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首席科学家、谷歌大脑技术负责人Vincent Vanhoucke(万努克)最近发出的一篇“劝退文”,引发海外科研学者的热议。
在这博客中,万努克直言以研究为业,固然令人羡慕,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而且,有许多学生都曾被从事研究工作的前景所吸引,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退缩到相对舒适的工程领域。
为什么?
万努克说这背后这从来都不是个人价值或天赋的问题,而是因为做研究需要一种不同的范式,这种范式与作为一名工程师相比,截然不同。
面临这些问题该怎么办?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研究者?
万努克列举了从事研究的九大“痛苦”。比如,整个职业生涯都会“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研究成果在发表的那一刻就可能过时了等等。他把这些描述为,那些学校里没有教你的事情。
他还给出相应的忠告,这些都获得同行的一致点赞,Yann LeCun等学术界大牛,纷纷在Twitter上转发评价称,这是一篇研究人员必读的入门文章。
以下,是万努克的“劝退文”:
一、研究是有多个答案、甚至没有答案的不适定问题
在大学接受的训练,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教会了你如何用独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将研究看作是一个考试问题,必然会通向失败。
在研究中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并不会让你更接近答案,而是会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以学习作为单位衡量进步,而不是以解决问题为单位。是研究者必须要经历的重要范式转变之一。
二、整个职业生涯都会“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某样东西能够起作用,就不再是研究了。最好的情况下,你的职业生涯的基本上都是由进步来定义的。
但是,这些进步并没有真正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它们只是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中的一步,甚至是一小步,这会让人深感焦虑。
2004年,因为没法理解和拥抱这个简单的事实,我几乎放弃了我的研究事业。
当时,我研究的是语音识别,它正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它基本上是无用的,但为了降低成本,却被强行“塞进用户的喉咙”。
我能清晰感受到那些使用了相关系统的“小白鼠”沉重而充满怨恨的目光。在学术会议上,我也注意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关于“情感识别”的论文发表出来。
现在,我离开这个领域有几年了,但这个经历,给了我更多看待问题的视角。
三、研究成果在发表的那一刻就可能过时了
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我所取得的成果,没有一件是当今最先进的。经历了漫长的出版过程后,仍然保持最高水平的作品也寥寥无几。进步是无情的。
我们一般会用研究引用的次数量来衡量影响,但通常会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引用都是作为一个背景,来说明它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
这会带来严重的错失恐惧症(FOMO),在这种情况下,害怕别人抢先出版,对我的许多同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对于他们,我经常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担心被人抢先,你的研究可能在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学界很快就会解决的问题。那么,这可能不是一个值得花时间研究的领域。
四、拥有无限的自由,但也有无限的责任
作为研究者,一个好消息是有很多规范来控制你自己。但也有坏消息,你需要自己去控制局面。很多研究中,都没有规范,也没有蓝图。你可能在探索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这也没关系。因为你可以接受,对吧?
作为一名研究管理者,我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充当研究人员的治疗师,为他们思考无限的可能性。
我经常给研究议程划定界限,并不是界限究竟在哪里很重要,而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有助于减轻未知带来的压力。
五、大多数研究,都关乎风险管理
研究本身就有风险。把风险堆积在风险之上,你肯定会遇到灾难。
你必须要无情地消除这个等式中的其他风险:首先,在与人一起进行研究之前,确保自己信任合作者,并已经赢得了合作者的信任。大多数失败不是因为技术,而是人。
避免引入政治和体制风险。确保你的资金安全。但是,千万不要在研究风险本身上妥协,例如,只是为了让你的机构单位更容易接受这个项目而去降低目标。
这就是你研究水平不高的原因所在。
想要充满风险的研究,是研究人员自欺欺人:我们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厌恶风险,你给项目增加的每一点安全保障,都会直接影响你的研究。
六、范式转变很正常,你需要经常更换工具
在一个职业生涯的时间尺度上,范式转换以某种规律性发生。你花了十多年时间辛辛苦苦积累的专业知识,很可能在一个更好工具的面前一文不值。
你的能力,或者更重要的是,你仅有的意愿,能够跟随问题到什么地方,往往可以成就或者毁掉一个人的研究生涯。我在博士论文中使用的工具包在今天可能没有人关心的。
通常情况下,重大突破来自于两个假设不同的研究方向结合在一起,这意味着要学习和吸收一个全新领域的观点和工具,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开始评估两者可能的联系。
七、必须让自己接受严格的审查
没有什么比一篇只有一位作者的论文更可疑的了。如果我的研究结果,没有经过同行的审查与认可,我肯定不会相信它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合作是使科学产品变得有价值的部分原因。原因在于,研究的行为非常容易产生狭隘的视野和自我强化的反馈。
愿意变得脆弱,充满自我怀疑,是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的决定性特征。
八、整个职业生涯在很大程度上将由一个数字来衡量
这个数字将被公之于众。是的,唯“h-index”是一个问题,你不能轻易选择退出,因为你不公开它,也会引发问题。
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这个衡量标准是在2005年提出的。
尽管它有种种局限性,但我发现它非常稳健 ,而且我也经常用它平阿基研究人员。与你从学术网站上获得的信息相比,它的方差要小得多。
九、研究是一种生活,而不是工作
有时,有人会问我如何与著名的“天才”共事,他们有什么不同,他们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我想回答的是,这些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非常努力。尽管这不是全部,但这是事实。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绝对比你(当然还有我)更努力工作,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的注意力和奉献精神非常敏锐。
他们中很少有人会将研究称为工作: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绝对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他很多事情,都源于此。
要不要以研究为业?
根据我作为研究者和工程师管理者的经验,一名研究者能否成功,往往与一个人如何应对研究产生的压力有关,而不是与天生的聪明才智或勤奋工作有关。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在公众的监督下,没有指引,做一些可能行不通的事情,需要一定的勇气或愚蠢。
与此同时,坐在你旁边的座位上,你的工程师同事们实际上正在构开发一些能够持久的东西,解决定义明确的问题。
创造那些必须要成功、或者被期望成功的东西,需要另一种勇气和献身精神,才能到达终点,还需要一种健康的自我批评。但他们不能用那种“不要紧,这只是研究……”的批评来自开脱了。
想要知道,什么样的挑战更适合自己,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会随着你在职业生涯和生活中的位置而改变。
对大多数从事工业研究的人来说,有一个好消息:我们没必要把这当作一个永久性的职业选择。
点赞热潮与一些冷思考
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之后,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点赞热潮。Yann LeCun等学术界大牛,都纷纷转发。
LeCun评价称,这是一个非常好、非常真实的文章,是研究人员必读的入门文章。不过,Yann LeCun也给出了一点补充,他认为,研究首先要找到一个好问题。
在Reddit上的讨论中,有不少网友给出了冷思考。
昵称为“rlstudent”的网友的评论引发了很多认同,他/她认为,研究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认同那种将生活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一个事情上,才能取得成功的说法。
这个评论也引发了不少网友回应,“nellllson”评论道,“一直工作”有点像美国神话。你能认真研究多久?
此外,也有网友指出,与数据科学相比,创造力在研究中是极其重要的,也非常值得单独讨论。研究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我热爱(也讨厌)研究的原因,因为总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探索。
One More Thing
有趣的是,最近《Nature》在Twitter上也发表了一个关于研究的推文称: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满世界搬家的研究者比不搬家的研究者,有更大的科学影响力。
推文发布后,遭到了大量的反对与质疑。
其中,转发最多的评论来自于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Jerzy J. Langer的评论。
“与没有移动的研究者相比,移动的研究者获得的引用增加了17%…”
这是一个很冷的笑话。
不要为此牺牲你的家人。真正的科学影响,不是通过任何文献计量因子来衡量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发现的科学意义。
点赞最高的评论来自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副教授David Feinberg。
是的,因为当你搬家时,你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支持,所以唯一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你的工作。请不要鼓励这个。你正在撕裂人们的生活。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