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产编程语言“木兰”被质疑“换皮Python”一事,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木兰”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1月18日在科学网上发布情况说明,承认其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存在夸大成分,对“在网络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郑重道歉”。
1月15日,刘雷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木兰”是面向智能物联应用的编程语言,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由科研团队自主实现。今天的情况说明则提到,这一说法有“夸大”——“木兰语言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情况说明具体如下——
刘雷关于“木兰”编程语言的情况说明
本人系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基于我在编译技术上的科研积累创办了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围绕青少年编程教育,设计开发编程语言、编译器和集成开发环境等产品。
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中普及计算思维,本人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称为“木兰“的编程语言。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一、在语言规范上借鉴了Lua语言的特性并进行了扩展,增加数据表达方法等新的特性;二、开发了支持少儿编程教育的可视化编程环境;三、针对8位AVR单片机,实现了相应的编译器和运行时系统,开发了能模拟多任务执行的虚拟机。以上产品已经在数百所中小学中,开展了10万人次的编程科普活动。
针对STM32单片机,我们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也就是先将木兰语言的源程序转换为Python的中间表示(AST),再在Python虚拟机上运行。这就是在开发和运行环境中会包含Python系统的原因。
在1月1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本人在对木兰编程语言的介绍中,犯了以下错误:
1. 木兰编程语言主要是用于中小学教育,在介绍中将它扩大到智能物联领域。
2. 木兰语言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对于此次在网络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本人郑重道歉,对给中科院、中科院计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示诚挚的歉意。本人感谢大家的监督与批评,并深刻反省,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刘雷
2020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