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6年,我的技术蜕变之路!

新闻
这是一篇不严肃的,“苟且”的,个人在阿里的技术 6 年,感悟闲聊,没有说教,没有带货。

 这是一篇不严肃的,“苟且”的,个人在阿里的技术 6 年,感悟闲聊,没有说教,没有带货。

[[334991]]
图片来自 Pexels

  • 成长的,不是征途,而是体重
  • 丢掉的,不是烦恼,BUT 头发
  • 收获的,委屈也多,遗憾亦多
  • 直膝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6 年回首,探讨下技术人的成长之路,也复盘再认识下自己。正三观的成长经验,可以听阿里故事,六脉神剑,对照 Job Model。

下面提及的,是个人的平凡经历和认识,也 Q 到一些高智慧/HighLight 的词:思考力,技术感,激情,体系化,赋能他人,开放等等。

当然,技术之内,也就是硬实力,无论从高并发,分布式,Techfin 等领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有下一篇的话可以总结下对负责的业务架构的理解。

这篇想聊些技术之外的东西,即软实力。

1.学一点套路

套路不是贬义词,套路有时候是标准,是经验。比如项目管理,它是有工程化技巧的,在阿里有幸参与几个横向大项目,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平时也学习交流 PM 知识。

理论结合实际,也就慢慢开出了自己处方了,个人重点关注其中风险意识,全局意识,沟通意识。

比如项目总结,同样注重一定的结构,对整体的复盘,对各成员协同的认可与自省。

比如与同事沟通,也包括主管,需要多一些坦诚,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注意条理性和准确度。

几点认识:

  • 保持谦卑,甚至具体场合,一定的示弱也是对全局的照顾,也能拿到正向的结果。
  • 开会,若超过 5 人的会用单向宣讲更有效。
  • 多参与一些运营的业务规划讨论,效果复盘总结,所谓产品思维,数据思维,不是完全靠对着一些静态数据,或一些文章就能领悟的。
  • 既然搞技术的,理论上思维更严谨,但是往往和同事或主管沟通时候,却不容易做到,让自己避开一些模糊的反馈:「大概」,「差不多有」,「应该是」...
  • 既冷又酷的那一面留给谈恋爱,对工作和同事还是热心的好,不要孤立他人,也不要被他人孤立。
  • 向上管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老板要什么,猜是耗时间的,所幸的是阿里奉承"简单粗暴",那你就直抒胸臆,向主管明示,往往一线技术同学和主管的视线还是有不重叠的部分,个人更容易关心的是一个点,主管可能更关心的是一条线/面。
  • 抛弃执念,技术同学不能一味追求大平台,需要根据现状做取舍,在阿里,尤其是业务技术团队,不是特别鼓励“玩技术”,但是可以在 脚手架工具,个人学习等领域,保持热情,持续学习。
  • 一开始最讨厌框图,满眼看到 ATA,PPT 里全是高大上的架构,后来自己也开始画了,可能被同化了,但本质的问题是没发现一种更好的表达,那就接受它,认真理解它。
  • 《非暴力沟通》,不要被书名给带歪了,其实和“暴力”扯不上关系,侧重引导谈话和聆听。

2.多一点约束

"紧一点腰带",不是说省吃俭用,而是强调持续一定的"束缚"or"逼迫",对自己狠一点,人都是懒惰的。

举个例子,技术工程师这个角色,我们都知道技术债这个东西。

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技术债伴随着各种交接,各种 0-1 之后的架构治理,各种业务需求的冲击。

一旦放任不管,越往后越会真切的感悟到:要债的是孙子,欠债的是大爷,避之不及的“烂摊子”在你手中还得消化,或者就再丢给下一任(国际惯例?)。

怎么着,那就得:

  • 你我他人人“有份”,遇到手边的低质量代码就找机会重构它。
  • 简化且杜绝“临时方案”(虽然有很大可能做不到),项目 PM 或技术 PM 要站出来协商,趁迭代的空隙定期还债。
  • Owner 意识,加上”勇敢“,治理债务一定程度上会踩坑,所以还是要强调规范化且严格执行吧。

另外说一个质量意识和开源意识,刚进 ICBU 的时候,跟随师傅(有幸遇到漂亮的女师兄)负责主站搜索,14/15 年的时候大家最害怕和警惕的就是报警和故障。

清晰记得太多个凌晨爬起来处理线上问题,手上着实慌得一笔,三更半夜心中一万个 XXX 在翻腾。

后来在金融部门,这样的事情稍好些,这和整个集团的可用性基建是分不开的,但是逐渐接受了一个新的质量意识形态,因为金融处理的都是资金,一些故障可能就是资损,就是 Money。

长时间以来,逐渐”逼迫“自己对方案、对架构以及各种异常流的需要有更细致的分析,当然业务特点和质量策略还是需要一个折中的考虑。

首次晋升 7 失败其中一点,对外界开源技术没有保持一定的关注与持续学习,这样“逼迫”自己经常花点时间了解和学习一些开源项目。

虽技术债务悄无声息,但饭债是不是应该找找业务方,各种甲方请了?(这个可以松一下腰带)。

[[334992]]

 

3.要一点脾性

说的当然不是”暴躁易怒“这样的脾性,而是保持一小部分真我,保持住自己的底线。

带点“脾气”,带点江湖“性情”:

  • 不要什么"都 OK",然后折磨自己不停的加班。
  • 坚持,坚持有好多体现,比如在 troubleshot 时候,不搞清楚它不罢休,有能力跟踪到底层代码,并理解其原理,有时候技术深度也是这样沉淀的,不要随便就气馁了。
  • 不人云亦云,保留好自己的”察言观色“,听从内心的认识和直觉。
  • 你可以”皮“,可以“静”,可以“侠”,猫狗脾性各不同。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要别伤害别人,也别让别人伤害你,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 "信心:信念也许可以重建,但是对自己始终保有信心,也许会错,但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 拿结果尿性要强,在意,但不要太在乎。
  • 《老炮儿》的尿性。

4.带一点企图

工作生活中加入一点目的性可以让工作更充实高效:

  • 引导自己信息获取意识,对信息保持敏感,对反馈保持敏感。
  • PPT 这东西有他存在的世界,所以让自己习惯随时记录,有时候强迫自己直接用 PPT 快速整理思路,整理脉络。
  • 虽然某一阶段某一个岗位,让你觉得工作或生活毫无意义,但是想想绩效指标和奖金目标,慢慢也会转化心情上的愉悦感,驱动自己再努力一把。
  • "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实认识新朋友或勾搭老朋友,相互交流中,你们会相互学习到很多,可能也是看似“偶然”事件更深层的意义,“目的”。
  • 思考&计划,不知道哪里听过“人的基因就决定他们不喜欢深度思考”,如果不带一定的目的性,谁喜欢学习呢?哈哈,给自己树立阶段性的目标个人觉得是有意义的一件事。
  • 阿里拷问灵魂:对业务有什么价值?那就带着目的性去探索和验证,停留原地空想也不行。
  • 帮助和寻求帮助(过去和平安银行的核心团队合作项目,也怼过,也畅谈过,最后 2 位来金融部门任职 PD,一名技术被我推荐到华为的前任部门主管),赋能他人,并寻找替代自己的人。
  • 需要在一两个领域上有创新和突破,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你,或者你也可以是掌握更广的知识面,但需要坚持「一万小时定律」。
  • 锻炼自己的数据思维,量化数字可以直观反馈背后的规律,对于做工程技术而言,No measurement,no engineering。

要控制,赤裸裸的功利性,太强目的性是肯定不行的,否则交往起来,对方有压力,也导致自己心态失衡。

PS:上面这段儿理解可能是理工男的身份原因,当然有好些人也是会认同无目的性是更好,不深究。保持一定的兴趣,保持一定的妥协都是 OK 的。

5.偷一点师艺

“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别人是没有义务传递你知识和共享你信息的。

另外,显性化知识显而易见,易于获取,而隐性知识获取则需要敏感性和学习力。

如何做到偷师学艺呢?

  •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做者无心,观者有意。
  • 看到正能量的同学,红色性格的同学,可以主动向他“靠近”,身边那么多清北浙的优秀同学,还有各种海龟、各种博士,认真学习,也大胆的找他们交流。
  • 注意一点,远离消极情绪,因为是会传播的,千万别“吸心大法”汲取到错误的对象。
  • 借鉴是一门艺术,不能简单实践为 Copy,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沉淀。
  • 再注意一点,收起你的自负和扎人的刺。
  • [[334993]]

 

6.留一点梦想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虽然这个点上没有太多实践(当初毕业立下 Flag,30 岁要年薪百万,呃,现在算不清了)。

想说的就几个:

  • 找到一件你认为有价值的事大胆去做,坚持公开的做下去。
  • 保持足够的热情和一点点野心,但人不能“野”。
  • 只要留心去发现,一定可以发现。

7.有一点生活

“生活,我对你是认真的。”可惜个人时间管理做的不如“时间管理大师·罗”,现在必须要求自己要早睡早起。

  • 回忆刚进公司那会,团队流行桌上足球,还为此部门组织比赛,拿过第一名,尤为自豪:
  • 能写代码,亦能玩耍;不能把自己变成个机器。
  • 有些合适的团建,不妨带着家属参加,也是让家属了解都是和哪一群哥们在战斗。
  • 另外也可以参加家属公司的聚会。
  • 生活保持一定的仪式感。
  • 灌输个概念:人这一生就是来吃苦修行的,还能怎么办呢,要快乐地度过充满苦难的一生。哈哈,这个是原团队同事反复唠叨的一句真理,我也学到了他身上的刻苦与坚韧。
  • 学会开玩笑,人需要有趣一点(但自己还是属于木讷型的)。自己常常以归根的心态,嘲笑下自己,想当年也是拿过大部门 TOP1 的绩效,把 HHKB 传给下一代时候讲讲些故事,也是挺牛逼啦。
  • 感恩,对亲人,尤其对至亲,认真陪伴。
  • 也要感恩自己,给自己个借口,“工作状态要享受”,常用的东西要舒服,鼠标、键盘、手机、包等,这方面不要吝啬,选择最舒适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另外,一台 4K,一个办公椅,一个手表...不妨每年奖励自己一件。
  • 特别幸运自己一直以来得到很多同事或导师(前任公司和现在的阿里)的帮助。

庆幸 2 任公司老总都是“哲学家”(任正非和马云),可以“近距离”领略到他们身上的全局意识和对未来的理解。

最近个人也遇到来自生活和工作的部分瓶颈,但是某个角度想想,未来如果离开这家公司,层级、期权、岗位、阿里本身自带的光环都是拿不走的,唯独可以带走的是自己日积月累的能力。

所以去掉浮躁,继续埋头干活是给自己最好的投资。

哔哔这么多,建议同学看一点哲学,读一点历史,注意身体健康,所谓软实力个人实践或传达也不一定到位,搞技术之于可以尽可能提升下个人修为,愿天下人人都会两袖青蛇,天下人人都可剑开天门。

最后,小毛病早点看医生,合适的时机休假让自己做个调整,这些是自己的权利。

分享大学英语老师第一节课的一个短句:Never complain;never explain。

作者:王瑶,阿里技术专家

编辑:陶家龙

出处: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Kirito 的技术分享(ID:cnkirito)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Kirito 的技术分享
相关推荐

2020-06-08 09:01:49

阿里思维学习

2019-02-18 08:24:09

技术应用架构

2020-12-10 06:27:19

技术人

2013-08-14 10:30:41

Android蜕变史

2019-04-18 08:41:09

技术主管阿里

2019-05-08 08:58:23

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方向

2019-04-22 08:39:13

Leader开发规范开发流程

2016-07-05 16:55:19

智能

2021-11-29 08:24:57

腾讯技术职业

2017-10-30 12:00:05

2022-07-01 12:40:40

技术阿里巴巴

2019-10-30 10:44:31

区块链比特币去中心化

2018-09-11 17:40:23

容器数据云计算

2021-11-30 13:30:11

数字化技术石油

2019-07-10 09:19:26

技术开发编程

2011-12-10 21:21:46

2020-02-22 14:06:21

华为阿里职场历程

2013-11-07 17:35:00

阿里COO双十一阿里巴巴

2019-07-09 16:00:18

阿里数据库技术思维

2019-07-15 09:21:45

技术思维阿里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