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统计了9大AI领域,分析了世界各国AI法律举措

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
世界各国政府正在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框架,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中继续起效,应对由新浪潮带来的种种新挑战。

世界各国政府正在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框架,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中继续起效,应对由新浪潮带来的种种新挑战。

研究企业Cognilytica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Worldwide AI Laws and Regulations(全球AI法律法规)》的报告,其中探讨了世界各国在9大AI相关领域所采取的最新法律法规举措。报告主要分析了人脸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应用,无人驾驶汽车的操作与开发,AI相关数据隐私问题,对话系统与聊天机器人引发的挑战,以及AI应用可能引发的人身财产威胁等新兴法律法规议题。此外,自主武器系统(LAWS)、AI伦理与偏见问题、AI支持型决策、对AI技术的恶意利用可能性及方式、AI系统创建及交互等问题也在法律层面得到充分讨论。

[[320403]]

AI法律现状调查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对AI法律法规仍然采取“保持观望”的态度。如同以往任何一波技术浪潮一样,我们很难预测AI技术会呈现出怎样的使用或滥用趋势。

事实上,仅仅是“开车时能不能用手机”这一条,就耗费了立法机构多年时间。这是因为第一批立法者必须首先了解技术的使用方式以及常规驾驶习惯,而后才能提出有意义的法律条款,来约束及规范技术的使用方式。AI技术在这方面的挑战显然更加艰巨。对于立法机构来说,目前还无法判断这项技术将给民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实际影响。

▲ 图: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情况,图片来源/研究公司Cognilytica

国家与地区性AI法律法规

欧盟对于提议并制定新的规则与法律方面表现最为活跃,目前已经针对9项AI应用方向的其中7项提出方案或者发布正式规定;而美国对于AI相关法律方面则一直保持较为宽松的监管态度。

无人驾驶汽车正逐步开上公共道路,因此政府与立法机构必须尽快研究出,这种新元素如何与原有的交通法规或交通参与者固有的出行习惯相适应。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驾驶汽车都将与人类司机一同出行,因此很可能带来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隐患。

报告中提到,目前已经有24个国家及地区制定了“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行驶”的许可性法律,另有8个国家及地区正处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制定阶段。

比利时、爱沙尼亚、德国、芬兰以及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地区,都出台了“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法律。法国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野心,希望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个标杆性作用。此外,美国等国家/地区的中央或联邦政府则开始对无人驾驶汽车中的某些具体细节进行监管,并允许各州、自治区、省或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监管制度。

AI各细分领域成为监管工作的新重点

在AI立法方面,“对数据使用方式”的讨论也成为关注重点。很明显,数据是推动AI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涉及数据的法律将直接给AI技术带来深远影响,并最终左右AI系统的使用与增长。

根据报告统计,目前有31个国家及地区制定了“禁止在客户未事先同意或配合其他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交换及共享客户数据”的法律。欧盟早在2018年就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the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其中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有义务对数据隐私保障与使用方式采取严格的监管方法”。

报告中提到,全部27个欧盟成员国都必须遵守GDPR要求。此外,英国、巴西以及美国的各个州也制定了自己的限制性数据隐私法规,其中美国还在联邦政府层面着手制定法律法规。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有更多国家/地区出台“数据使用规范”方面的法律条款,这一切都将给AI技术的最终规范带来直接影响。

尽管“AI的道德保障与负责任使用”一直是讨论热点,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就“AI道德使用”,或者“AI系统在应用与开发中的偏见”制定法律或法规。好消息是,欧盟、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德国都在积极讨论此类法规,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时间将证明各国会选择由政府正式介入监管的方式,抑或是放手由各公司进行自我监管。此外,关于“恶意利用AI技术”的立法或监管制度同样暂时缺席,但全世界似乎都在等待领头羊的行动,只要有第一项法案出台,后续讨论与监管尝试应该都会快速跟进。

有趣的是,目前不少国家担心“AI驱动型自主武器”可能带来的威胁。有13个国家已经在限制使用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方面开展讨论,比利时则已经通过立法“禁止开发或使用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

AI法规的未来将向何处去?

就目前来看,建议性的指导方针要比真正落实的法律多得多。不过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预计监管举措将逐步渗透至各类AI应用当中。

随着AI支持下的无人驾驶模式得到推广,各国将被迫更新法律以应对由此带来的种种难题。

此外,聊天机器人与虚拟助手将在企业与客户的交互中发挥重要作用,意味着政府必须就“机器人是否在对话中访问客户数据(特别是个人数据与敏感数据,包括银行账户或健康记录等)”制定法律规范。AI与认知技术的普及速度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政府也必须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相信在未来几年之内,人工智能领域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责任编辑:庞桂玉 来源: 科技行者
相关推荐

2013-11-21 07:22:30

智慧城市

2015-11-17 10:12:03

Linux运行环境

2013-03-07 09:10:01

2013-04-01 09:51:48

4GLTE宽带网络

2011-06-22 10:34:06

2017-10-25 09:44:06

人工智能布局世界各国

2021-07-30 15:40:00

AI 数据人工智能

2017-02-23 10:10:32

PythonAIPyWren

2023-05-26 17:15:40

AI搜索

2021-07-14 06:57:54

人工智能AI刘慈欣

2021-02-06 17:49:49

人工智能智能医疗智慧安防

2020-08-12 09:39:12

5G网络技术

2024-11-12 13:41:49

2020-12-14 13:39:39

AI人工智能算法

2023-07-25 12:21:27

AI相机

2020-12-14 15:26:38

AIAI算法

2018-10-20 15:20:10

2018-11-16 10:10:09

2018-11-14 13:00:53

AI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