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4 年的时候,我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回到了九朝古都洛阳。之所以用“回”这个字,我想你也猜到了原因:我的籍贯是河南省洛阳市。
回来的时候挺胆战心惊的,因为洛阳的软件行业很萧条。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一名当打之年的 NBA 球星因为某些原因来到了 CBA。
我那时候也想选一个相对大点的公司,但选来选去,不是人家看不上我,就是我看不上那点工资。当然了,我最终选的这家小型创业公司工资也不高,勉强维持生计吧。
我那时候才 24,正值程序人生当中的黄金年龄。但已经回来了,再出去漂也不合适,于是我就这样劝自己:
既来之则安之,踏踏实实干吧,是金子哪都能发光。
相比在大公司里做一颗螺丝钉,不如在小公司里做“瘸子里面的将军”。
假如公司创业成功,搞不好很快就能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好歹算是还乡了,虽然没有衣锦。能陪在家人身边,多好啊!
02、
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后,工资涨到了从苏州离开时的水准(在洛阳可能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但随后,事情的走向开始不容乐观,同事越来越少,少到只剩下老板和我两个人。这样的情况从 2015 年持续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我们俩都在死撑,等待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上周末和几个之前的同事聚餐,半年多没见面了,一见到我就关切地问:“还在之前的公司上班吗?”
“嗯,还在。”我只能苦笑着说。
“你老板挺能撑的,之前听你说卖了一套房子了。现在业务还没有进展吗?你的工资还能照常发吗?真的挺替你担心的。幸好你上班的时间比较自由,晚出早归的。我们公司现在也在紧跟潮流,变成 996 了,快累成狗了,甚至比狗都累。”朋友继续感慨地说。
“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我继续苦笑着说。
如果你要问我在这期间有没有跳槽的念头,说实在的,真没有(假的)!我不仅想跳槽到郑州,甚至还想过去北上广深漂一漂呢。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情绪特别躁动,总觉得再这么下去,我的青春算是荒废了。
关注我比较久的读者可能会说:你这几年成长得很快啊,我们都有目共睹啊!你既擅长 Java,还搞前端,甚至 Linux 命令都敲得很溜。况且最近还出版了《Web 全栈开发进阶之路》。
成长当然是有的啊,毕竟白头发都冒出来了好几根啦。但你们可不知道我的苦啊。
老板对市场的把握不准,业务变来变去,我被迫敲了很多无用的代码。
四年没涨薪了啊,老板勒紧裤腰带,我也得勒紧。
严重缺乏社交。我家有台式机,一台 iMac,一台 MateBook 13,公司还有一台电脑,合起来比我的同事都多。
技术深度和广度都跟不上潮流,毕竟我一个人的学习成本是巨大的。
03、
最近有个读者子非鱼给我留言说:二哥既没有名校毕业的证书,也没有大厂工作经验的背书,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实在令人钦佩。
我知道这句话是真心要夸我的,但总觉得不是个滋味——说实话,我也想拥有高大上的背书啊。写公众号这段时间里,认识不少大佬。他们要么毕业于名校,要么有大厂工作的经验,要么两者兼具。像我这两样都没有的,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第二个。
所以我劝那些就要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先在大公司挑战一下。
小公司确实灵活,确实快。但有很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很多时候老板都不知道风口在哪里,只能凭自己的感觉。今天去谈个客户,说要改点需求,明天去谈个客户,说要再改点需求,改来改去,项目改得面目全非。
这也是我最苦恼的一件事。很多时候,我都会因为这些事情和老板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摔门而出,留老板在那里气呼呼的站着。
那可能有人会说,都到这份上了,你跳槽算了,还在这坑里蹲着干嘛?是啊,我已经入坑 5 年多了,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负责任的说,程序员最黄金的年龄段都在这里度过了。
可我真的还想再赌一赌。
据说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如果当天血亏的话,快结束时会将赌注下在希望不大的“马”上——因为他们要试图挽回损失。没错,我就属于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
04、
当然,我没有选择离开的确另有原因——除了老板不敢让我 996 之外,我还找到了一份令人神往的副业。
这份副业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大好描述,总之它的内容很多:
1)大量地阅读。
既然是副业嘛,就不一定非要和钱挂钩。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干这件事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疲于工作的话,阅读的时间真的是很紧缺的。
有不少读者向我反映,他们根本就没有读纸质书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一读电子书,或者听一听读书音频。见我隔一段时间就能换一本书读,非常羡慕。
在读书的领域里,是不存在信息差的。因为所有出版的书籍都是一样的,而经典的读物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时间去大量地阅读,你就能在认知、思维层面超越很多人。
而我,可以在办公室里肆无忌惮地读书。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快乐。
2)持续不断地写作。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里,不少撰稿人都走向了财富自由之路。但你也知道,写作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位朋友松哥发文说:
两年来,对待这个号一直非常佛系,时间充裕了,会连着更新好几个月,忙起来了,可能半年没有更新。正是这样的态度,让这个号发展得非常缓慢。
从松哥的文章中,我读出了些许的无奈。每个原创作者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毕竟除了写作,还要工作和生活,可每天的时间只有 24 个小时啊。
而我,可以在办公室里自由自在地写作。这让我感到前程远大。
3)对接资源、运营社群、筛选信息……
我还可以尝试做得更多,而这些尝试,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时间。假如我不在自由的小型创业公司里,而是在有严格的工作制度的大公司里,那么我这份令人神往的副业,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05、
综上这么说来,我这 5 年青春,并没有荒废在这个小型的创业公司里,虽然我曾经困惑迷茫过。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大概只有一个:我跳出了思维的局限性,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尽管我的工作没有变。
假如我们只看到小型创业公司的弊端,那么我们就会选择跳槽到一家大型公司。但这有可能意味着,你丧失了对自己人生自由的话语权(参照近期令人生厌的 996 话题)。
送一段 HarryQu 精彩的评论(我在 V2EX 上发表了一个话题,超级热,18 个小时内 9256 个点击)给你:
有的程序员喜欢看书。
有的程序员喜欢直接看源码。
有的程序员喜欢看别人的博客。
有的程序员喜欢看在线视频。
有的程序员喜欢看别人的公众号。
有的程序员喜欢凑成一个圈子(知识星球)。
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一样罢了。
我以前是 Android 程序员,后来有人告诉我现在流行 Hybrid app,后来有人告诉我 RN 很火,让我学 RN。后来又有人告诉我 Kotlin 是钦定的官方语言。后来又有人告诉我 Flutter 很香。后来又有人告诉我现在是大前端的天下。
我走了一圈兜兜转转,看似什么都会一点,其实什么也不会。我才突然明白编程语言只是工具,不要迷恋新技术,多去提升思维,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这个简单的道理,我却花了三年时间才明白,我是不是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