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原创稿件】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立足未来必须要做的革新,是大势所趋。工业4.0时代, “智造”取代“制造”指日可待。然而,从“制造”转向“智造”这条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传统企业究竟该如何披荆斩棘,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推进转型的过程中,伴随企业业务拓展和数据流程、业务应用的复杂化,如何让网络发挥其关键作用呢?
作为面向工业4.0时代的制造业典范,传统服装企业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酷特)的数字化转型堪称业界“范本”。酷特是如何突破网络瓶颈,实现由“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的?带着这个问题,51CTO记者于近日采访了酷特云蓝工学院副院长李克鹏和锐捷网络中大企业系统部副总经理邵德强。
锐捷网络中大企业系统部副总经理邵德强(左)和酷特云蓝工学院副院长李克鹏(右)
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错
酷特拥有3000多名员工,目前形成了以西装厂、衬衣厂和休闲裤厂为主的三个专业制造工厂,产品品类覆盖男装和女装,主要为人们提供贴心的时尚顾问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2003年开始,酷特以自家工厂为实验室,专注研究实践“互联网+工业”,形成了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核心的酷特智能模式,总结出了一套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彻底解决方案——数据工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个性化定制”模式展开的消费者直接对接工厂的C2M商业生态。酷特智能的实践,颠覆了传统的商业基因、业务基因、管理基因、制造基因,形成了“酷特云蓝治理之道”。
据李克鹏介绍,作为最早走向信息化的传统企业之一,酷特没有范本可以学习,只能靠自己一步步的摸索,一步步的试错。“起初,我们定下的目标就是做个性化定制,但是我们要用工业化的手段来实现。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就像是一个病人,哪里痛治哪里。”
李克鹏指出,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网络是智能工厂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酷特工厂从客户需求端,到订单系统生成订单,到研发、原材料、物料、生产制造,到最后发货,这整个流程都离不开网络。“并且,网络的安全对企业来说非常核心,一旦遭遇攻击,整个工厂也将遭遇停产。”
酷特的产品均为个性化定制,每件产品都不一样,背后需要对应各种工艺数据、报目单,如何将这些数据精准的给到每位员工,这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化升级后,酷特工厂约有接近2000台智能化设备,无论是智能的物流设备、裁剪设备,还是传统缝纫机上的智能终端,均需要使用无线网络信号,无线网络信号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情况。
作为一家数据驱动型的智能工厂,所有的信息均来自于数据,酷特员工如何操作的所有指令也都来源于智能终端。假设做一件西服的上衣,标准工序是308道。如果一道工序延迟1秒,则这件上衣制作完成就会延迟308秒。如若1天做4000件衣服,那么1天将会延时1232000秒!
“因此,我们对整个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李克鹏说。
对此,邵德强也表示,从“制造”到“智造”,以酷特为代表的企业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加入到生产线中,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回传。所以,网络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他们需要无线网络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高密度。生产线上有很多终端需要联网,要保证高密度的终端都能够接入网络,并进行数据稳定的承载;
二是,低时延、低抖动。因为所有生产数据均要第一时间从后端销售系统传送到前端,这些生产指令的实时性非常强。所以要实现低时延;
三是,高可靠。要保证无线网络能够稳定支撑生产业务,因为一旦发生无线网络中断事故,将可能导致某条生产线或者某个环节断产,造成严重损失。
四是,高安全。要严格控制生产网无线的访问权限,防止因违规终端入网导致生产业务被病毒攻击或泄密等事故,带来生产经营的重大损失。
挑战面前,酷特如何破局
为了避免因网络不佳而造成的损失,“一开始,我们相当于自己摸索。我们认为国际大品牌肯定会相对好一些,虽然价格也高。但是,我们还是尝试去用。但是采用该设备后,掉线现象频繁出现,需要我们的IT人员去现场重新启动,浪费时间。”李克鹏说。
有了此次经历,IT部门开始重整思路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摒弃购买国际大牌的想法。选取各个品牌的产品在车间内部做测试,以酷特自身需求为基础,通过性价比等各方面的比较。最终选择采用了锐捷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李克鹏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国内的产品不管技术、量还是性能其实不差于国外品牌,甚至有的地方还更优。另外,国内的网络产品更多的是基于中国企业的需求进行研发,而国际大品牌主要涉及基于国有垄断的大行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最终选择了国内品牌。”
据邵德强介绍,首先,在酷特工厂里,锐捷采用了高密度的三频AP,单一的AP比传统无线AP承载的终端数量翻倍,现在可以支撑至少150台以上的终端,可以并发接入。其次,引入了很多新技术,减少数据丢失、无线信号干扰情况发生。特别是引入了Pre-ax技术,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无线干扰降到最低。再次,在高可靠性上,为了确保整个产品线的无线覆盖能够实现互补,其中任意一台AP由于不可控因素宕机之后,周边AP会自动扩大覆盖面积来弥补因AP故障可能带来的漏洞和风险。从而实现,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据悉,锐捷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专门采用了“AP虚拟化”技术,通过部署一套物理AP来支持两张独立网络。单台AP被虚拟成两台虚拟子AP,分别归属于生产与办公两台AC管理,并且两台AC控制着各自的虚拟子AP发出不同的SSID,形成隧道隔离的双控制器网络,让生产与办公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度可靠性。同时,该技术方案也避免了同时部署两套物理AP带来的双倍成本与信号干扰问题。“锐捷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涉及有线、无线、IT运维以及安全管控,现已经应用到汽车制造、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基于锐捷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酷特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源点”思想深化落地,让这条传统制衣流水线真正转化成了具备大规模定制生产能力的智能工厂,并形成了享誉业界的“酷特云蓝模式”。
从“制造”到“智造”,酷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些
作为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酷特有哪些成功经验与大家分享呢?李克鹏认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他建议:
首先,企业转型升级要找到适合的路径和方法。在还没有找到适合的正确路径和方法以前,企业先不要盲目投入,先找到合适的工具,假如资金有限,完全可以选择SaaS产品,减少自己开发和维护的开销。
其次,转型升级之路,永远在路上。重要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有持续健康盈利的能力,才能支撑企业不断迭代升级进化。
最后,转型升级一定要有组织和流程的支撑。因为,只有经过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才能支撑企业路径的落地和实现。
“此外,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起初不需要投入太大,最重要的是盘活现有资源,干掉浪费,提高效率,去掉库存。换句话说,就是节约资源能源。”李克鹏强调。
邵德强也非常同意李院长的看法,他表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转型的目标,不同的业务场景也对应有不同的业务支撑需求。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企业“一把手”要支持。第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第三,结合实际业务做定制。选择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整体方案,选择一个愿意给你做定制,愿意给你做差异化方案的供应商。这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最后,谈及作为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在智能制造领域未来还将会有哪些创新时,邵德强表示,除了常规的网络通信保障、网络应用外,锐捷也在尝试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做预测性运维,从而为生产的应用支撑提供保障。比如:以往对于车床的刀具的磨损情况,需要人工在现场进行判断,因为刀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的良品率。以后,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可判断出当前转速如何,刀具是否需要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驱动下,企业园区网建设和运营的每个环节,对企业来说都无比重要,尤其是以酷特为代表的大型企业的园区建设,需要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等要求。智慧园区网建设中,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断摸索创新,也需要锐捷这种第三方的力量加持。总之,打造特色的中国智能制造,需要企业与服务提供商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智能制造将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共赢新未来!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