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的转折之年:风口之猪or回归本真?

物联网
最近GE准备出售工业数字资产的新闻甚嚣尘上,“世上可能再无Predix、IIoT急先锋轰然倒下”的舆论热度甚至盖过了事件本身,而真正值得聚焦思考的核心问题——“IIoT之路通向何方?”看似平淡常见,却正该重新思考。

最近GE准备出售工业数字资产的新闻甚嚣尘上,“世上可能再无Predix、IIoT急先锋轰然倒下”的舆论热度甚至盖过了事件本身,而真正值得聚焦思考的核心问题——“IIoT之路通向何方?”看似平淡常见,却正该重新思考。

GE这个曾经的时代王者,如今正走向“泯然众人”,的确令人唏嘘。

但如果把GE Predix的发展,放到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来看,新陈代谢是任何行业的发展必然,一家公司的成败不宜解读为整体趋势的朝向。

[[239788]]

1. 技术趋势的每每更迭,是一段似曾相识的时空之旅

从时间上来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中国股市10多年前是3000点,如今又回到3000点,看似是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笑话,其实绝非中国独创。1964年美国道琼斯指数就达到了800点,1981年还是800点,也是同样十几年没涨。表象的相似,背后也一定有根由的重叠,因此分析那个阶段的美国经济,对看清中国的未来方向很有帮助。

技术的迭代也在不断的重复历史,有时后退一步才能看到全局。

不同产业与技术的演变,有非常强的趋同性。

如果跨界来看,电话时代的通信平台AT&T,PC时代的软硬件平台IBM、微软、英特尔,互联网时代的平台雅虎、谷歌、Facebook,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创造者苹果、谷歌、腾讯,云计算时代的企业服务平台亚马逊…

虽然每个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但是如果往前看往后看,位于技术浪潮之巅的企业似乎在不同时段讲着相似的故事。

在每个技术迭代周期的初始,人们的态度往往都是:长期坚决看好,短期各种纠结,近看一地鸡毛。

在技术的浪潮中,大多时候拥有平台或者操作系统的企业手握产业发展的命脉。如今在物联网IoT时代,平台型商业模式的“诱惑”与日俱增,为了掌握物联网平台的“门票”,AT&T、IBM、微软、英特尔、谷歌、亚马逊等巨头早已悉数入场。

再看近期同一时空交错中的不同企业,GE的“队友们”似乎丝毫未受其影响,大刀阔斧的加速进行着愈发趋同的布局。

谷歌在7月底举办的2018 Google Cloud NEXT大会上,发布一硬一软两个IoT相关产品,新款Edge TPU芯片及Cloud IoT Edge边缘运算平台。

此前不久,Google曾收购物联网平台公司Xively,通过将Xively的资源与GoogleCloud IoT Core进行整合,有助于让谷歌云提供切实可用的企业物联网服务。

立志在2035 年前,打造1兆台连网装置的ARM,最近连续重金收购了Stream Technologies公司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IoT-X和企业数据管理企业Treasure Data,打造出支持卫星、蜂窝网络或低功耗广域网LPWAN等连接方式,设备管理、连接管理、数据管理能力更强的Pelion物联网平台。

西门子则在8月初,以6亿欧元收购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Mendix,其服务已经深入集成到IBM、SAP和Pivotal等云平台中。西门子试图通过此举加速IT与OT的融合,继续推进工业数字化和MindSphere物联网平台的布局。

2. 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的本质,是物联网IoT平台

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的本质是物联网平台,不应该把IIoT平台看作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IIoT平台完全可以扩展到工业应用之外,而企业级的IoT平台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 Research Future在2018年7月的预测,企业物联网服务市场的年增长率为26%。麦肯锡公司的一份调查指出,“虽然物联网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但98%的企业表示正在考虑部署物联网应用,以改善运营状况和启动新的业务模式。”

面对企业级物联网市场的巨大想象空间,巨头们普遍的做法是围绕云、管、边、端,也就是物联网云平台、网络通讯、边缘侧和终端侧软硬件平台,进行近无遗漏的部署。

无论是GE Predix的扼腕,还是各个巨头的涌入,2018年对于物联网平台而言,转折在所难免,竞争难度水涨船高。

巨头的趋同布局,虽然核心能力各异,但短期之内难见分晓,一方面加速着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成熟,一方面无情的挤压着行业物联网平台的生存空间。

面对数百家物联网平台共存的局面,各大研究机构纷纷给出了IoT平台的定义和参考架构。Gartner认为IoT平台的能力包括:

  • 分析: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 决策处理:规则引擎、业务流程管理(BPM)
  • 事件处理:事件和数据的聚合、存储以及信息管理
  • 定制和构建应用程序
  • 集成:API发布和订阅、协议跳转、移动应用程序、原有系统集成等
  • 物联网终端和网关的配置与管理
  • 通讯安全:认证、加密、证书管理等
  • IoT设备通信
  • 适配
  • 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的UI用户界面

Machina Research认为物联网平台按照逻辑关系,从下到上提供4大功能: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应用支持和业务分析。因此物联网平台从底层到高层可以分为4大平台类型:设备管理平台DMP、连接管理平台CMP、应用使能平台AEP和业务分析平台BAP。

IoT Analytics则认为IoT平台架构由8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连接和规范化、设备管理、数据库、流程和反馈管理、分析、数据可视化、附属工具,以及外部接口。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真相,包括巨头打造的平台在内,世上没有完美的物联网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切面和定位最为重要。

3. 物联网平台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尤其是工业物联网平台

作为立志成为物联网时代平台级别的企业,除非受到巨头的所谓“降维攻击”,面对巨大的市场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但复制之前几波技术浪潮的成功经验,或者盲目追随巨头们的发展思路不一定是最优解。对于物联网平台“由虚入实”的过程,不宜掉以轻心,有以下几点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1) 平台级企业的诞生,往往前提条件是需求旺盛、交易频繁,需要大量的有效数据和生态合作伙伴进行滋养。

这要兼顾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在别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之时就已经占据了相对的领先优势。

在物联网领域,无论是横向共性技术,还是纵向垂直行业,由于平台型发展是显性模式,大家都在左顾右盼,紧密的互相跟进,封闭型发展的环境并不具备。

加之物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往往遵从一定的路径和步骤,没有捷径可走,先发优势来自潜移默化一步一个脚印的长期坚持。

已经积累了数年数据的物联网平台,自然比尚无数据思维,“新时代石油”为零的企业对于用户和行业的理解更为深刻。针对机器进行了数十乃至上百个维度的数据采集,建立了设备画像的企业,就比尚处孤立数据阶段的企业更胜一筹。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世界排名第一的压路机企业,德国的宝马格,长期占据销量冠军的秘诀并不高大上,而且非常简单,就是积累了针对不同土质、压路机振动频率和运行速度的数据,作为行业Know-how提供给客户。因此使用宝马格的压路机,压实效率最高,往复运行次数最少。同行如果想追赶和超越,除了踏踏实实做好数据积累,形成Know-how,别无他法。

(2) 未来一段时间,云计算平台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庞然大物们的营收惯性,不是仅凭位于“边缘”的星星之火就可以触动的。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企业云平台是一个每年6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并且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0%。在这个市场中,亚马逊占据了33%的份额,微软的份额从7%攀升至13%,谷歌的份额从3%提升到6%。

在物联网业务还未产生实际收益的情况下,云平台业务将在巨头内部占据较大话语权,难免“强占”对于终端侧和边缘侧的应有重视,而后者恰恰是物联网应用落地的重心。

虽然工业物联网平台的本质,是物联网平台,但工业物联网平台面临的挑战更大。从工业物联网的角度来看,解构平台核心的侧重点不同,行业的理解深度也不同。如果跟着互联网巨头的思路部署工业物联网平台,有可能失去重心。

工业应用中,数据采集是基础,打通终端侧和边缘侧,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连接是核心。工业富联针对边缘侧的数据采集,还研发了专属产品Nadder,这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了富士康的自研软件,实现算力下沉,就地进行模型训练,而无需回到云端。

它把原本需要依托云端完成的大数据运算“反应”能力,直接变成在边缘侧就可实现的快速“反射”能力。

(3) 物联网平台以软性服务的模式为主,用户的付费习惯和忠诚度尚待培育。虽然有少量企业已经探索到可行的IoT平台盈利路径,但更多企业的盈利模式仍需精心设计、持续探索。

互联网平台的营收有广告打底,相对容易。而物联网平台的定价模型包含固定费用、软件许可证费用、数据和信息费用、月度服务费用等。这些定价模型与设备数量、数据量、合同期限和部署复杂度高度相关。

前期投入巨资的物联网平台目前普遍面临着产生回报的压力,还有一些企业宣称他们在物联网平台的烧钱行为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回报。但从销售数据来看,这些销售额中仅有一小部分来自于软件和应用,大部分仍旧来自于传统的昂贵硬件设备销售。

分析由IoT平台服务产生的间接收益,通过潜在的二阶效应和高层次的影响设计营收回报,也许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例如up-sell 和cross-sell,当然前提是拥有一定的客户规模。

再比如,亚马逊由3个核心业务:Prime会员服务、Marketplace第三方卖家平台和AWS云服务,从而形成的商业秘诀:飞轮效应,值得物联网平台企业借鉴。

[[239789]]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几次绝佳的机遇。如能把握,物联网平台绝对算得上是一次。持续学习与独立思考,保持战略定力,做正确的事,永远来得及。

本文小结:

  • 技术的迭代也在不断的重复历史,有时后退一步才能看到全局。新陈代谢是任何行业的发展必然,一家公司的成败不宜解读为整体趋势的朝向。
  • 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的本质是物联网平台,不应该把IIoT平台看作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IIoT平台完全可以扩展到工业应用之外,而企业级的IoT平台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
  • 2018年对于物联网平台而言,转折在所难免,竞争难度水涨船高。复制之前几波技术浪潮的成功经验,或者紧密追随巨头们的思路不一定是最优解。对于物联网平台“由虚入实”的过程,不宜掉以轻心。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物联网智库
相关推荐

2020-09-27 12:25:25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IOT

2023-11-29 10:58:28

AIoTIOT数据平台

2013-11-29 09:13:22

物联网2014

2023-12-04 11:17:20

2024-05-17 12:53:54

IOT网关物联网平台物联网

2021-11-08 07:57:17

物联网无源物联网IoT

2018-08-20 08:59:56

2016-01-15 09:38:49

2014-01-10 13:19:16

CES钱伯斯物联网

2015-03-23 10:26:10

2020-04-09 09:14:50

新基建物联网IOT

2016-04-05 10:46:03

物联网百度云MQTT

2022-06-16 09:07:20

蜂窝物联网物联网

2020-06-17 10:52:52

物联网新基建技术

2015-09-08 11:23:06

2019-08-02 14:50:34

2020-05-27 10:32:26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IOT

2019-10-28 16:14:01

云计算物联网平台物联网

2024-01-04 16:09:05

物联网医疗保健智慧城市

2018-03-10 09:00:00

物联网 区块链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