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网络技术的3大技巧

网络 通信技术
虽然计算机网络课程只是一门基础课,计算机网络中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十分透彻的了解,所以学起来还是不是十分容易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虽然这只是一门基础课,计算机网络中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十分透彻的了解,所以学起来还是不是十分容易的。内容比较乱、涉及复杂的通信技术、条理性比较差、理论性比较强是学习的***阻碍。解决这些问题,对你学习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243433]]

一、学好计算机网络应该注意的要点

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软件与硬件的结合,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结合,这样来理解,可以减少网络课程学习的难度。这也是网络协议分层的基本知识原点,即网络为什么要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因为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分为2个子网后,问题变简单了。进一步,还可以继续分层,把通信子网分为2层或者3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再把资源子网分为2层,即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这样的概念理解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互联网,是由路由器和IP协议相结合产生的,路由器是其硬件,而IP协议是其软件。

网络的组成还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网络,有不同的组成方式,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因此,要分别介绍网络的组成,不能笼统地谈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应用也有类似情况,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和模式都是不同的。

2. 如何学习网络协议

分层理论,把协议分层,可以减少分析的难度,分层,以及模块化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分析方法。计算机网络首先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2层,进一步再把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继续分层。事实上,网络设备与层有关,比如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不同层的网络设备。TCP/IP与层有关,比如IP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网络安全与层有关,比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都有相应的安全协议。

3. 了解网络分类的重要性

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不至于在头脑中如同一团浆糊。如按照地域分类,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按照介质分类,包括铜网、光纤网、无线网;按照应用分类,包括局域网应用和互联网应用。

4. 一定要学习好TCP/IP协议

底层是局域网,广域网或者无线网,然后是IP层,用于组成逻辑的,完整的网络,上述完成了通信子网的功能。TCP完成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应用层完成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实质是学习TCP/IP协议,因为只有采用了TCP/IP这个完整协议的网络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计算机网络,因此,学习好TCP/IP协议,理解了TCP/IP协议的内涵,也就真正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学会了计算机网络。

[[243434]]

二、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一些常用的术语

1. 广播方式

传统局域网采用广播方式,这样才能理解共享介质访问控制,理解以太网的冲突域,理解用集线器组网性能比较差,正被逐渐淘汰,理解以太网交换机对于局域网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广播方式属于传统局域网,交换机组网属于交换型局域网,是以太网发展的里程碑,分水岭。除此之外,在MAC层或者在IP协议中,还经常强调广播,因为,广播方式简单,适合于分发信息,比如多媒体广播,会议电视信息分发等。

2. 交换

广域网采用交换,分组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核心技术,是代表性的技术。局域网开始采用广播,后来,也采用交换,但是与广域网的交换不同,广域网是在网络层,对于分组进行交换,局域网是在MAC层,对MAC帧进行交换。实际上,互联网也要交换,分组在路由器不同端口间进行转发,也可以看做是交换,只不过人们习惯称为分组的存储转发。可见,交换的概念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离不开交换。

3. 点对点和端到端

点对点有2个含义,一是相对于广播来说的,数据传输只针对某个结点的通信,广域网一般采用点对点方式,路由后,选中一条链路,然后数据传往地址所指出的目的结点(不传往别的结点)。另外一个是相对于端到端来说的,这里的点对点是指,数据传输是逐点进行传输的,端到端则是指,数据传输一般不通过中间结点(不是逐点),或者中间结点不进行处理,比如传输层的数据传输就是在应用程序之间,通过端到端的方式进行传输,因为中间结点没有传输层,不能进行处理,也没有必要进行处理。而网络层,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均是点对点传输。

4. 网络应用模式

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离不开网络通信的双方,那么通信双方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在TCP/IP协议中指出,他们的关系是客户/服务器(C/S)模式,C/S模式是用来描述通信双方间相互作用方式的。认为,C与S之间是通信双方的关系,在通信中,双方不可能同时发起通信,总有一方首先发起通信,另外一方响应通信,规定,发起通信的一方为客户C,发起通信后,响应通信的一方为服务器。由此,C/S模式也成了编写涉及通信的软件的模式,还有一种模式是B/S模式,其中的B是浏览器,S是WEB服务器,这种模式是目前软件编程的基本常用模式。

5. 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

网络协议是分层的,在对分层的协议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自底向上是从物理层开始进行分析,一直到应用层;而自顶向下是从应用层开始分析,一直到物理层。过去,人们经常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而现在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比较多。

6. 什么才是真正的计算机网络?

只有采用了TCP/IP完整协议的网络才能称为计算机网络,比如Internet,而局域网,广域网等都属于计算机通信网,属于通信子网,是用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尤其是广域网,主要功能是用于数据传输,局域网的概念则可以包含通信子网,也可能某种网络的应用就是采用局域网模式,但这样的模式,高层目前也都采用TCP/IP协议,并且如果要上网,也必须采用TCP/IP协议,即属于互联网,因此,一般所说的计算机网络均是指采用TCP/IP协议的互联网,比如Internet。

[[243435]]

三、了解教材架构,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整体概念

1. 通读教材

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切记不要太注重细节,要从整体上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网络,这样就要通读教材,看看教材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章节的顺序为什么是这样而非那样,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 常看目录

整体了解教材,学习目标要明确,常看目录,可以了解教材的内容,网络课程的知识体系,教材的结构,教材的主要内容,做到整体上,全面了解和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常看目录,可以使读者不至于陷入某些具体的,局部内容中去,可以跳出圈子,冷眼看计算机网络的课程。目录体现了作者的思路,作者的目的,知道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使读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才能更好地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

3. 协议的层次

一般的教材基本上按照协议层次写,可以理解为按照TCP/IP协议的层次写,局域网、无线网和广域网都是底层协议,Internet是应用层协议,第5章再详细、具体地讨论IP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这不是在按照TCP/IP的协议层次吗?但也有分类的因素,一般是按照地域文类,即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这样的、按照地域分类也可以理解为按照应用,即按照局域网应用来分类,和按照互联网应用来分类。

4. 教材的写法与网络的学习

教材的写法与学习网络是两回事,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的顺序学习网络。先学习一些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提高感性认识,然后再学习网络理论,学起来的效果就会好些。

  • 比如体系结构在第3章,但是可以靠后些学习。
  • 局域网组建虽然比较靠后,但可以放在前面来学习,比如网线制作。学会网线制作以后,就可以练习把2台计算机通过一根交叉的双绞线连接起来,然后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是否通畅,如果不通畅,即是网线没有制作好。这里既了解了如何建设一个最简单的局域网,又学习了IP协议的概念,学习使用了命令,知道了命令提示符。
  • 操作系统也是这样,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学习,因为学生对于操作系统是比较了解的,起码对于Windows XP和Windows 7是非常熟悉的,以此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学会Windows Server 2003。
  • Internet也如此,因为学生对Internet是再熟悉不过的,过去一般都上过网,上过QQ空间,上过校内,对于网站的概念都比较熟悉,这样,在学习Internet的时候就会感觉很亲切,能够提起学习的兴趣,尤其在学习Internet信息发布的时候,对于基本概念可以不必做太多的介绍。

紧接着可以讨论WWW技术,介绍WEB技术,介绍网页的概念,介绍HTML语言,介绍C/S客户与服务器模式,介绍端口,介绍HTTP协议以及URL统一资源定位器。事实上,此时已经涉及到了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涉及到了应用层,为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学习网络体系结构打下了基础。

5. 整个教材的架构

教材的架构是:底层协议,包括广域网、局域网和无线网,TCP/IP协议,局域网知识体系,包括协议原理,操作系统管理和网络组建,***是信息网络安全。架构如此,但章节的顺序并不需要必须如此,这是需要注意的。

条理性的问题解决了,能够整体上认识知识体系了,知识要点掌握了,教材的架构了解了,网络的名词概念弄懂了,又知道了网络如何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一件轻松自如的事情了,就可以建立起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自觉地学习,刻苦地学习,钻研到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中去,相信,只要有了这样的专研精神,就一定可以学习并掌握好计算机网络课程。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今日头条
相关推荐

2010-09-10 09:08:07

无线网络技术对比

2011-12-23 10:19:11

网络技术开放

2011-09-01 09:48:03

2011-12-22 10:45:33

商业智能BI

2022-08-17 07:53:45

Overlay网络数据中心

2021-01-08 14:55:03

RDWARoCE数据

2013-01-10 11:00:50

网络技术Wi-Fi

2018-04-25 15:50:50

2018-12-12 10:23:00

蓝牙网状网络无线技术

2009-05-20 09:58:24

2023-12-28 13:44:15

网络技术人工智能

2020-01-14 14:38:30

技术研发指标

2021-12-21 06:32:21

网络技术网络网络边缘

2017-02-06 12:45:42

网络技术数据中心云计算

2014-09-02 09:14:11

锐捷

2014-09-30 08:58:04

锐捷

2014-11-13 09:03:46

锐捷

2014-12-01 09:12:27

锐捷

2014-12-18 09:09:10

锐捷

2014-08-21 09:09:28

锐捷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