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ode.js的原作者Ryan Dahl发布了Deno1.0 , 有网友创建了上述漫画,似乎Deno要吞噬整个Node.js社区了。
Deno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一个支持JavaScript和TypeScript的安全平台,有点像Node.js。
有了Node.js,可以让JavaScript运行在服务器端,为什么还要搞一个Deno?
其实就两个字:不爽!
Deno的作者,同时也是Node.js的作者Ryan Dahl想要一个有趣的、生产力强大的脚本语言平台,但是现在的技术平台满足不了他。
他看Python不爽,Ruby不爽, 甚至自己写的Node.js都看着不爽 !他还专门讲过“Node.js设计的十大失误”, 总是让我想起努尔哈赤起兵s时写的《七大恨》,不同的是努尔哈赤反的是明朝,而Ryan Dahl反的是自己。
他觉得Node.js有这么几个大的槽点:
1. Node module设计得很烂,还是集中式的
2. 需要支持很多遗留的API
3. 安全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另起炉灶,再搞一个吧,把这些缺陷给修正了。
Deno 有什么重要特点呢?
1. 安全控制
你写的或者从别的地方导入的js/ts代码,默认不能直接访问硬盘/网络等资源了,需要在运行的时候给脚本授权。
比如下面整个命令就是授权app.ts可以访问环境变量,可以访问网络,可以读取/temp目录。
熟悉Java的同学立刻就会想到Java 的沙箱(Sand Box),程序是运行在沙箱中被控制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多第三方的代码库是从网络下载的,这些代码可能存在恶意破坏本地环境,偷取本地敏感信息的问题, 可见Deno把安全确实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有趣的是Java 默认是开启访问权限,想限制的话需要提供策略文件, 而Deno默认是关闭访问权限, 更狠!
但我有一个感觉,这个功能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和急迫,大家想一下,你定制过Java的安全策略吗?大部分时间都是默认配置的吧?现在有了Docker这样的容器来实现隔离,在应用层面再来授权,意义有多大呢?
2. 终于有标准库了!
用惯Java同学可能没啥感觉,因为一直在用JDK中的各种内置的class。
但是JavaScript一直没有标准库,很多功能靠第三方代码,会给人造成选择困难症。
现在Deno终于提供了一个标准库,涵盖了datetime, encoding,hash, http,log,testing等等,这将会极大地方便程序员。
不过,我浏览了一下标准库代码:https://deno.land/std, 都是用TypeScript编写的。
3. 支持开箱即用的TypeScript
TypeScript是JavaScript的超集,支持静态类型,现在已经很流行了。
Deno对TypeScript支持得非常好, 你可以用TypeScript来写程序,然后直接Deno run xxx.ts,Deno在内部会编译成JavaScript运行。
静态类型还是香啊!可以想象,用了TypeScript的助阵。Deno可以支持大型的、有着复杂业务逻辑的应用程序开发,以后再也无人可以嘲笑“动态一时爽,重构火葬场”了。
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 建议关注一下TypeScript。
4. 干掉了集中化的代码仓库
Deno的包管理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抛弃了集中式的代码仓库, 代码从Web端直接导入:
这是直接从Web上导入ECMAScript模块, 看起来倒是挺清爽的。当然导入的模块会缓存到本地,下次可以直接访问。
可是分布式的包管理真的有那么好吗?想想在代码中的那些从各个网站import语句,我是觉得有点儿不爽,Python有pip, Ruby有gem , Java 有maven,它们的背后都是集中式的仓库,用起来挺香啊。
现在Deno提供了一个非常初级的搜索第三方的库的页面:https://deno.land/x , 我认为以后必然会出现第三方库的托管网站,大家还是从同一个地方去搜索,下载软件包。
5. 内置了很多工具
JavaScript生态乱七八糟的工具太多,最好是能大一统。
Deno顺应了这个趋势, 提供了诸如打包、格式清理、测试、安装、文档生成、linting、脚本编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内置可用,不用到处安装下载, 这一点儿必须点赞。
小结
不得不佩服Ryan Dahl, 打造一个Node.js已经足够“吹嘘”一辈子了,可是他还能革自己的命,推出Deno这么一个新平台,为兴趣工作,不断创新,让人赞叹。
Deno非常激进,直接采用了ECMAScript模块,抛弃了Node Module,这也让它和现有的JavaScript生态系统不兼容。
说Deno替代Node.js还为时过早,毕竟这才是一个刚刚1.0的版本,和一个发展了10多年的平台难以直接相提并论。Deno还没有经受生产环境的考验,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例表现如何我们还不知道。
也许过一段时间,会有“先行者”公司分享它们的使用经验,解决Deno的坑,那个时候Deno才会变成一个真正有用的平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为51CTO专栏作者“刘欣”的原创稿件,转载请通过作者微信公众号coderising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