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前诺基亚和爱立信中标中国移动5G采购计划的新闻放出,再次把5G关键词的热度推向了新的高峰。由此显示了中国不吃独食的大气魄。但是,虽然5G对产业好处众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的制约因素尚有很多。
5G基建需大量资金
5G发展首先面临的***个问题是资金,先抛开5G本身的建设资金不谈。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当年4G的发展历程。从2013年开始,4G至今已经发展了6年多。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在4G网络上的总投入大概是8000亿元左右。时至今日,该数字应该还在增加。但是即便如此,运营商的整体成本也尚未完全收回。但是随着5G牌照的发放,主攻方向势必转向。但是成本如何平衡?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任正非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谈到,“5G基站就像装文件的手提箱那么大”,也就是说在部署的时候不像4G那么麻烦。不必动用铁塔和吊车,甚至挂在墙上,或者放在下水道里都可以。这也就是为什么FCC在鼓励美国自己的运营商,尽量将基站部署在公用电线杆上的原因所在。
虽然部署的成本很低,但为了满足高流量密度和高峰值速率的要求,5G采用了宏微异构的超密集组网架构。这就要求基站的部署密度必须提升。在4G时代,两个基站的标准距离是不超过1000米,但是5G小基站的间距可能得控制在10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内。由此可见,其数量将是巨大的。有机构曾经预测,运营商关于5G建网的整体投资可能超过1.2万亿元以上,比4G相关投资高出68%。
现在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需要一方面继续提升4G网络质量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5G网络及配套设施,同时还要为以后的运营维护做长期打算。其资金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既然如此花费成本,是否意味着运营商会亏损呢?那倒也不是,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1~4月,通信业营业收入为5145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为44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由此可见,运营商的数据还是正增长的。
有些人担心,5G的资费会比4G高。但其实这个就有些过虑了。虽然5G的相关资费标准还未正式公布,但综合以往的经验,以及业内人士的看法,由于分配的频率更多,所以5G的流量资费只会比4G更低。从2G到4G的经验也证明,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流量的资费标准只会下降。比如2G时代,上网1分钟要1.5元,这和成流量大概是1GB要1万元;3G时代,1GB的流量也在500元上下;但是等到4G初期,1GB流量的费用就降低到了30元,而目前则之后不到9元。
虽然从商业消费角度来说,现在上马5G,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不合算的,但作为信息工业革命时代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不能以短期的经济利益为衡量标准。况且5G时代,***的经济利益将来自于整个产业,看看美国如此不顾廉耻的打击华为,就知道5G的价值所在了。
基站密度过大是否导致邻避问题?
除了资金难题,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选址问题,出于对基站辐射的担忧,或产生邻避效应,阻挠基站的建设,这在过去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并不少见,在站间距大大缩短的5G时代,这样的问题或将更多。
除此以外,选址也是5G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里说的并非是基站建设地址(到目前为止共建成了220多万个4G站址设施,新建铁塔共享率为75%。除此以外,铁塔公司还拥有195万个自有存量站址,以及1000万个储备站址资源),而是说的产生邻避效应,因为基站密度过大,会导致附近居民担心辐射问题。虽然中国的基站电磁辐射指标甚至比欧美还要高出数倍,但之前4G时代还是出现过类似问题,所以依然需要通过政府宣传引导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