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国人,在这一个月里,几乎过着同样的日子。
每天默数着感染人数,和仅有的几个口罩,期待生活赶快恢复正常。
但灾难的发生,让世界的一部分落幕,同时又揭起另一个舞台的帷布。
表面风平浪静,有心的人早已暗自准备。
因为变化,从来都是不露声色。
1.落地的智慧VS传统的智慧
武汉的智慧城市做了多年,并且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但在这次疫情中,智慧城市的作用发挥在哪儿呢?
在疫情初期,从武汉传来消息是医院人满为患,交通停运,人们不得不步行前往医院、社区人工排查感染家庭、交警人工排查车辆...
其他城市部门间信息不通,一股脑的发表格到街道办,同样的表格街道的人填了一份又一份,疫情防控的一天,变成填表格的一天天。
小区封闭,社区一声令下,所有人为了一张“出门证”,聚集在各个部门,盖好几个章才能通行。
智慧城市怎么不“智慧”了?
什么是智慧城市?是当真正的紧急情况来了,“智慧城市”能帮我们迅速反应,而不是不堪一击,还需要靠人工顶上。
接下来智慧城市必然要进行改进。
不同部门之间如何信息共享?如何提高人工智能的融合?如何记录居民数据同时做到安全隐私保护,这都是对互联网公司、政府、社会的一个大挑战。
有心的人,早已记下危机中的用户需求,等待时机,准备出手。
2.开发面向政府VS技术面向社会
疫情严重时,几乎都是一家人聚集性感染。对传染病的无知,导致一人感染,连带全家。
更有人,对传染毫不在乎,疫区回来串门访友、聚会吃饭...最过分的是一人导致4000人隔离观察。
一边是无所谓,一边又吓的要死。
盲目相信抽烟预防,喝酒杀菌,双黄连治病的谣言;有人过度恐慌心智崩溃,多个在线平台不得不迅速开通在线心理疏导。
疫情是天灾,失控和爆发是人性。
在接下来的社会体系变革中,强化普及爆发性传染病知识,势必要成为各个学校的教学任务。
而社区、政府则会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建立联防联控的居民流动体系。
3.提前消费VS理性存款
之前,我们只顾埋头赚钱,然后负起高额房贷、车贷,开通花呗、白条、借呗,大量的提前消费,让我们看上去过起了精致的生活。
疫情发生,一个月没有收入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虽然支付宝延迟还款,银行贷款也开始延期,但延期,还是要还的。
有人年前辞职,本想年后换份高薪工作,结果不得不每天盯着卡里为数不多的余额,焦灼而无奈。
眼看着N95的价格,却流下买不起的泪。
突出其来的灾难面前,存款,是一份能保证一个人、甚至一家人在“万一”之际,能平稳渡过的最大保障。
更多的人准备在这次疫情后好好改造,开启存钱新生活,而P2P平台也必然将面临大洗牌。
4.动物市场VS天然植物市场
很多突发事件看似偶然,其实都可溯源-——危机明明就在那里,但人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果子狸吃了蝙蝠,人类吃了果子狸,那一年非典肆虐。2004年,当广州再次出现疑似非典病例,于是大规模捕杀市场上的果子狸,从那后,再无非典。
随着网络信息扑天盖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野生动物身上携带很多的病毒。
可以预测,人们对出售、食用野生动物的容忍度趋近为零。
可预测,人们会下意识的使用植物类产品,取代动物油、皮毛等制品。
“动物产业链”将会发生变化,皮草、动物类保健品、护肤品等等也将受到影响。
5.私人医护突破VS在线医疗发展
在这次病毒传染中,所有人都面临一个问题:当地出现感染病例,全城戒严。
但有人身体不舒服、或本身患慢性病,不敢去医院,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在线看病。
对于需要检查才能确诊的病例,在线医疗取代传统医疗几乎不可能。没有检测结果,医生也不敢只凭患者自己的描述就开药。
需求催生下,家庭医疗工具,比如:尿检试剂盒、体液试剂盒、血液检测、心率检测等等,将成为新的需求点。
在线医疗想要发展,必然要依靠准确的病情描述。
当检测结果出来,医生才能判断如何远程开药,保证患者的安全。
6.视频直播风口VS课堂&办公
在线教育,最早叫“远程教育”,1998年在世界范围普及。
在线教育的理想是,学生从全球任意有网络的地方,都能有学习的机会。
但是,在线教育是有一个前提假设:学生个个都有极强的自制力,拿着手机、电脑学习,而不是玩游戏。
在线教育挑战的人性,而不是传统教育。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2005年大学毕业时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远程协同办公。但那时市场远没有成熟,所以他放弃了。
疫情将诸位封印在家,一时间在线协同办公软件出现强需求,但疫情过后呢?
决定用不用在线办公的,是老板,不是员工。
中国是一个靠中小企业撑起来的国家,对于是否在线办公,老板们更看重员工有没有偷懒,有没有在企业里混日子。
和在线教育一样,在线办公,挑战的都是人性。
磨开了人性这道坎,才能把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做的风生水起。
7.医用口罩革命VS日用防护
在疫情爆发前,口罩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用,一种是日常使用。
明星用来挡脸,普通人用来挡雾霾,医生用来防病菌。
现在各地开始逐渐复工,各公司也要求所有人必须戴口罩上班,还要上报自己家的口罩数量。
戴口罩也要活的漂亮,于是抖音出现了“口罩妆”。目前的疫情可能再延续1-2个月。
当戴口罩也像戴帽子、围巾一样,成为一种又时尚、又能防病毒的装饰品时,口罩多功能化将成为趋势。
先防病毒、大城市防雾霾、骑行拉萨还能防晒、自带上妆、美颜功能;同时更贴合面部,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再出现“医生脸上被口罩勒出血印”的事件。
一招鲜,吃遍天。
这将是口罩、医疗、美妆产品的一大革命。
8.AI智能机器人VS赤手空拳的人类
防控期间,出现感染患者的单元楼,被穿着防护服的人员,进行全面封闭消毒。
事后,由街道派人去菜市采购米面粮菜,送到小区,有的是楼上居民放吊篮,把东西提上去。
这一波操作看似感人,实则透露,人工智能、机器人距离生活还很遥远。
武汉疫情期间,采用了无人机送快递、医院使用机器人送药。
在此之前,工业上使用无人机检查山区电路、农业上无人机喷洒农药、医学上使用机器人远程手术。
这次疫情,也给陷于停滞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灵感,相信各地政府都将在此类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对人工智能的研究。
相关链条比如软件、5G、传感器之类的研发应用人员,都将得到重视。
9.租房困境VS房地产的走向
房子,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隐痛。
疫情期就有人说:不买房,疫情来了住都没地方住,交不起房租,你只能滚蛋。等疫情过去,赶快买房子,安心。
这话,怎么看都像房地产商的借机炒作。
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买房子不用还房贷吗?交不起房租,和交不起房贷,区别在于,房东可能会赶你走;但不还贷款,银行一定会把你房子收走。
这是有没有存款的问题,不是买不买房的问题。
疫情中的武汉,有家的人不能回的太多了;被困在其他城市的人也太多了,难道每个城市都要买套房子,预备灾难突袭吗?
太多的人问微笑哥,怎么看疫情后的房价。
我们来看看新闻:20多家房地产商齐打折,买房送宝马、地方政府免契税。为了保住楼市,还会有各种促销手段出来。
房价会如何走向,我希望维持现状。因为只有维持现状,才是对我们普通人的钱包,最好的保护。
因为:大跌之下,伤的是普通人;大涨之下,富的是上层人。
10.大佬996战术VS个人成就感
2019年,是996的一年。互联网大佬们侃侃而谈“加班精神”。我们读着大佬的成功史,幻想只要加班工作,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可这次灾难面前,我们惊觉: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就。
电影导演常凯感染而亡,段正澄院士感染病逝。病毒并不因为你有钱、有地位、有文化,就放过了你。
可免疫力能救你。
让自己活的更健康,这是我们最深远的改变。
毕竟,熬过了竞争、打败了对手,最后,却败给了自己免疫力,这才是人生最无可挽回之事。
机遇与淘汰这对孪生兄弟,总是同时出现。
如何让自己成为机遇中的幸运儿, 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