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述一个代码重构的经历。
2014年,我从基础架构部门,转调到业务部门。技术负责人想让我搞定业务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当时的业务系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不过我初来乍到,对整体系统不熟悉,就想在熟悉一段时间后再动手。没想到,后面是事情自己找上了门。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我当时不在广州,而是去了深圳,去一个同学家。当时跟我同学聊的尽兴,就一直没看手机,间隔了一个多小时后,我打开微信一开,工作群里有几百个未读。看到我们技术负责人的头像一直在闪动,就意识到应该是出大问题了。
原来,是一个核心的业务系统出了一个bug, 影响到了一个重要的商户。
他们本意是给一个用户推送一条特定消息,消息里面还包含了一些隐私信息。不巧,一个新来的同学因为一个新的需求,修改了那部分的代码,引入了一个bug , 导致本来是发个一个特定用户的信息,发给了一堆人。
商户相当不满,后来是部门的公关出面,才将事情平息下来,经理那边也因为这个事情,拉我们到办公室批了一顿。
技术负责人也压力山大。我们几个人,在会议室里讨论了很久,***大家都觉得如果要比较好的杜绝此类的问题,除了要加强各种测试等措施外,还有一个,就是要重构现有的代码。
因为这个系统是最核心的业务系统之一,而且几经易手,当时的代码已经变得极难维护,里面各种if else 的分支,还有长达一千行一个的函数,注释不全,文档也不足,要想长期的维护下去,这个技术债是非偿还不可了。
大家面面相觑,虽然知道重构是***的解决方案,但大家都不想搞呀。
后来,我考虑到,初来这里还是要做些事情才能得到大家认可的,就硬着头皮,把重构的这个任务给接了下来。
确定重构的范围
接下这个任务后,我和项目组的成员就开始分析这个系统。
发现这个系统的业务流程很长,涉及到几十个子系统(微服务),还依赖几个外部门的服务。如果全部重构下来,估计一年都做不完,而且风险极大,重构一年的系统,然后再上线,谁敢呀,而且到那时,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
觉得这样肯定不行。
我们就重新梳理了一遍,把整个系统划分成了三个部分,我们发现中间部分的修改最频繁,出问题的频率也***,就决定先重构中间流程部分的代码。
项目规划部分,我们对项目进行了分期,中间部分的重构作为***期,其他两部分可以作为二期,三期项目来做。一个是可以极大地减少压力,使得的事情更加容易把握,另一个是间隔一段时间有产出也能给团队带来信心。
设计好验证的方式
当确认好重构的范围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考虑如何来验证重构后的代码了。
这个是重构代码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没办法验证重构代码的正确性,你是不敢上线的,就算硬上了,也会睡不好觉。
一般重构代码的验证,可以采用测试代码,测试用例覆盖的方法。(这部分可以参考 《重构》)。但我们发现,我们要重构的这个部分,不能采用这种方式来验证。
因为业务逻辑很复杂,而且涉及到太多的外围系统,一个是测试用例很难覆盖全面,另外一个是没有办法可以很好的隔离外部系统的依赖。
我们分析了整个系统,发现这个系统的功能是,接受商户过来一个请求,然后进行各种权限,角色等的判断,再根据各个参数去各个依赖系统拉取数据,***组装出一个新的包,再把这个新的包发送到隔壁部门的下游系统。
后来,我们想了双流程验证的方案。
我们将重构部分的代码,全部封装起来,然后提供一个新的接口,一个请求进来后,我们分别执行旧的业务逻辑,也将请求发给新接口。在流程的***,我们将新旧流程构造出的字段,进行逐个字段的对比。新流程只验证正确性,不做实际的输出。
为了保证验证的效果,验证要在线上进行,所以还要再结合后面的灰度流程。
尽一切努力,搞清重构代码的逻辑
当我们确定好验证方式后,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工作了,重构代码。重写代码本身是不难的,但遇到的麻烦是,几乎没有文档,注释也很少,通过看代码只是搞懂了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逻辑,还有一大部分的逻辑,无法理清楚。
后来,我们想到一个办法,把代码版本管理系统的log 全部拉出来。通过log我们找到了各部分逻辑不清晰的代码的负责人,然后一个一个的去跟他们聊,跟他们请教。运气好的是,大部分的人员都还在,中间还跟产品经理聊了不少,终于,把整个的逻辑搞懂了百分之九十几。
因为有了上面的双流程验证和下面灰度逻辑,我们觉得,可以开始上线验证了。
灰度,一定要灰度
接下来,就要开始我们的灰度验证流程了。因为故障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灰度的特别小心。
我们内部有灰度系统,但内部系统的灰度粒度比较大,为了保险我们需要更小粒度的灰度,所以我们自己写了灰度的逻辑代码,直接嵌入到了系统里面。
一开始的时候,极度小心,几乎是一个商户,一个商户灰度的。灰度完后,我们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分析一遍log和监控,看看有没有隐藏的问题。
最终,我们确实在这个灰度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不过因为涉及的用户很少,都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这种极小范围的灰度,大概持续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后面慢慢加快了灰度的速度。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覆盖了全部的用户。
中间过程,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次重构。
控制好各方预期
***一个点,跟技术无关,是关于相关人员的预期,包括上级的预期,同级的预期,下属的预期。
我当时知道这个项目有难度,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跟上级说去试一试,后来谈成可以在过程接受两次中等故障。当然***结果比预期好,没有一次中等故障,只有过两次小故障。
同级这块,也是跟大家说,尽力去试试,不过确实不是很有把握,也算是降低了他们的预期。
对于下面的兄弟,我是跟大家说,这是一件可以稳固我们团队地位的事情,拼死也要拿下这一仗。后面大家都很齐心,一起完成了这个在当时看来挺难的一个任务。
这个策略,是我***年工作的时候,我导师告诉我的,内紧外松。这样外面对你的预期是比较低,内部却很拼命的做,***的结果,往往比较容易超出大家的预期。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结语
***,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的重构任务,也做出了我们在新团队的影响力。后面再来回顾,发现我们做对了不少的事情。没有一上来就开干,因为信心不足,反而是小心翼翼,也因为信心不太足,在不断的降低外界的预期,***一步一步,紧遵流程,获得了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