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微信正式加入了对“深色模式”的支持,这也是除了Windows Phone 版本以外微信第一次从系统层面支持深色模式。虽然这次更新离WWDC上的演示已经过去了9个月,但这也重新将“深色模式”这四个词推到了风头浪尖。
除了对“深色模式”的迫切需求外,网上也有不少关于微信深色模式的讨论,比如有人“因深色模式不是纯黑背景”而打出差评,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并批评纯黑背景。所以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我们顺便聊聊深色模式究竟该怎么做?
微信也是迫不得已
先来说说微信Android版的深色模式问题,早在Android 4.0的时代,谷歌所提出的Holo设计方案就有暗色和亮色两套设计配色方案。但受当时设计风格影响,无论是第一方谷歌还是其他第三方软件,都没有可以去适配暗色的Holo设计,都是一套亮色走天下。
受开发环境影响,谷歌与Android相关的开发者指引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不少手机品牌都将原生Android的控件样式(比如开关的颜色)替换成自己手机品牌的风格。软件如果严格按照谷歌的开发者指引进行开发,呈现的效果将不伦不类。
而诞生于这混乱时代的微信,只好选择自己亲手“造轮子”的办法,不使用任何谷歌范例中的样式,而是从头开始自己写一套属于自己的应用样式,从而让不同品牌的手机也有同样的微信体验。
虽然说微信这种“自力更生”的做法令人倾佩,但现在的Android早已不是当年的Android,随着国内品牌海外市场的拓展,国内品牌手机系统的设计风格也逐渐向谷歌设想中的Android靠拢。在Android P已经正式加入深色模式的情况下,坚持不遵照应用设计指引,不提供正式版深色模式就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了。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到微信头上,作为一个“国民级”级的应用,微信有着大多数手机软件都难以比拟的用户基数,对于一个用户破10亿的软件,即使是0.01%的负面评价,也是意味着10万种不同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微信的每一步,自然都走地小心翼翼。尤其是不同用户对深色模式都有不同的期待,微信更是要小心谨慎。
举个例子,现在微信Android版的UI设计与iOS版相似,虽然一直有人希望微信能遵循Android应用设计规范,采用谷歌主导的material design,但微信一直不为所动。不过在七年前,微信曾短暂地推出过一版采用了符合当时Android设计规范的“谷歌风格”微信。
因为这一版本为突然释出,未经任何预告与公测,这一“谷歌版”微信迅速收到海量用户的差评。不久后微信Android版的设计风格就再次回归iOS版本,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于这种用户极有可能引发争议的界面改动,微信也变得相当谨慎。
深色模式不是黑色模式
可能有人会想“深色模式不就是把白色变黑吗,这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深色模式里的设计门道其实比亮色模式都要讲究。细心的你们一定发现了我刚才提到的的都是“深色模式”而不是“黑暗模式”或“黑色模式”,这就是Dark Mode的第一个设计要点,也是目前关于深色微信争议最大的一点,深色模式不等于黑色模式。
因为手边没下载iOS的设计文档,这里先用谷歌所提倡的设计指引为例。谷歌表示,深色模式可以带来的优势有:
- 可大幅减少耗电量(具体取决于设备的屏幕技术)。
- 为弱视以及对强光敏感的用户提高可视性。
- 让所有人都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更轻松地使用设备。
可以看出,省电虽然是深色模式的特性之一,但并非深色模式唯一的特点。对于OLED面板而言,纯黑色背景可以起到省电的作用,但使用纯黑背景也会让文字的对比度变高,更容易引起眼部疲劳。
因此在设计指引中,谷歌推荐使用深灰色(#121212)作为应用背景,而不是更加省电的纯黑色。谷歌长期的颜色研究显示:深灰色表面可以展现更广泛的颜色,高度和深度范围,因为更容易看到灰色阴影。深灰色的表面还可以减少眼睛疲劳,因为深灰色表面上的浅色文本的对比度低于黑色表面上的浅色文本。
微信iOS版本使用深灰而不是纯黑背景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对于微信这种需要阅读文字的应用来说,深灰色的背景可以降低眼部疲劳的程度。除了微信外,iOS自带的备忘录在深色模式下也没有采用纯黑,而是使用深灰的纹理材质作为背景。
除了这些现代应用,深色背景比全黑背景更适合夜间使用这一道理其实在智能手机早期就已经有所体现。比如Kindle阅读软件虽然有提供纯黑的背景,但其夜间模式依然采用了深灰色的背景,文字也不是纯白,而是看起来更舒服的浅灰色。或者举个更早的例子,非触屏时代的UC浏览器,它的夜间模式用的不也是深蓝色背景吗?
虽然我认为微信的深色模式仍有不少改善空间,但相信大家对深色模式加入还是持积极态度的。虽然来晚了9个月,但对于随时随地都要玩手机的我们来说,深色模式确实非常实用。不管iOS还是安卓平台,都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适配深色模式的应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