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了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编写组,就一直有一个问题: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有什么差异?
如果从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来源看,都是从Industry Internet翻译而来,从字面理解上,这两个概念应该是相同的。但是仔细观察国内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参与者,发现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还是存在差异。
从智能制造生态看差异
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在2015年提出制造系统的模型,分三个维度:business,product,production三个维度。
仔细研究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加侧重于product和production这两个维度的整合。绝大多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解决这两个维度的问题:生产设备的联网,实际上是Production这个维度的智能化;一些设备类的产品的在线维护形成预测维护,是Product这个维度的智能化。国内虽然也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解决business维度的问题,但相对较少,比如海尔的平台。
其实仔细分析原因,国内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借鉴了GE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德国工业4.0,而西门子是工业4.0的典型代表。无论是GE,还是西门子都是提供设备类产品,比如西门子的设备用在生产线上,主要是解决设计生产线,以及生产线的柔性化,这个是production维度。而GE,西门子的产品也需要维护,比如医疗设备、航空发动机产品,通过设备联网提供更好的维护服务,这是Product维度。
为什么Business维度的特征不明显?我猜想先进国家发展比较早,较早的实现了行业垄断。这些垄断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形式完成了Business维度的整合,不需要再通过平台实现集成化。所以GE,西门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Business特性介绍的相对较少,因为已经比较完善了,不需要作为主要特点介绍。
大部分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是借鉴GE,西门子的解决方案,因而其特点也是也Product,Production维度为主。
国内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多是以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供应链的整合来实现平台功能,多数产业互联网平台是通过市场化+资本来运作的,而通过获得补贴的形式较少。根据国外的经验,Business维度的整合更容易创造商业价值,国外的龙头企业通过供应链解决方案形式来实现,但中国行业的集中度低,垄断行业少,通过平台汇聚中小企业,形成平台效应是有商业机会的,因而国内的产业互联网企业,一方面缺少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一方面中国的行业汇聚效应好,因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从物联网生态看差异
一直用IBM的物联网生态图来研究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我认为无论产业互联网还是工业互联网,都是物联网。
我今年更新了IBM的物联网生态图,主要在物联网平台这层,将原来的物联网平台,分为了物联网技术平台和物联网行业平台。
物联网的技术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现阶段看,工业互联网最早推出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而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与物联网技术平台类似。
而产业互联网的功能,与物联网行业平台功能类似。工业互联网是技术视角,而产业互联万是应用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