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题为“数字世界码动未来”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北京分会场在民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为程序员群体打造的顶级盛会,“全球程序员节”连接起全世界的软件开发者、科技企业、创投机构、行业意见领袖和科学领袖,为全球的数字建设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用科学精神指引数字世界的科技创新,以数字进步码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新未来。
在本次大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功勋程序员,这其中,就包括五笔字型的发明者王永民先生。他在会上表示,新一代的程序员都年轻有为,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要上下齐心、老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的等产业革命的胜利。会后,记者就程序员节的相关话题,与王永民老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王永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 “五笔字型”,以多学科之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 ”,发明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电脑汉字输入每分钟100 字大关,获中、美、英三国专利。
引进来,走出去
采访开始,记者就“全球程序员节”的看法和意义,与王永民先生进行了交流。王老表示,由中软和工信部组织的“全球程序员节”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非常了不起,符合时代的脉动。
他表示,程序员为信息化社会和网络社会做着巨大的贡献,但作为新兴的白领职业,虽然开发语言较为统一,但他们并不相互联系,一直没能组织起来。全球程序员节这个活动,真正的把程序员聚在了一起,是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表彰先进的一次盛会,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是一次有前瞻性的活动,高瞻远瞩,为共同的目标:信息化社会做出贡献。
王永民先生强调,当前时代的特征就是计算机应用,需要编码,需要程序员。“码农”这个名字,很亲切,又深刻。我们要感谢老码农和新码农,为推动信息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当然,王老也提出,“全球程序员节”这个活动,可以引进来,走出来,真正办成全球的盛会。
所谓引进来,就是指邀请国内外的专家过来参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所谓走出去,就是指全球程序员节可以走出国门,在国外举办,真正办成全球性的盛会。
相辅相成,协作进取
当前,“产品经理”的热潮在程序员中持续高涨,像做QQ的马化腾、微信的张小龙以及“中关村产品女神”梁宁等,这些都是程序员转产品经理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下程序员转产品经理的热潮,王永民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老认为,程序员和产品经理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程序员,再好的设计也不能完成;当程序员熟练掌握开发技巧之后,可以向着产品经理的方向去发展,这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两者并不矛盾。当软件成为产品之后,需要包装、推广,产品经理的作用就会非常重。让程序员写软件说明书,肯定写不好。但如果有基础,有根基,再慢慢的向产品经理发展,就是水道渠成的过程。
同时,他也表示别期望每个程序员都成为产品经理,那不现实。双方一定要相互配合起来,才能够把产品做好,用程序造福社会。
脚踏实地,发挥工匠精神
随着科技发展飞速,计算机编程语言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大部分程序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悲观情绪。网上了流传着说:程序员工资高,但是是吃“青春饭”的一群人,到了一定年纪跟不上技术发展,就会被淘汰。
王老首先肯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未来会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价值,但他同时也强调,人工智能是码农们投入的重要战场,需要很强的系统集成,需要不断的创新。
他表示,千万不要认为机器人什么都能干,它不可能什么代替人。人不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能替代的,例如人的机体,能够完成糖、蛋白质、脂肪的自由转换,用现在的科技要建立一个工厂,让工厂的糖、蛋白质、脂肪自由转换,得需要半个城市这么大,但在人这么一个小机体中,就可以实现。所以,用机器人代替人的大脑,根本不可能,再过1000年也替代不了。
王老强调,机器代替人是科学上的浮夸,程序员要脚踏实地的,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谈到程序员吃青春饭这一传言,王老并不认同。他表示,程序员工作多年后,有管理经验了,看得更远了,就能够成为高管,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件事情,真正做好了,有所成就,就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发扬工匠精神,才能成功。年轻人有活力、更聪明、有创意,才能创新。当前,要把程序员该做的工作做好,久而久之,才能成为领导者。” 王永民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