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公有云巨头纷纷进军私有领域究竟是何故?

云计算
公有云巨头如何实现了这样的增长?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抛弃了传统的私有云模式,以便捷与高效吸引了大量的客户。但是,在公有云发展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公有云巨头们反而在进行私有云方面的发展,而许多传统供应商也在大力发展自身的私有云服务。

如果以收入进行衡量的话,公有云市场的六巨头为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谷歌云、腾讯云和百度云。从2017年Q2到2018年Q2这一段时间中,上述六家巨头均实现了两到三位数的收入增长,如腾讯云的收入就在一年内实现了近三位数的增长。同时,这些巨头母公司或集团的股票价格也实现了可观增长。

公有云巨头如何实现了这样的增长?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抛弃了传统的私有云模式,以便捷与高效吸引了大量的客户。但是,在公有云发展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公有云巨头们反而在进行私有云方面的发展,而许多传统供应商也在大力发展自身的私有云服务。 下面我们不妨就举例来看:

[[242076]]

科技巨头的私有云服务有哪些?

阿里云Apsara Stack Enterprise

数周前,阿里云推出了Apsara Stack Enterprise V3.0版(V1.0于2015年上市),该产品被阿里云称之为面向中小企业的“全栈”本地专有云(私有云)解决方案。阿里云方面表示,Apsara平台与其阿里云平台具有相同的云原生架构,并将Apsara Stack描述为自身公有云的“扩展”。据悉,Apsara可以对数百万台服务器进行大规模的连接。起初,阿里云将Apsara Stack的重心放在IaaS和大数据上,但近来它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金融应用上。对于Apsara Stack如何部署在客户网站上我们尚不得知,但它看起来像是一种与整体阿里巴巴体系联系极为紧密的一种专业服务。

AWS

AWS认为一切应以自身虚拟私有云服务(VPC)为基础,从而组成某种打包型的部件。然后在AWS和私有数据中心之间添加一个硬件虚拟专有网络(VPN)以进行连接。目前,AWS就实现了对VMware Cloud的连接,这将支持VMware的Sphere Hypervisor (ESXi)、Virtual SAN (vSAN)以及NSX网络虚拟化平台。不过,企业用户可能需要一位云服务架构师和其他一些专业人士来帮助他们安转组件,并将其与现有的本地虚拟化设备连接起来。

但是,尽管“虚拟私有云”的描述十分恰当,这种帮助企业将自己的VM在私有基础设施和云基础设施之间进行迁移的服务实际上并不能被称之为“现代私有云”。

百度云ABC-STACK

在百度最近一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大部分讨论的内容都是如何实现AI,而这确实是百度近来的工作重心。去年,百度推出了ABC-STACK(包括AI、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以支持百度的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和其他主要的AI开发框架。而基于此平台,百度与浪潮又联合研发了ABC-STACK在混合/私有环境下的部署形式——ABC一体机。根据百度的介绍,ABC一体机一个节点能够加16个GPU,单服务器最高支持64片GPU卡、单集群支持并发调度1000台服务器,单机群支持并发调度100000训练作业。百度对ABC-STACK的客户定位是那些拥有庞大的数据湖和大量AI预算的大型组织。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 On-Prem

Google同样也在AI和基于容器的微服务中下了很大的赌注。数周前,Google在其Cloud Next大会上宣布其Kubernetes Engines(GKE) On-Prem正处于alpha阶段,而今年晚些时候将进入beta阶段。作为谷歌的私有云软件解决方案,谷歌承诺GKE On-Prem是“一个由谷歌验证和测试的快速而简单的安装和升级体验”,目标客户是那些致力于将自身应用程序重构为嵌入式微服务的企业。

华为FusionCloud私有云解决方案

华为云是中国电信、德国电信、Orange和西班牙电信重要的公有云合作伙伴,多年来,华为云为中国、欧洲和拉丁美洲的电信合作伙伴们提供了大量的公有云服务。华为全新的FusionCloud私有云解决基于使用KVM虚拟化引擎的FusionSphere OpenStack发行版。为了企业级维护、安全和可靠性,华为加强了其商业OpenStack的发行版,但是OpenStack部署依然很复杂。

IBM Cloud Private

IBM私有云数据(IBM Cloud Private for data)是一个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平台。它与Google的解决方案同属一类,它们针对的都是那些计划构建全新应用程序和使用微服务的客户。IBM将企业级的AI视为自身关键的竞争优势,并希望能够在混合云用例中使用分析和AI功能。IBM表示,它Cloud Garage Service将帮助企业IT卖家实现IBM Cloud Private开发和部署实践的现代化。

相比之下,SAP在IBM Cloud的服务似乎正在做相反的事情,这项服务正在帮助客户将传统本地SAP的应用迁移到在IBM Cloud上运行的“私有版”SAP云平台上。

微软Azure Stack

微软重新设计了其Azure的公有云代码,以实现其Azure Stack的私有化。Azure Stack是Azure下属的一个子集,其设计为是在最小的硬件集上添加第五个管理服务器。Azure和Azure Stack使用相同的开发和管理工具,以便在私有和公有的Azure云部署之间保持严格的一致性。Azure Stack可通过多个服务器OEM (如Avanade, Cisco Systems, Dell EMC,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Huawei, Lenovo和Terra)来提供的半机架和全机架解决方案。

Oracle客户云(Cloud at Customer)

Oracle的客户云全权由Oracle来进行管理,通过IaaS、PaaS以及SaaS集成的方式,Oracle将客户云与自身云服务(Oracle Cloud)连接在一起。同时,Oracle Private Cloud Appliance(PCA)是一个可扩展的硬件IaaS平台,每个架构(Rack)上有两个到25个双套接字(dual-socket)的Intel Xero计算节点。如同AWS,Oracle也在致力于将客户的Vmware vSphere虚拟机迁移到PCA上。

但与AWS不同的是,Oracle客户云似乎是一个全新的虚拟机“直接迁移(Lift and Shift)”解决方案,它将帮助客户远离自己组装虚拟化混合环境的复杂性。

腾讯云TStack解决方案

腾讯云的TStack解决方案基于OpenStack,并支持KVM和QEMU管理程序、VMware的ESXi裸机管理程序和Docker容器。腾讯表示,其TStack解决方案是一个松耦合的体系结构,而且专为独立部署而设计,还集成了云管理功能。与华为一样,腾讯也在努力简化OpenStack的部署。

私有是趋势还是热潮?

那么,为何这些科技巨头会纷纷进军私有领域呢?这只是一种风尚潮流还是必然的趋势?在一些观点看来,是趋势性的可能性要更高一些。

首先是尽管公有云发展了多年,但一些来自于特定行业的大型客户依然会对公有云的风险、安全和合规性问题心存芥蒂,特别是在金融(含保险和银行)、电信和医疗等行业中。很多客户依然会选择进行进行私有云或本地模式的部署,而在这些服务中,传统的私有云供应商更具能力,也更具经验。

这么想来,公有云巨头与传统私有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便是有迹可循了。比如AWS和VMware的合作,在本周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VMworld 2018大会前夕,VMware就宣布将进一步扩展AWS Cloud on AWS服务,其中包括由AWS数据支持的Amazon RDS on VMware。

二者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根据RightScale 2018年的《云状态报告》,VMware在私有云领域中遥遥领先,其VMware vSphere的应用率高达50%。而另一方面,AWS又是公有云领域中的绝对王者。通过合作,AWS可以学习到VMware的私有云服务经验,而VMware又可以利用AWS平台推出更灵活性的产品以面向更广泛的客户。

不过,有人认为,公有云供应商与私有云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所推出的服务并是纯粹的私有云,而应是“混合云”,因为很多该类服务会依赖于公有云供应商的底层架构,更多也会呈现出“云托管”或“专有”这样的服务形式(至少公有云供应商是这样描述的)。

同时,这也引发了人们另一个方面的思考,那就是这类全新的私有云会很贴近于现在的公有云,比如在国外研究机构Wikibon最新一份的报告中,作者就指出,“真正的私有云”应带有一些公有云的特征,特别是其可以简化用户与供应商的关系,提供自助服务式的产品,推出更为灵活的IT资源消费方式等。

争斗的终点将是混合云?

恐怕有关公有云与私有云孰优孰劣的讨论依然会继续下去,但似乎这样的讨论不再具有那么大的意义。一方面,如今的公有云的安全性正在与传统私有云相靠齐,另一方面私有云也开始拥有了类似于公有云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公有云供应商进行“私有”的同时,传统私有云供应商也在进行着“公有”,比如Oracle收购NetSuite,SAP收购了CallidusCloud等。

当公有云与私有云二者边界愈发模糊时,或许他们最终将会融合成一体,成为一种全新的“混合云”或“多云”模式。在Wikibon报告中,作者就指出,企业公有云和本地真正私有云的很大一部分将成为集成混合云的一部分。这种最高效、功能最强的混合云将共享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的存储资源、超大规模服务器以及编排/自动化层。

尽管看起来这依然是个设想,但我们不应忽视该领域的潜力。毕竟,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出现、应用以及围绕于二者的讨论均源自于客户的需求,而混合云和多云的出现也是如此,它们的出现背后正是大量的大型企业既渴望云计算的便捷与高效又担忧潜在风险和安全问题的矛盾心理。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T媒体
相关推荐

2023-10-20 10:09:44

人工智能

2021-06-11 11:34:37

脸书Facebook商业帝国

2022-06-09 10:10:24

前端组件化解耦

2015-08-27 10:31:43

SaaS企业融资云计算

2011-02-28 09:51:43

内省

2019-04-26 13:55:02

Istio微服务架构

2010-06-28 14:47:45

云计算

2011-02-16 16:13:40

Debian

2020-06-11 09:18:34

动静分离架构架构设计开发

2010-08-24 09:19:59

2019-07-22 15:29:53

JavaScriptGitHub语言

2018-07-05 16:15:26

缓存数据cache miss

2019-06-04 14:15:08

JavaScript V8前端

2012-09-17 09:52:20

云计算云存储公有云

2010-03-19 17:30:18

云计算

2013-03-01 09:59:22

云计算厂商SDN

2015-12-14 15:34:35

开源投资创业

2023-12-26 01:24:45

Jedis连接池参数

2016-06-17 12:31:10

Spark SQL数据处理Spark

2018-09-10 13:47:21

数据科学统计学决策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