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我们总能从其中窥见每一次前进的痕迹!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上世纪末创立,但直到2008年才迎来“互联网+”的爆发,那么区块链从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开始已经走过了10年,我们距离“区块链+”时代,还有多远?
批判与赞美声中成长的区块链
2017年,一轮数字货币的大牛市,无数的造富神话,成功吸引了人们注意到数字货币领域,了解到其底层技术区块链的价值和潜力,而区块链也成为去年科技投资圈最火热的名词,大量的社会资本的竞相进入这个领域。在麦肯锡的一份报告中,甚至将区块链技术称之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科技之后,最有潜力触发第四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有希望将我们目前的“信息互联网”推动到价值互联网时代。
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区块链运动”,引爆了大众情绪,如浪潮般席卷而来,裹挟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另一方面呢,随着时间进入2018年,2017年的大牛市行情并没有得到延续,反而是迎来了区块链整个行业的寒冬,价格的大幅波动,大量新项目开盘跌破发行价,新发行区块链项目的大量负面新闻也为这个行业蒙上了阴影。比如大量项目没有实质性进展,联合市值管理团队控盘割韭菜,甚至有些项目方团队圈钱直接跑路 ,引起了整个的社会批判浪潮,市场情绪也由之前的火热转变成冷淡。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禁思考:区块链技术究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引领互联网未来的技术;还是一个被夸大的、早晚戳破的郁金香泡沫?那么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和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做下比较,因为两者的发展轨迹真的非常相似。
从互联网泡沫中看区块链泡沫
区块链被看做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价值互联网”,而且区块链的发展速度比互联网还要快,那么在将来其产生的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从互联网进化发展的角度来冷静地审视区块链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技术随着网景公司的上市而引爆,被资本和创业者空前追捧。
1995年8月5硅谷一家创始资金只有4百万美元的小公司网景公司,在华尔街上市的几个小时后瞬间成了20亿美元的巨人, 这意味着,头天夜里工作到凌晨3点年仅24岁的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借助这一机会,在睡梦中便轻而易举地完成从普通人到千万富翁的人生转变。 当天,见证过人类百年发展历程的《华尔街日报》评论到: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达到27亿美元而网景只用了一分钟,。
网景一夜崛起的神话,让互联网技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出汇聚财富的惊人速度与庞大规模,吸引着无畏而敢于冒险的创业者和风投家们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90年代末的硅谷,无论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学生,只要你有一个关于互联网的创意就能轻松地凭借一份简单的企划书获得可观的投资。那时候以果敢与理性著称的风投家们在这股前所未有的狂热气氛中变得盲目而疯狂。从1996年开始硅谷每5天就有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会新增62位百万富翁。据美国风投协会统计:1996年互联网产业的投资额占当年风投总额的60%,在随后几年这个比例一直有增无减。
这就不难理解红杉资本投资家莫里兹在后来的回忆里说:“在飓风中我们忙得人仰马翻,脑子也没法再理性思考了,很多人都失去了方向。”当时很多互联网公司可能并没业务,唯一能出售的产品就是它们的股票,但依然会花钱在《新闻周刊》购买整版广告来做宣传,来吸引关注。因为当时的投资人很疯狂,他们只在乎眼球,在乎有多少人在关注这家企业,这是多么疯狂的逻辑啊,在那样的氛围中,当时的互联网被吹出一个巨大泡沫。
那么了解早期互联网的这一现状,我们再回过头看看2017年和2018年,发生在区块链领域的疯狂,你有没有感觉到一种很熟悉的味道?
2017年,被称为“国产三宝”的量子链、公信宝、小蚁股的币价趁着牛市的春风,犹如坐上了火箭一般蹭蹭往上涨,刷足了存在感,在一年里百倍甚至千倍的回报, 造富了一大批早期投资人,市场上充满着激动人心的美梦成真的造富神话,6万炒到1000万,15万炒到2000万……,吸引了大量新人进场,交易所的流量暴涨,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就匆匆忙忙进场,唯独害怕没赶上这趟车。
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市场上新项目还比较少,新项目的投资额度供不应求,只要能在ICO网站上抢到投资额度,闭着眼等开盘都能有3~5倍的收益。 看到这样的暴利,所有的骗子仿佛都觉醒了,甚至连一些认真做事的团队都熬不住啦。
没有任何产品,甚至团队都是临时组建,仅仅凭借一份号称颠覆传统,改变世界的白皮书(甚至有些大师连白皮书都没有准备),加上众多币圈大佬站台,就能获得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融资,市场也是陷入了一片疯狂。 项目方频繁的各地峰会路演,白皮书融资,发币割韭菜,和之前的互联网行业早期一样,区块链行业也是吹出了巨大泡沫。
泡沫是常态,同时也是价值所在
现在的区块链就像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行业,对于新技术,人们往往都会短期高估它的影响,而大大低估长期影响。
所以对于一个行业或技术来说,在它快速发展扩张的早期,市场过热之后,都需要有一个重新冷静和挤泡沫的过程。
刚刚上面也谈到了,当时互联网行业也经历了一轮爆发式的发展,满大街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讨论万物皆可联网,就像现在万物皆可链的热潮一样。
结果呢?当时互联网的泡沫很快就破了,迎来了一个冷静挤泡沫的过程。 从2000年3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狂跌78%,七千五百亿美元的资产和60万个工作岗位蒸发,只有不到一半的网络公司活过2004年,这个过程是十分惨烈的。 因为那个时候整个互联网的技术还不成熟,光纤都还没普及,大家上网还是56k猫拨号上网,开个网页都得等半天,各种互联网的愿景和场景都没法实现。
但有泡沫聚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诞生价值的地方。
这一次泡沫破裂后,大量互联网企业的破产也许浇灭了风投的热情,但人们并没因此而停止收发邮件或网上购物,反而是在这一轮的互联网热潮中,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到互联网行业,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在之后几年快速的发展:5年间埋下的一亿多公里光缆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为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做好了准备。从1995到2003年世界范围内上网人数从两千万增加到5亿,在倒闭和破碎声中互联网在继续成长和运行着,那些真正的创业者仍在耕耘着收编着队伍积蓄着力量。
所以没过几年,泡沫过后的互联网很快就迎来了新一轮更凶猛的发展浪潮,诞生了一批如:谷歌、脸书、腾讯、阿里巴巴……等改变人们生活的互联网行业巨头!
而现在的区块链行业也是一样的,目前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还不成熟,底层公链陷入性能、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技术三角难题,迟迟无法突破,底层基础设施的不成熟,也导致了搭建在它上层的各种应用很多都难以良好地运行,比如截止9月30日搭建在以太坊上运营的DAPP数量现在虽然有950多个,但大多数日活量都极其稀少,甚至没有。
目前熊市环境下,大量的区块链创业公司在倒闭,项目在死亡,甚至有圈内大佬指出:目前市场上98.5%的区块链项目代币都会死亡,只有不到1.5%的优质项目能熬过这轮寒冬。
目前行业内真正谈得上应用落地的项目还很少,所以大家都觉得有泡沫,这是很正常的。但正如关于如何正确看待泡沫这个事,我还是很认同美图公司董事蔡文胜的观点的:“区块链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但不参与才是最大的风险”。
现在还处于区块链技术的初级阶段,全球币圈链圈用户加起来不过3000多万,而且底层技术不成熟,没有诞生千万级别的杀手应用,目前来说,确实对百姓生活影响并不大,但随着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巨头在这一领域开始进场布局,将来区块链技术将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
因为经过这一轮的发展,区块链行业同样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精英人才和社会资本进入了这个行业,就像当初互联网吸引了大量的传统行业人才一样,不再是当初的那般狂野生长, 整个行业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区块链行业的产业链也已经初具规模,这条产业链从上游的矿机、钱包、交易所,到中游的投资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媒体社群、安全机构,再到下游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尝试,都有大量的创业者在探索和贡献。目前区块链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在全球范围内也大幅的提升,等到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和基础建设逐渐成熟的时候,区块链行业也将很快引来下一轮的高速发展,迎来“区块链+”的爆发,这将是区块链的下半场的发展机遇,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这个机遇很有可能会在2020年左右到来。
从互联网思维到区块链思维,展望“区块链+”时代
前面我花了大量的篇幅,讲了如今的区块链技术发展中与当年历史上的互联网的相似性类比, 但毕竟“历史虽总是惊人的相似,却不是简单的重复”,尤其在思维层面上,我们不能直接挪用互联网的那一套。
那么经过十几年互联网浪潮的熏陶,相信很多人对互联网思维并不陌生:其中用户思维是核心,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强调得“屌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和用户体验至上; 简约思维,简约就是美;极致思维,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迭代思维等等,过去几年,许多传统行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那么区块链思维,或者简单点说,区块链的玩法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贸然地给“区块链思维”下定义还为时过早,后面我们可以慢慢总结出来。
因为我以前在互联网行业创业,也在互联网上市公司待过,所以就先谈谈我的想法。
给我的感觉就是:在互联网行业创业与在区块链行业创业,在思路和想法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举个栗子:互联网公司创始人跑路是坏事,比如马云跑路就不是好事,但是在区块链里面,可能是相反的,我们认为中本聪跑路,创造了一个很大的价值,即“去中心化的价值”,在互联网人看来,这绝对是个奇特的脑回路!
但是,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发现市场痛点,也就是市场需求。当发现需求之后,同样也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在互联网行业,我们会根据痛点做竞品分析,开发新产品品,做推广宣传,来加强运营,慢慢积累用户,掌握大量数据形成行业壁垒,达到垄断控制产品等等,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谈的“中心化”了。当产品设计出来之后,站在互联网思维,我们会更加考虑它的性能、用户体验等,把产品做大做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影响力,然后进行融资乃至上市,这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标准发展路线。最近的上市的拼多多、美团等等,就是这样典型的路子。
而区块链创业则是在发现用户痛点与需求后,考虑如何将产品做出来。但做出来后并不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去中心化与控制产品,而是让社区去驱动,待产品开发完成后进行推广,从而让更多的社区用户使用,所以区块链项目,社区的运营和维护,凝聚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时考虑的不是赚用户的钱,经济模式完全不一样,区块链内在的激励机制是让创业者、开发者、社区用户拥有共同目标,把项目做好、推广好,因为创业者拥有整个项目大部分的Token,项目做好了之后大家都会有更多的回报,实现多赢。所以这两个经济模型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
从互联网的进化发展来看区块链,我们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终将会迎来一个“区块链+”时代,这个时候区块链必将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同时区块链也会与其他新一代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社会,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