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小聚,聊起了高考报志愿的问题,我和另外一个朋友都脱口而出:“千万别学计算机!”
说完我们都一阵大笑,自己在这个行业呆了这么久,现在居然要劝阻大家别学了,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
平心而论,计算机是少数的不用拼爹的行业, 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回报, 从这近二十年看,回报还相当不错。
首先是平均工资相对别的行业比较高,尤其是那几大著名的互联网企业, 现在很多面试的文章都在讲如何进入BAT,到处都是它们的面经, 可见它们的吸引力。
即使在中小公司,只要是紧缺的技术人才,那工资也是相当的高,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就是iOS开发刚起步的时候, 想招到一个合适的App开发真是太难了,工资一提再提。不过很快就泛滥了,这也是后话了。 还有一个就是最近火热的人工智能,门槛高,会的人少,有些岗位工资很吓人,不知道会不会步iOS开发的后尘, 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一不小心”进入了一家有潜力的公司,随着公司成长,最终上市,那工资真的是零花钱了。
这么有“钱”途的行业,为什么还会不满呢?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职业发展的问题,对未来充满了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从而产生焦虑, 国内很少有行业的人像程序员这么焦虑的。
首先是焦虑自己好不容易学会的那点儿东西,迅速地贬值。
举个例子,假设你最早是做桌面开发的,把MFC玩得贼溜,工资贼高。很快Web兴起,你没有跟进,一直抱着老三样不放, 过了几年你就发现玩不转了,市面上招聘的几乎都是Web开发人员,工作机会都没了。
技术的浪潮一波又一波,从桌面到互联网,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云,大数据,接下来还有5G,物联网,天知道会知道什么新技术。
我老是幻想,如果软件开发也像医学,法律,金融那样就好了,知识相对稳定,可以不断地学习,精进,越老越值钱,越老越吃香。至少不会这么频繁地颠覆。
其次是焦虑自己的年龄,这个问题在国内特别突出。
国内程序员过了三十岁就充满了职业危机感,得想着以后的出路,就要战战兢兢地担心被裁员, 担心35岁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大学毕业一般是22岁,如果再上个研究生出来就25了,工作没几年就要面对这种窘境,能不焦虑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主要在应用层激烈竞争,结果就是程序员的可替代性比较强, 谁能加班谁上,谁性价比高谁上。这也产生了一个副产品:996。
很多行业都有加班, 程序员的加班很有特点:海量的需求,拍脑袋拍出来的工期,事到临头的突然变更,夜半紧急的手机铃声,真是把人熬得心力憔悴,精神崩溃。
不满归不满,世界上哪有***的行业呢?既然进入了这个行业,还是要想办法好好发展下去。比如把基础知识打好,看清技术本质,这有助于迅速学习新技术;
除了编程之外,发展一下别的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例如即懂技术又懂业务;既能编程又能讲演/写作,有个人品牌; 既有技术眼光又有管理能力; 既能写代码又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以国内这种情况,程序员很难一直在一线coding , 有了这些复合型的能力,就可以适时转型,做架构,做管理,做咨询,做销售...... 职业的发展就会长久得多。
【本文为51CTO专栏作者“刘欣”的原创稿件,转载请通过作者微信公众号coderising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