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经喧闹一时的"大事"才过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偃旗息鼓、无声无息的呢?
近日,有全国政协委员向媒体指出,据其调查发现,携号转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运营商非法无序竞争、伤害消费者、滋生腐败等问题,建议工信部暂停。事实上,如果不是该政协委员再次于公众媒体中提到"携号转网",大部分民众似乎早已忘了有这么一回事。
01.为什么曾经喧闹一时的"大事"才过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偃旗息鼓、无声无息的呢?
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证明,就携号转网这个业务本身而言,的确也不是什么刚需的业务,本身的必要性也没有那么强烈。从数据上更能看清楚这个问题——
第一组数据:从启动携号转网到2月底近4个月的时间里,三大运营商实际办理携号转网的用户累计约185万户,而且每月办理用户数呈下降趋势,185万相对于总量高达16亿多的全国移动用户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组数据: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中国移动的客户总数高达9.31亿户,其中4G用户数量高达7.23亿,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4G用户数量净增1067万户,成为了三大运营商中净增用户数量的运营商,并没有出现此前网友们所预想的用户大量流失的情况,这意味着携号转网对于中国移动的影响,基本可以被忽略了。
现实与设想似乎出现了重大偏差,毕竟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舆论媒体,都把携号转网当成一项重要工作、重大热点来对待,三大运营商表现更为慎重,有人认为是重大的发展机遇,有人则如临大敌……但现实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迅速无声无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大偏差呢?
我们可以从携号转网的业务逻辑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想想,当前三大运营商基本实现同质化发展,网络覆盖大体相同,服务水平基本一致,资费高低相差甚微,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客户会执着于非要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更换服务的提供商(运营商)呢?
今天,普通用户在使用通信业务服务时,无非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长期使用离不开的卡,当做唯一的卡使用,插一张卡就OK。
第二种,不喜欢当前的运营商,更换当前的号码也无所谓,那就直接换张卡换个运营商就是了。
第三种,不喜欢当前的运营商,但更换当前的号码对日常社交联系影响比较大。解决方案:买第二张卡作为主力卡,用于打电话和上网,而当前号码则降低套餐(比如5月基础套餐),保留下来用于接听电话接收短信。第一张卡长期使用的号码继续用,第二张卡可以随时根据各家运营商的优惠活动而更换。或者第二张卡用得时间长以后,逐步取代第一张卡的社交关系网络,那就可以把第一张卡销号。
从以上分析看来,携号转网根本就没有必须的业务场景,甚至可以理解为时一个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业务。
02.那要不要如同上面政协委员所建议的,取消携号转网这个业务呢?我认为大可不必。
毕竟为了顺利推进携号转网,整个行业是投入了不菲的资金的,从工信部到三大运营商都部署相应的设备,这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更关键的时三大运营商对现网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甚至还需要一些互联网企业参与,总体的投入的人财物规模巨大,据估计至少是几十亿的级别的资金投入。如果携号转网暂停,甚至是停止了,这些支出其实也就化为流水了。本着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思想,暂停携号转网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正如部分用户所说的"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给用户保留携号转网的权利,这就相当于在运营商头顶之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至少运营商不敢再对老用户那么任意揉捏,必须提高服务质量,能让三大运营商保持一种良性的竞争,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总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