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消息:成立于2006年的见福便利店,一直被称作是区域便利店企业的典范。目前,其门店规模已经超过1500家,并入选2017年中国快消品连锁***。
除了门店的快速扩张外,在创新升级上,见福便利店也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尝试,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
便利店不是传统企业,这一直是见福便利店创始人张利所强调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便利店目前信息化程度很弱,而便利店行业一定是高科技的践行者。
“数字化是企业未来的必由之路,不是做不做,是必须做。”近日,在接受《联商网》专访时张利再一次坚定地说道。
不过,张利也强调,在科技应用方面要特别小心“伪科技”和“唯科技”。所谓伪科技,就是看着很像,但实质上不是科技;而唯科技就是不计成本的蜂拥而上。
“除了产品和供应链之外,单店运营和单品管理是中日便利店***的差别,而见福便利店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也是在这上面,其中观远数据分析平台就帮我们解决这些难题”,张利告诉《联商网》。
张利认为,要数字化,是自己养一帮人,还是跟别人合作,这是企业发展商业模式问题。对于见福来讲,更希望和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我只要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别人来帮我解决问题”,张利表示。
为此,见福便利店选择了和主打智能BI的观远数据进行合作。通过智能分析,观远数据诊断出见福便利店目前在数字化方面存在的几个痛点,主要包括业务数据量巨大,传统Excel性能难以承载;报表周期太长,出现问题无法快速预警与反应;报表等相关信息的交互与沟通效率低下;以及依赖人为经验查看分析数据,导致应对决策严重滞后等等。
而针对此类问题,观远数据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例如在PC端,一站式整合分散的EXCEL数据,数据库数据,根据业务需求制作看板,能够在电脑端方便地查看与管理多门店,多区域的业务开展情况。
为什么会选择观远数据进行合作?张利告诉《联商网》:“一方面,观远数据是专业做人工智能BI的,在国内相对比较少;另一方面,观远数据的分析场景很适合见福便利店场景,它们的模式是比较贴合我们客户的需求的。
实际上,据《联商网》了解,观远数据价值主要体现在“轻、灵、快、易”。“4个小时可以实现极简部署,以及量级区别,海量的数据从几百家到几千家门店可以实现秒级响应,特别重要的是应用门槛大幅度降低,不需要请到专业的BI人才就可以做,业务人员懂一些Excel就可以用整个数据决策系统,”观远数据创始人兼CEO苏春园表示。
就拿见福便利店来说,不需要数据部门来自行搭建大数据平台,利用观远数据的能力来支撑多种数据源和大数据量的处理;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在接到新业务需求时,可以很快的利用观远来做统一化数据加工,然后灵活嵌入到自有业务系统中;自动化、统一化的数据分发与推送,管理者能掌握经营状况,一线店长能够快速被赋能等。
在谈到整个零售行业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时,张利表示,数字化投入最看不到的就是PE(市盈率))和PS(市销率),但数字化是一个必然方向,每家企业该怎么走需要自己拿捏,没有标准。此外,不能一味强调数字化,首先要保证活着,大数据只是让自己活得更好。
联商网:怎么看待便利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张利:
首先,不要把便利店看做传统企业,便利店是科技企业,只是很多人不懂便利店而已。
其次,不是便利店在数字化,是所有企业都在数字化。数字化是管理的可控性,没有数字化,管理就没有可控性。没有量化指标的话,就无法进入管理的阶段。
此外,不是我想数字化,而是必须数字化。我要生存,未来要活着,就必须数字化。数字化是作为企业未来的必由之路,不是做不做,是必须做。
联商网: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解决哪些问题?
张利:
***、人才问题。要数字化,要往科技方面走,是自己养一帮人,还是跟别人合作,这是企业发展商业模式问题。对于见福来讲,我更希望和我的合作伙伴开合作。我只要提出问题,而需要别人帮我解决问题。
第二、方向问题。到底方向是什么,有个优先的问题。哪些是急需解决的,哪些是需要以后解决的。
第三、商品问题。日本的7-11基本能达到70%以上的自有品牌,而目前我们国内便利店不到10%,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
第四、时间沉淀。我们往往是太急,因为急着做,很容易把事情做错。企业要慢慢做,持久的做,核心是我们希望企业的命比我们的命更长。
联商网: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怎么看?
张利:
从投入上来讲,大家追求的是PE(市盈率)和PS(市销率),而数字化投入是最看不到这两点的。
数字化是一个必然方向,每家企业该怎么走需要自己拿捏,没有标准。一方面,数字化要为我的销售、营运、客户沟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而做准备;另一方面,数字化不在大,而在全。
此外,因地制宜,不要盲目的把大数据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首先要保证活着,大数据只是让自己活得更好。
联商网:见福便利店的数字化转型进展如何?
张利:
实际上叫转型不合适,应该叫升级。从早期的进销存开始,到后面的ERP沟通,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我们基本上分了三个阶段,目前主要是在第三个阶段上。
通过和观远数据的合作,在单店运营和单品管理方面,我们的店长和店员很快能够知道自己的数据分析情况,快速解决了我们的很多痛点。
此外,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跨界联盟。比如和化妆品业、服装业等商家的联盟,通过高频高值的打通,使我的客户、会员系统,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人脸识别会员技术等得到有效的沟通,最终转换为流量。
联商网:效果如何?
张利:
没有那么快,那么快一定是假的。效果很快的一般是毒药,一定是小火慢火才能炖出精品。我们前前后后两三年做的这些事情,有些见到一点成效,有些有待观望,有些还需要调整,但是我认为方向一定是对的。
联商网: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方向是什么?
张利:
***、管理,要下很大的功夫,把管理环节做好;第二、沟通,运用科技的手段让企业内部沟通更有效;第三、物流,提升物流的效率。
联商网:为什么会选择观远数据合作?
张利:
***,观远数据是专业做人工智能BI的,和传统BI有所不同,产品理念比较先进。第二,我们合作了有半年多,观远整体服务做得挺好的,也在磨合很多事情,双方的沟通是比较愉快的。第三,我们的数据非常重要,所以观远数据的私有化部署可以满足我们的数据安全。最重要的是观远数据帮助我们整体规划从BI数据分析到AI需求预测的路径,目前国内观远做的比较精细。
联商网:双方合作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张利:
除了产品和供应链之外,这也是中日便利店***的差别。目前我们重点和观远合作主要是两个点:单店运营和单品管理。通过观远数据,我们实现千店千面的差异化管理,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商圈的门店它的实际表现是很不一样的,现在见福的分析具体到不仅单个品类,更多的是单个单品在单个门店的表现。
联商网:未来还将重点在哪些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张利:
从DM变成实操,从实操变成效益。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的沉淀。在科技的应用上,不能搞“唯科技“和“伪科技”,这两个平衡我很在意。不管是买软件还是买服务,***都要获取收益才行,如果带不来收益,都是失败的。
联商网:见福便利店在今年4月获得了一笔2.4亿融资,这笔投资计划用于哪些方面?
张利:
首先是后勤设施,包括物流、配送等;其次是店面收购,开一些好的店;再次是信息智能化系统的提升;***还有门店升级改造。
联商网:在商品及供应链方面,见福便利店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利:
零售行业基本经历四个阶段:租赁型(百货公司)—批发型(沃尔玛等)—品牌设计型(耐克、阿迪达斯等)—制造型(ZARA、优衣库等)。下一步,见福便利店将由批发型进化到制造型,主要包括自己生产产品以及一部分OEM自有商标。
联商网: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新的尝试?
张利:
主要是在鲜食方面和一些自有品牌方面,当然这种尝试会有风险和代价。
联商网:目前中国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张利:
***、资本支持。全世界所有大的便利店一定有大的资本在支持,而中国的便利店企业这一点比较缺乏。
第二、时间沉淀。日本、台湾的7-11都已经有40多年了,而我们国内最快的也就20年左右,大多数可能还不到10年。
第三、重视程度。我们把“商”看的比较弱,比较轻视,但实际上商业交换是人类一个重要的进化。
联商网:中国便利店行业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格局?
张利:
兼并整合、寡头垄断的形成。做的好了,IPO上市兼并别人,或者被兼并,给个好价钱。最怕的是,兼并别人没有能力,被兼并没人看得上,孤独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