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是影响几乎每个企业的基础业务流程,无论您是必须将零件运送到工厂并将制成品运送到销售点的制造商,还是负责将产品运送至加工或商用厨房的农业运营商 。
通常,这项重要任务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些公司在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流程缺乏可见性。
可以监视发货中产品状况的传感器和可以优化交付路线的云平台只是目前正在改善供应链管理方式的一些技术。
资产跟踪与车队管理
物联网(IoT)支持的两个重要的供应链管理用例是资产跟踪和车队管理。
资产追踪
例如,基于RFID标签或全球SIM,资产跟踪允许供应链管理者实时知道产品、卡车或运输集装箱的位置;它是通过集装箱船上的巴拿马运河,还是沿着工厂地板上的装配线移动。
对供应链的这种深入洞察,再加上云计算和数据分析,可以为预测模型提供信息,从而提供比较新的交付信息,进而可以在人员配置水平上创造效率,因为它与监控和接收产品以及补充资产的可用性有关,就像起重机需要卸载驳船或叉车来装载卡车。
车队的管理
为了充分了解车队管理的影响,请考虑联邦快递或DHL的司机,他们的任务是在城市地区移动装满包裹的轻型卡车。天气、交通堵塞、一天中的时间、一周中的某一天,以及一个请病假的同事等因素,都能改变从仓库向客户派送包裹所需的时间。
有这么多变数,指望一个人总是能做出最有效的决定是不现实的。然而,由车队、交通模型、天气报告和其他来源提供数据的云平台可以绘制更高效的路线。
包裹可以更快地到达客户手中,从而确保更好的最终用户体验。此外,可以减少驾驶员人数、燃油消耗和维护成本。最后,车队管理使运营商可以基于分析得知资产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效率都得到了优化。
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
从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来看,由于多种原因,资产跟踪和车队管理不是容易的事情。
几乎每一个潜在的客户都从事某种形式的供应链管理,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目标市场。此外,所需的技术已被充分理解、随时可用,并且很容易集成到现有的企业IT平台中。
与许多其他企业和工业物联网用例一样,大多数主要参与者都在通过端到端解决方案来进行供应链管理,这意味着通过从单一供应商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来简化购买者的实施过程。
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但这意味着要真正带来E2E产品,供应商需要在IP连接、云服务、安全、硬件和定位方面的专业知识。
大公司如何使用和启用资产跟踪和车队管理
Verizon
Verizon希望利用其在全国范围内LTE网络和频谱的投资来支持物联网服务,如资产跟踪和车队管理。
物联网(尤其是LTE Cat M1)的LTE卖点在于传感器和其他现场设备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成本和长电池寿命。
Verizon正与Sequans合作,设计和制造嵌入Verizon ThingSpace物联网管理平台的Cat-M1芯片。这将使企业用户能够轻松地开发和部署定制的设备,以支持他们在供应链过程中的特定角色。
思科公司
帮助送货司机优化路线的相同技术也可以用来帮助挽救生命。
思科与非营利性加州休克创伤航空救援(CALSTAR)空中救护服务合作,以提高其调度系统的效率。当紧急呼叫被路由到CALSTAR调度时,公共安全应答点将与最近的空中救护人员进行地理匹配,后者又被调度。
调度员可以通过一个系统与救护人员和紧急呼叫者通话,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就到达和举升时间进行沟通,并帮助机组为动态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CALSTAR IT总监朱莉·海德(Julie Hyde)说:“万物互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着我们的人员,流程和数据。” “比较大的变化是我们现在有了更好的运营控制。运营使人们更加安心,机组人员也更加安心,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技术有助于确保他们的安全和保障。”
IBM
显然,数据分析是物联网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数据的作用,让我们看一下IBM如何利用其Watson人工智能平台来满足供应链需求。
在最近的白皮书中,IBM指出“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中有多达65%来自供应商。” 为了克服供应链中缺乏透明度的问题,该报告的作者得出结论,“通过建立对供应链数据和流程的更大可见性并利用认知技术,供应链组织可以预测和缓解中断和风险,并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在可见性方面,IBM建议为每个供应链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数据的共享、统一视图。在一个向零售地点提供工厂的客户Bonnie Plants的案例研究中,IBM启用了“实时可视性”(real-time visibility),允许公司在需要的地方和时间运送到新工厂。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测能力。如果您看到潜在的供应链中断即将来临,则计划和缓解起来会更容易。
KeHE分销商与IBM合作,对其物流网络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以确保运营效率。KeHE的Carl Snyder说:“在我们的行业中,精益运营对于应对利润率下降的压力至关重要。” “我们没有经历过任何计划外的停机时间,从而使我们的物流网络保持平稳运行并具有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