个size为3的窗口,以此来类比用户的接收窗口,规定窗口内不能有元素重复,即模拟用户看到的一个展示页面没有重复,如果窗口内发现重复元素,则往后探测一个合适的元素与当前元素交换。在第一步时,我们探测到2、3同类,于是将3拿出来,往后探测到4符合3处的要求,于是交换3、4,窗口往后滑动一格。第二步时,发现还存在窗口中2、3同类,再将3、5交换,窗口往后滑动一格,发现窗口内无冲突,再滑动一格。第三步时,发现5、6同类,将6、7交换,窗口滑动到最后,尽管还发现了7、8同类,但彼时已无可交换元素,便不作处理。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这种算法的优点为只需要局部计算,不需要完全打散,适应了topN的需求;

而缺点也同样明显,其健壮性不佳,受序列分布的影响很大,同样也避免不了末尾堆积的缺陷。

综合考量

根据前文的讨论,我们对这几种方法有如下的结论: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其中,为了便于直观的比较三种方法的性能表现,我们生成了完全随机的十万条数据,在笔记本环境下测试了在不同规模下三种算法的表现。其中横坐标表示输出数据的规模,纵坐标表示运行的时间(单位:ms)

 

打散算法的三种解决方案及其选型场景

可以看出,在一定数据范围内,滑动窗口法拥有极大的优势,但是性能与窗口大小也有极大关系,如果窗口范围过大,冲突就多,交换速度会极大下滑。

综合来说,三种算法的适用场景如下:

  • 如果平常使用的场景,单一维度打散的话,采用按列打散是完全可以的
  • 如果追求性能且原排列分布已经较为稀疏了,选择小单位的滑动窗口更佳
  • 如果要引入多维度,则权重分配法就必不可少了

本文提出的所有算法性能都在O(n)、O(nlogn)的级别上,而且因为实际场景往往规模极小,所以并不会成为应用中的性能瓶颈,也为修改和权衡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之后,可以在全局与局部的调和、末尾堆积等方面,对这个问题更进一步讨论。

选用实例

当我们实际应用时,一般并不单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一定要明确需求,然后结合需求来分析,取三者的优势。

本次,在解决闲鱼上马赫选品系统打散的需求时,了解到以下几个特征:

  • 商品列表长度约为2000,用户获取一次消息时的对象条数有限,一般只有一两位数
  • 打散的要求:既要分开同一用户发布的,也要分开同一类目的商品,并且前者优先于后者,最好系数还可以调整
  • 用户id极多(每个用户都可能发布商品),而商品类目极为有限

那么,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的方案。从特征2可以看出,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则需要选择权重分配法;而为了解决性能问题,综合特征一和特征三,一次获取的消息很少,商品的类目也极为有限,决定选择滑动窗口法。我们结合权重分配法和滑动窗口法,采用窗口大小为4的滑动窗口,然后采用权重系数13和7(都是素数,方便排序)分别用于用户、类目的权重函数计算,将窗口内的限制条件改为,与所有其他对象的权重差小于一定阈值。最终就可以实现多因素统计和性能的统一。

略显不足的是,这次参数的选择(窗口大小、权重系数)并未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比较,之后计划在实际场景中,采用ABtest等方法,进行参数的优化调整,使算法的性能表现更优。

总结

本文讨论了打散算法的几种实现方式,从实现方法到优缺点详细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的方法,可以将特定类别的结果顺序进行分散呈现,从而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打散的效果与尊重原算法的顺序特征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如何在实际复杂需求的条件中,更好的把握两者的平衡,从而普适于更多的场景,是我们需要在未来持续去探索的;如何依靠技术的提升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更是技术人永恒的命题。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今日头条
相关推荐

2024-08-07 08:21:05

2010-09-30 14:40:45

2020-03-31 16:13:26

分布式事务方案TCC

2015-10-21 14:23:08

反模式持续部署自动化运维

2011-07-21 10:22:36

OLEDBAccessDatab

2010-09-10 12:59:33

DIV嵌套CSS

2023-05-26 07:19:49

Spring声明式事务

2023-08-01 07:42:33

Redis数据项目

2021-04-21 21:04:42

内存场景泄露

2022-02-23 12:07:20

分布式Spark数据倾斜

2013-03-14 11:18:30

Microsoft A解决方案

2020-08-25 07:00:00

云计算云安全数据

2015-09-25 11:08:44

移动办公BYOD

2015-10-13 15:05:09

BYOD自带设备移动办公

2009-07-17 09:17:41

IT运维SiteView游龙科技

2020-06-08 22:33:42

物联网IOT物联网实施

2009-06-09 10:16:13

思科不连续网络配置

2022-03-18 15:31:19

物联网IOT

2022-03-30 07:52:16

.NET应用程序C#

2022-07-22 20:00:01

高可用路由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