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智慧实践——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建设纪实

企业动态
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支撑未来发展的ICT技术的核心是芯片、数学算法和架构设计能力。而无论什么ICT产品和解决方案,比拼的都是在这些能力上进一步生长出来的通信、计算和存储能力。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渡河公司”)将创新文化融入执企理念、行为观念、制度建设、平台建设、资源配置、品牌形象当中,在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等方面创造了很多“国内***”和“行业***”。 中国企业联合会在成都召开2018全国企业文化(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现场会,授予该公司“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企业”称号。

[[248579]]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所属***的集水电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大型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大渡河公司准确把握全球能源变革趋势,敏锐抓住信息科技变革机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瞄准国际***目标,制定了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智慧大渡河的战略目标。自2014年开始, 其在业内率先开展了智慧企业建设,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主动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水电企业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实现了管理先进、创新突出、环境和谐、业绩优良,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多年共创共建探索,照亮转型升级路

据大渡河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涂扬举介绍,该公司已经形成了包含智慧工程、智慧电厂、智慧调度、智慧检修在内的四大基础业务单元。

今年7月大渡河上游遭遇史上***降水。面对洪峰考验,大渡河公司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大数据分析成果,充分发挥智慧调度单元的水情测报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及监控系统进行预测预报、预警预控,未雨绸缪,提前落实了多项防洪度汛部署。

这只是该公司智能化管理成果中的冰山一角。其充分利用了内外部创新资源,与清华大学、华为等知名高校和企业合作,打造了开放式、协同式创新平台。

凭借深耕电力行业20余年的业绩与在存储、传输技术方面雄厚的实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华为成功携手大渡河公司,投入到这一庞大而复杂的智慧企业系统建设中,助力大渡河公司实现了生产管理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指挥决策由经验化向数据化转变、风险防控由被动式向预判式的转变

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支撑未来发展的ICT技术的核心是芯片、数学算法和架构设计能力。而无论什么ICT产品和解决方案,比拼的都是在这些能力上进一步生长出来的通信、计算和存储能力。华为已经在以往的产品开发过程中积累起了在通信、计算和存储三大领域的强大能力。依托这些能力,华为能从一个产品到另一个产品不断构筑领先优势,将成功的技术基因应用到企业业务领域的产品和方案中,支撑电力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248580]]

在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纲领的指引下,华为充分发挥其贯穿“云-管-端”的优势使双方的合作成功解决了传统烟囱式建设带来的投资大、资源利用率低、数据/业务不可靠等痛点,使得信息更加安全,办公更加高效,企业决策更加迅速。通过云计算技术,双方的合作实现了大渡河公司的各类业务系统向云架构迁移,满足了各类业务系统的弹性计算需求。以“智慧大渡河”的“云”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统一计算,不仅实现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通、共享,而且实现了业务的快速上线,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成为大渡河新IT架构规划的基础目标。

数据共通、共享实践,助推绿色发展梦

据涂扬举介绍,以前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数据也不能做到互连互通。在智慧企业建设过程中,大渡河公司通过顶层设计,将所有部门的数据集中统一在了一套大数据中心里。

将计算能力从云端延伸至网络边缘,提高计算机处理信息回应周围环境的智能水平,企业要打通连接各设备的平台,需要软件和硬件双管齐下。大渡河公司根据需求,采用华为FusionSphere云管理平台实现软硬件资源统一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由原来的独立采购模式转变为按需提供服务的模式,大幅提升效率,节约资源,加快业务上线速度。

通过对数据业务平台的分析,利用华为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解决方案消除了传统存储性能瓶颈,使IOPS提升了200%,存储整体性能提升了1倍。同时采用华为FusionAccess桌面云方案为公司总部400多用户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体验。用户通过通用的终端可在任何地方灵活地接入数据中心内的虚拟桌面,不仅提升了信息安全,还提升了办公的灵活性。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是智慧大渡河规划落地的里程碑式节点。大渡河公司与华为的探索不仅是传统产业与信息化的一次深度融合,而且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做强做优贡献了宝贵的“大渡河经验”,展现了中央企业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风范。

涂扬举介绍,凭借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节省了企业以往分散式数据中心的建设投入,可节约成本费用逾1亿元。以大数据为基础,依靠预报调控一体化平台,可每年减少负荷调节工作量高达3万次。通过定量降水预报等先进研究成果的应用,能够实现减少电煤消耗11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290万吨。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华为
相关推荐

2017-01-17 15:24:53

华为

2020-06-23 09:45:32

SAP智慧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0-11-24 20:52:24

能源SAP创新

2017-10-18 17:04:22

华为

2010-05-14 19:50:45

远程控制IT运维Avocent

2017-09-13 15:10:42

软件网

2015-12-18 15:57:56

智慧城市华为

2019-12-25 21:34:33

物联网5G智慧城市

2022-07-27 11:10:13

敏实集团SAP汽车零部件

2017-03-22 13:44:15

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

2013-10-15 14:30:08

华为ICT能源安全华为

2021-09-02 17:30:57

智慧城市物联网

2015-09-18 14:43:49

西湖论健

2016-01-20 16:24:48

NEC

2016-11-25 17:40:04

2013-01-10 10:12:56

IBM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2017-11-07 14:38:31

2021-03-30 12:42:54

智慧城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