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购买手机时都会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游戏玩家更关注芯片、时尚达人更看重外观、旅行爱好者偏爱拍照旗舰,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消费者,最先关注的一定是手机的容量,这直接影响到手机里能装多少APP、能存下多少照片和视频,是购买手机的必选项之一。
在手机购买页面,能看到像买衣服选"尺码"一样清晰标注了8+128、8+256、8+512等版本,大多用户只知道越大越贵、越大越好。那这些数据到底代表了什么呢?华为麒麟的这篇科普漫画,轻松讲明白了手机存储器。
什么是存储器?数据仓储也是大有学问的
在手机的"尺码"数据中有一小一大两个数字,分别代表内存(Memory)和存储器(Flash Memory),二者分工不同、作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也无法"相加"。
分辨内存和存储器非常简单,从数字上看数字小的是内存,数字大的是存储器。二者数字大小之间的差别主要源于作用的差异。
如果形象化的将手机内部运行流程比喻成为一家工厂,它的流程是这样的↓↓↓
在工厂中,CPU作为中央处理器,相当于技术制作的角色。与CPU关系最近的是作为工作台的内存(Memory),CPU处理任务时将直接占据内存的空间;而存储器(Flesh Memory)更像仓库,CPU需要处理的图片、音乐等都守在仓库中,只有正在处理中的任务素材才会调至工作台供技术员操作。也因此,内存越大,同时处理的任务数量越多,手机的运行速度更快;仓库越大,能够存放的图片、视频文件也越多。
本质上内存(Memory)和存储器(Flesh Memory)属于不同的种类。内存属于易失性存储器,处理完任务后就会清空。而存储器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除非下达删除指令否则数据不会消失。相对来说存储器更注重稳定性,作为虚拟的仓储空间保护着用户的数字财产。
存储器的内部构成——U盘有的它都有
手机存储器内部结构可以简化为三个部分,NAND、控制器芯片、接口。
首先,NAND相当于存储器的载体,NAND重量轻、体积小、功率低非常适合制作移动终端的存储器。NAND直接决定了存储器的容量大小,其素质决定了存储器的稳定性、读写次数。
Controller(控制器芯片)相当于存储中的调度员,控制着NAND颗粒们。一块好的控制器对于存储器性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级的控制器能够大幅提升存储器的稳定性,还能通过分配储器单元的 "工作压力"而提升存储器的使用寿命,提升存储器传输速率与性能。
接口是存储器中的第三位重要成员,是存储器中数据与外界的桥梁,就像高性能的跑车也需要在高速跑道才能发挥性能一样,出色的存储器也需要配备性能出众的接口才能发挥实力。
不断更新的存储器标准——eMMC与UFS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中,标准是不断演化的,eMMC、UFS都是存储器领域的标准名称,只不过所处的时代不同。其中eMMC是由MMC协会所订立,主要针对移动设备的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性能不断提高,手机对数据量、数据传输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eMMC逐代升级至8bit并行接口实现400MB/s的高速率,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需求,因此新一代标准UFS出现了。
UFS与eMMC最大的区别在于UFS采用了串行通道,相比eMMC只能并行+单向行驶,UFS不仅可以双向同时发车,还能让数据由并行变为串行,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手机均已经进阶为UFS标准了。
万物互联时代,"联接"与存储共同发展
随着万物互联的到来,海量信息涌动,很多时候数据不再是"仓储状态",而是流动于网络之间。不仅存储器的性能会影响数据传输,蓝牙、5G、Wi-Fi等同样不能有短板。
比如当设计师发来原文件压缩包时,可以下载至本地再解压,但更快的方式是直接右键解压至桌面,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考验了智能手机的存储器性能、网络联接性能以及手机本身处理任务的能力。
现在你了解手机中的存储器了吗?存储是手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是数字信息最基本的载体,而选购手机时的基本的原则就是——越大越好。内存越大,手机能够同时运行更多程序,更流畅;存储器越大,内存和CPU将有更大的调度空间,避免卡顿。另外,一款流畅的手机也必须具备出色的联接能力,多方同力合作才能具备更好的数据传输效果。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