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应对之举,刚刚过去的两会也透露着更多关于疫情防控的信号,“抗疫”一词频频出现在政府报告和代表提案中。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等多项任务。同时,科技界、医卫界多位代表频频发声,强调要通过科技获得更强的抗疫“战斗力”。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议题更成为今年“两会”的关注热点。
其实,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就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抗疫”,在社会治理、疫病防控、信息传播、生活保障、在线学习、协同办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智慧城市”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中,成都高新区在技术合作伙伴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的帮助下,针对疫情进展,制定了“数字抗疫”行动,从严防严控到复工复产分阶段执行,成为“数字抗疫”的典型代表。
数字化“武器”应对疫情攻守战
在参与成都高新区抗击疫情行动中,新华三集团针对成都高新区的疫情特征与政府工作特色,通过多方部门调研访谈,为高新区不同阶段定制了相应的“抗疫”架构,成功取得了从防守到反击的“抗疫”胜利。
首先,在前期疫情胶着阶段,做好信息排查登记是遏制疫情的关键。对此,新华三集团搭建“1+1+2+N”抗疫框架,分布对应“1”个疫情专题数据库,“1”项大数据专报机制、“2(两)”端战役实况平台和“N”个场景分析成果,利用大数据赋能疫情防控工作。在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新华三通过OCR等智能手段,实现新华三数字中枢为基石,协调多部门,对接了基层入户排查数据、运营商数据、航班火车数据等,建立起疫情数据库,并实时呈现高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动态,让数据发挥出最大效应。
随着全国各地进入防疫经济两手抓的新局面,新华三集团及时调整工作模式,为成都高新区重新制定“1+3+N”框架,“1”图实时展现疫情概况,入域管控、入户排查、精准医疗“3”大专题支撑决策和“N”个应用助力复产复学,在严防疫情复发的前提下,主动出击,加大复工复产支持力度。
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升级
对于成都高新区来说,疫情只是一次大考,新型智慧城市不仅要能应对突发事件,更要从根源上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精细化,真正实现“善政”、“惠民”、“兴业”。
对此,成都高新区在建设之初便与新华三集团进行了密集沟通,针对实际需求,新华三以“用”为核心,以业务问题为导向,以经济运行、应急指挥和重大项目等应用场景为牵引,为成都高新区打造了务实高效的城市数字大脑。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完成了数据资源体系、智慧治理中心和“守信通”平台三大方面的建设。
在数据资源体系方面,高新区积极推进政务大数据共享专项改革,实现政务数据在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上的汇聚,逐步形成了面向业务领域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等基础库和各类专题库,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高新区智慧治理中心,高新区形成了经济运行、重大项目调度、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等九大专题板块,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治理高效化、精细化、现代化。
以经济运行专题为例,成都高新区因产业立区,打造产业生态圈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该专题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链不同维度,深度剖析高新区经济运行态势,对重点企业进行动态监测提前预警,一旦企业营业收入、经营利润、职工人数等数据发生重大波动时及时告警。同时,对新型经济业态进行创新探索,打造了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商圈经济和夜间经济等特色专题经济。在微观层面,通过实时动态监测企业经营状况,对企业进行全息信用画像,助力政府高效挖掘潜力企业,实施精准跟踪服务。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成都高新区通过“守信通”平台多维度构筑立体化企业信用画像,以数据为依托,实现便利和监管的平衡,更好推动辖区内企业发展。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新华三集团帮助成都高新区成功唤醒“沉睡”的数据,成为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社会发展赋能的重要力量。在2020年,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内10个杰出案例之一入选2020年IDC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评选,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
目前,全国上下正有序恢复生产生活,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城市在疫情洗礼中体现出的治理优势也让数字化的理念在更多地区生根发芽。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新华三集团将持续助力不同地区政府实现数字化转型,让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进一步融合,帮助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城市发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