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聚而生·智能进化”,回顾华为企业业务走过的8年时间,从最初的“被集成”到今天的“Huawei Inside”,既是华为生态理念的升级,也是华为及整个生态不断“进化”的结果。正如华为企业BG中国副总裁杨文池所说,“没有理想的沸腾就没有胜利的动力。‘智能进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我们胜利的脚步。”
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态理想,华为的脚步也稳扎稳打——5、4、3、2、1——五类生态伙伴、四个主动、三项协同,以及“2+1”的驱动模式。通过这样的努力,华为将实现从“生态合作”到“生态协同”的转变
五类生态伙伴
从2011年的渠道阶段,到2014年的合作伙伴阶段,再到2016年的生态阶段,伴随着华为生态建设的发展完善,华为实现了与伙伴的共同成长。在2018年,华为有两家合作伙伴业绩超过100亿元,100多家合作伙伴业绩超过1亿元,而业绩超千万元的合作伙伴更是有840多家,生态伙伴总数超过1万家。
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演进,2019年华为生态伙伴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年刚刚公布的华为生态伙伴全景中,包含了五类伙伴:销售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服务合作伙伴、投融资合作伙伴以及人才生态合作伙伴。
销售合作伙伴,是华为的传统合作伙伴。在继续发挥原有作用的同时,销售合作伙伴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杨文池说,如果传统合作伙伴只是搬箱子,肯定无法长久,必须要注意提升自身能力。为了支持传统合作伙伴的转型,华为也在努力为他们让利,使他们能够留出转型所需的资金。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华为生态大学校长 杨文池
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是华为近年来拓展的重点之一,此类合作伙伴以ISV为主体。华为特地推出了“华为+A->B”的生态合作模式,来支持合作伙伴开发针对重点行业的应用。据介绍,目前通过这个模式认证的解决方案已经达到900多个,而通过合作伙伴B落地的项目则有380多个,总体落地项目超过2000个。
东华软件总裁吕波介绍说,东华软件在医疗和金融行业,都与华为合作开发了联合解决方案,通过华为OpenLab开放实验室进行验证测试然后推向市场。其中在金融行业,东华软件与华为,以及其他金融方案伙伴一起成立了一个金融创新联盟,正在开发自主可控的标准解决方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全国的银行。
在服务合作伙伴方面,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从咨询规划,到交付实施,再到运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正在成为企业的常见需求。这对合作伙伴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融资伙伴,在2019年被明确列为华为生态体系中的一类伙伴,将更好地与生态中的角色协同,满足伙伴在融资方面的需求。在本次生态伙伴大会期间,又有一家银行正式签约成为投融资合作伙伴,实现了从客户到伙伴的转变。
人才生态伙伴也是华为今年***在生态伙伴政策中显性化定义的。华为生态大学将联合这些伙伴、以及社会各界组成的人才联盟,共同培育人才,做厚生态沃土。目前,华为已经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人才供应链,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合作伙伴精准赋能、高阶管理培训、商学院培训等。
四个主动
综合来看,生态系统有企鹅型、游侠型、军团型三种类型。其中,企鹅型集体意识强,但却只是被动地联合起来迎接挑战;游侠型的主动性强,但喜欢各个单打独斗;而军团型则是集体+主动的代表,步调一致的协同应变是其最主要的能力。
在建设和发展生态的过程中,华为一直秉持“四个主动”的策略,通过主动改变来实现生态协同。
***个是“主动开放生态”。华为会整合包括AI在内的各类资源,面向AI做好生态规划,逐步卷积AI生态伙伴进入生态圈,同时开放更多技术、市场、服务、资金、营销等方面的资源,增强生态土壤的渗透性,帮助各类多元化生态伙伴灵活协同。
第二个是“主动让利伙伴”。华为通过降低激励政策门槛、扩大激励范围、加大激励投入等方式让伙伴更多获利,实现共赢。比如在激励投入方面,2019年重点加大行业解决方案的激励、单签服务的激励等等,同时新增了运维平台销售的激励以及HALP的激励计划。
第三个是“主动统筹资源”。今年华为引入银行、投资机构等投融资伙伴,给伙伴提供优质的资金支持,共同做大产业蛋糕。
第四个是“主动培养人才”。去年,华为的合作伙伴大学正式升级为华为生态大学。华为生态大学作为ICT人才生态的新载体,聚合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及合作伙伴等生态各方,从人才的在校培养到就业再到就业后的不断进阶,全流程匹配市场的发展与需求,端到端培育和打造ICT人才供应链,致力于成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引擎。
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期间,华为宣布主动基于AI展开人才培养业务布局,联合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20余重点高校,开设大数据、AI相关课程,产学研协同培养AI人才。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文池、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李同广,与各家高校的代表一起,共同发起成立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工作委员。
杨文池表示,希望通过上述“四个统筹”构建协同共进的生态环境,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多元生态系统。
三项协同
自2016年进入生态阶段以来,经过三年的建设,华为生态体系已见雏形。如今,华为又有了新的思考,提出要从“生态合作”向“生态协同”过渡。华为所说的生态协同,包括三项协同,即战略协同、资源协同和能力协同。
杨文池表示,“合作”与“协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合作”是满足用户短期需求,“协同”才能形成稳定的生态合作模式,长期服务用户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合作是“聚合”,生态协同才是“聚能”。华为希望生态成员之间互为加持、互相使能、互动成长、彼此成就,生态平台的支撑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运作效率大幅提升,追求更加高效的价值创造,形成有机协同、健康稳定的命运共同体。
杨文池表示,在生态协同时代,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华为正在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多元生态系统,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同时,华为将面向AI做好生态规划,构建阳光、共享、共进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土壤的渗透性。
2019年,华为希望通过各类伙伴差异化的政策、资源投入、强化生态运营等,增强华为生态“黑土地”的肥力和渗透力,逐步向“生态协同”的目标迈进。
比如,在销售合作伙伴方面,华为针对一级经销商和核心金牌,通过跨区域落地支持、例行对标等,形成战略协同;通过增加华为自有解决方案人员投入,加强对行业伙伴的售前和方案支持与响应,加强能力协同;为一级经销商、过亿金牌和连续三年金牌伙伴提供专属MDB,支持开展面向客户的联合营销活动,促进资源协同。
针对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华为正在联合伙伴孵化场景化解决方案,联合生态助力方案规模化销售,从而持续创造新价值。
作为全球***的咨询公司,德勤中国也与华为进行了很好的协同。德勤中国全国副主席叶伟文说,德勤为客户提供的不是软硬件产品,而是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在这方面双方有良好的资源和能力协同。随着客户需求的升级,双方又在共同研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形成战略上的协同。
总之,华为期望用“四个主动”和“三个协同”的生态策略,实现生态系统从个体主动转向集体主动,最终实现军团作战,打造客户、伙伴、华为多赢的命运共同体。
“二 + 一”驱动
早在两年前,华为提出了“平台+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以此拥抱行业数字化转型。这其中的平台包括技术平台、资源平台、服务平台,而生态则包括商业联盟、产业联盟、开源社区、开发者等。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的智能时代,华为又将AI元素添加到双轮驱动战略中,从“平台+生态”战略演进为“平台+AI+生态”,为伙伴提供“+AI”的支持,共同实现智能进化。
对于华为的“平台+生态”优势,杭州精益总经理楼妥有深刻的体会。杭州精益是一家与华为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从卖硬件产品,发展到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楼妥介绍说,华为所提供的大平台,使杭州精益有机会来尝试新的业务,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其基于华为平台开发的智慧监狱系统,目前已经完成试点应用,正在进行推广工作。
华为希望通过AI技术加持于平台,基于应用场景形成新型生态合作关系,与生态伙伴实现更高效的生态协同。杨文池认为,AI已经成为生态协同的加速器,使得产业分工更细化、生态协同更高效。
IDC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将来源于数字化,每个行业的增长都将由数字化不断增强的产品、运营和关系驱动;而云与AI也将扩展到边缘,25%终端设备和系统将执行AI算法。未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智能化、数字化。
更进一步来看,AI并不是只是一项业务,还被应用于华为的生态运营当中。华为e+数字化平台,可以为生态伙伴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
这一平台构建在华为云上,承载了华为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所有合作业务。通过图文识别和引入第三方数据,构建伙伴的身份中心,实现了合作伙伴秒级注册和智能认证;同时基于多元化身份中心的平台能力支撑,实现了按身份的激励计划可视。
通过流程引擎、规则引擎和流式计算构建伙伴的激励中心,华为还帮助合作伙伴实现了实时激励;通过画像和知识图谱实现面向伙伴的智能搜索与推荐,进行场景化赋能;2019年华为还将持续借助AI技术对这个平台进行优化,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说上述五个方面的努力,华为正在实现从“交易型生态系统”到“协同型生态系统”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整个企业IT市场也将起到***作用,带领着中国IT生态迈入到全新的时代。
***,感受一下正如杨文池所说:“没有理想的沸腾就没有胜利的动力。”我们希望华为能够始终保有沸腾的理想,不断克服前进过程中的阻力,最终用3-5年的时间率先建立起面向未来的、融合的、全面领先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