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依旧严峻,物联网感知着人间冷暖

物联网 物联网应用
作为多项技术集成的物联网直到目前还一直被民众当做前沿科技概念来谈,但是在这次疫情发生后,物联网迅速转变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角色。

确诊人数已经破两万。

按照趋势,人数依旧会快速增长,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情形。但是,是否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如果不像卫健委专家所说的那样,未来一周或十天疫情没有得到控制,那么不仅仅是“封城”那么简单了,国内的民生和经济将会巨大的冲击。

暂且不说最后控制的结果会是什么样,但是我们依旧能看到一些乐观的方面,与17年前的SARS相比,我们的防控措施突飞猛进,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逐渐凸显。

其中,作为多项技术集成的物联网直到目前还一直被民众当做前沿科技概念来谈,但是在这次疫情发生后,物联网迅速转变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角色。

1. “封城”中物联网的防控

首先要明确一下,各地采取“封城”的强硬措施会带来什么问题?很明显,那就是物流,而物流直接关系到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的配送。恰不逢时,春节又是我国各行业产能最薄弱的时期,以地方能力来解决疫情产生的医疗、生活资源高爆发的需求明显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全国甚至全球资源的调度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提。

[[314615]]

我们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关于XX医院需求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分散化程度较大,不利于统筹和监测。而湖北作为重灾区,更需要一些信息管理平台对于这些医院进行有序对接和记录,目前各路志愿者已经根据公开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湖北医疗物资需求信息平台”,将医疗资源需求按照城市、医院、类别等维度分类呈现,通过数据抓取等技术手段,展示需求物资名称、需求数量、联系方式及物资运输方式等信息,并支持信息查询和统计,根据需求变化不断更新。

这些信息平台的建立,给各地区资源配置、调度提供了高效的手段。此外,物联网硬件设备产生、采集的数据可以为政府和国家机构提供大数据分析、人群热力图等数据技术,在灾后救援方案、人群撤离路线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既然说到医疗,那就不得不提医疗物联网。前些天,李兰娟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在回答“为何武汉的新型肺炎死亡率比其他地区高很多”的问题时表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武汉的医疗资源相当紧张,经常是一个医生对接好几个、甚至几十个病人,这对于医生的效率要求太高了。所以,优化医护人员生产力的需求是推动医疗物联网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通过物联网设备网络的拓展,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完成远程患者监测、病情走势预测,进而对症下药。

不仅如此,据了解,武汉很多医院的医护人员目前都是直接住在医院里面的,离办公区只几十米,两点一线,可见忙碌程度。所以在繁忙之中,医护人员难免会忘记洗手,基于此,武汉部分医院已经利用RFID技术来记录医护人员的洗手数据,医护人员的工牌芯片与洗手盆的接收器交互来判断哪位医生洗手了,然后再通过水龙头出水口的流量传感器获取水流时间、大小等数据了解每天洗手的情况。

同时,2月3日,阿里云宣布为了支援抗疫,已经对全球医疗检测类设备免费开放了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能力,这一举措将会对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防疫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支持,这无疑给现在的疫情防控和未来的智慧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

2. 感知复工途中的人间冷暖

根据专家发布的权威消息来看,复工后将会是疫情再次爆发的一个时间点,各地出台的政策也是不约而同的一致,江苏多地、浙江各地、广东各地等都选择在2月10日(暂定)复工。

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对复工时期大量的流动人口进行实时监测,就像今年年初那样,因为没有对武汉500万流动人口的监控,造成了现在全国各省和自治区都全部沦陷,病毒随之被携带散播在全国。

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措施的实施显得更为重要。近日,众多城市分别推出了测温系统。

  • 2月2日,北京清河火车站利用百度AI多人体温检测技术进行人流监控,这里也使用了热成像的测温系统,可以从人群中发现体温异常的人员。据悉,目前,该系统能够对单通道200人级别的单波次旅客进行实时的快速检测。自1月28日上线测试以来,这套多人体温检测技术已完成了1.4万人的检测,发现160人次体温异常。
  • 2月3日,青岛西站首台红外热成像自动测温仪已调试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 2月4日,中国联通在全国提供5G+热成像人体测温方案,例如,福建联通提供的体温筛查平台在福州火车站投入使用。

目前,在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京津冀、长三角的机场、车站、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已经投入使用。

这里所说的热成像自动测温仪其实外表上和普通摄像头区别不大,但是另有玄机。红外成像自动测温仪由热成像摄像头、测温黑体、智能控制终端组成,通过红外探测和可见光摄像头辅助来辅助人体测温,一般测温精度在±0.3℃。

[[314616]]

其主要是利用了黑体辐射的原理,即在自然界,任何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而红外线测温仪可以被动地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转变为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在获取人员的热成像图像和人脸图像后,会迅速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的异常情况,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同时由于获取了人脸图像,所以在后续的“定点寻人”上也高效不少。

这里所使用的红外热成像自动测温仪有别于手持的便携式测温仪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无需接触并且24小时不间断工作,降低了接触传染以及漏测等问题。

物联网在本次疫情的作用并不只是这些,还有更多的应用领域。正如上面所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它已经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了,而是已经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最后,中国加油!湖北加油!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物联传媒
相关推荐

2021-01-17 21:26:21

物联网新基建IoT

2020-12-30 15:54:55

物联网产业物联网IOT

2015-09-23 09:53:09

2020-11-22 08:00:13

物联网物联网安全

2020-02-06 15:09:54

疫情物联网IOT

2023-09-27 10:54:25

物联网传感器

2020-09-09 10:29:10

疫情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19-06-12 13:20:05

2021-08-05 16:30:58

边缘物联网物联网大数据

2020-10-20 09:25:46

物联网安全技术

2022-04-13 09:33:33

疫情物联网IOT

2022-03-22 10:39:34

物联网技术疫情

2020-09-08 11:11:11

物联网投资

2020-12-01 10:26:37

物联网大数据IOT

2020-04-02 20:27:36

物联网设备电池物联网

2018-10-12 22:34:07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IOT

2020-08-04 22:18:27

新冠疫情物联网投资物联网

2022-08-19 15:39:51

工业物联网KPI智能工厂

2020-09-24 09:35:03

物联网

2020-11-04 06:55:40

新冠肺炎物联网IOT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