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万物互联,企业成为网络黑客的主要攻击目标,哪怕一次很小的疏忽,也可能导致消费者隐私信息泄露而造成严重后果。赛门铁克旗下公司诺顿™ LifeLock™新发布的《2018年诺顿LifeLock网络安全调查报告》显示,85%的中国人比以往更加警惕隐私安全——这一数字在全球16个国家中占居前列。然而,大多数人依旧愿意承担一定隐私泄露的风险以追求便利(62%),且愿意向企业出售或免费提供一些特定的个人信息,如他们的位置信息(53%)和互联网搜索历史(50%)。
据悉,自2018年10月起,诺顿™ LifeLock™通过民调机构 The Harris Poll对16个国家或地区超过16000名成年人进行了在线调查,其中包含1,051名18岁以上的中国个人用户。调查根据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就业、家庭收入、地区、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和互联网使用情况按需对数据进行了加权,以使其与实际所占人口比例保持一致。此外,还使用倾向评分加权对受访者的在线倾向进行了调整。无法计算理论抽样误差的估计值。
在信息共享的时代,社会隐私悖论的核心便是如何管控这些信息 - 无论是控制权的归属问题,还是因控制不当而产生的后果,都值得深思。事实上,92%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企业应将个人数据使用控制权交还给客户的重要性,其中40%的受访者则认为这一行为绝对必要。当个人信息保护不当时,企业还应该提供充分的反馈渠道。46%的消费者认为,当个人数据被滥用时,企业必须要为消费者提供举报渠道,否则便应接受罚款。
赛门铁克大中华区消费事业部首席销售工程师王世煜表示:“网络安全问题往往源于盲目信任。大多数消费者都知道他们访问的网站、登录的社交媒体以及使用的应用程序会采集他们的数据,并相信这些信息会得到妥善保护。但是他们通常不知道这些公司收集数据的方式、原因以及目的。如今,个人信息收集的行为并没有出现减少的迹象,且相比以往,个人信息被赋予了更高价值。”
此次调查的其他发现还包括:
· 人们将数据保护视为一种权利 - 而非特权。大多数中国国民不愿支付费用给企业来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54%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向供应商付费以确保他们的个人信息被妥善保护,而对于金融机构、零售商和医疗机构,这一比例分别为46%、44%和41%。
· 极少数中国人对社交媒体提供商表示十分信任。在管理和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只有8%的中国人对社交媒体提供商表示十分信任, 而对于零售商这一比例也仅为11%。而他们对于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和政府,这一比例分别为24%, 26%, 50%,其中对政府的信任度高。事实上,几乎每两个有社交媒体帐户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个(45%)由于隐私问题在近一年内删除了一个社交帐户。
· 尽管有顾虑,中国人仍然支持数据共享。91%的中国人对于他们的隐私安全表示担忧,但许多人仍然表示他们愿意出售或无偿提供某些个人数据,其中包括互联网搜索历史(1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提供,3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出售)和位置信息(18%的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提供,35%的访者表示愿意出售)。有些受访者甚至愿意提供身份证明文件信息,例如驾驶执照或护照信息(1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提供,2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出售)。
· 当社交媒体帐户出现问题时,年轻一代的容忍程度更低。在18~38岁拥有社交媒体账户的中国用户中,56%由于隐私问题在近一年内删除了帐户,这一比例在39岁以及更年长的用户中为35%。但是,相对年轻的成年人(18~53岁)对数据共享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并表示可以接受售卖某些个人信息的想法,其中包括身份证明文件(30%),互联网搜索历史(38%)以及位置信息(40%),相对于54岁及更年长的中国人而言,这些数据分别为18%, 26%和24%。
王世煜补充说:“尽管消费者希望更好地控制他们的隐私,并对那些不当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采取措施,但为了避免麻烦和多余的消费,他们仍会冒险以追求便利。在共享个人数据时,便利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的网络安全态势如何?
仅去年一年,就有超过5.26亿的中国人遭遇网络攻击,这一数字占中国总人口数的48%。同时,7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可能会在明年遭遇网络攻击。据估计,去年的网络犯罪共造成4020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并耗费受害者36亿个小时来解决攻击的善后问题,其中33%的受访者花费了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几种最佳实践防范在线威胁:
· 切勿打开可疑的电子邮件:网络犯罪分子会发送看似真实合法的虚假电子邮件或文本。这些电子邮件或文本中的链接包含可下载恶意软件和间谍软件的不良软件。这些软件可能会挖掘您计算机中的个人信息,然后将其发送到远程计算机,供攻击者在暗网上出售这些信息或进行身份盗用。
· 注意免费的公共WiFi:网络犯罪分子会在公共场所创建伪装成合法网络的虚假WiFi热点。这些虚假WiFi热点让人免费连结使用,让网络犯罪分子藉以窥探您设备所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如果您的设备上存在软件漏洞,攻击者就可以注入恶意软件以帮助他们获取数据的访问权限。
· 严管在线安全设置:在开立帐户或下载应用(包括社交媒体帐户)之前,请仔细阅读条款和要求的隐私条件。务必对Web服务和设备进行适当的隐私和安全设置,以确保信息共享安全。
· 开启两步身份验证并妥善管理密码:启用两步验证或多因素身份验证,以防止对您在线帐户的未授权访问。始终将设备、服务和WiFi网络上的默认密码更改为复杂且独特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