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繁琐和复杂。这不,美国情报部门都开始用人工智能算法来替代人工了。
据悉,美国国防部目前正加紧研发可辅助情报人员搜集情报信息的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整理极端恐怖组织的情报数据。无独有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在开发用来获取社交媒体数据的人工智能。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情报搜集与情报分析的重要价值。
人工智能“投身”情报界,可充分融合卫星、互联网、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加快情报提取与分析速度,实现全天候、多层次、实时广泛的情报搜集,甚至有望成为情报界的“大咖”。
测试“空中慧眼”——
情报界迫切需要“人工智能间谍”
这些年,得益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提升和网络融合趋势的加快,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呈现出“井喷”态势。尤其是无人机和卫星影像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源源不断地传送着大量图像和视频信息。这可“害苦”了情报分析人员。相比于以往邮件、手写文档、电话录音等情报收集方式,当今的社交网络上每分每秒都诞生着“海量”数据,如何从中快速有效提取出关键信息,成为情报部门研究的重点。
情报界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特工”的原因,主要是如今获取的情报数据日益复杂,超出了人类分析员执行情报分析任务的能力。美国中央情报局此前公开透露,将依托硅谷开发商开展137个人工智能情报处理项目。这些项目的涉猎范围也相当广泛,大到通过对比数据变化来预测未来重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到让计算机自动标记出能引起情报分析员注意的人或物。随着人工智能项目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具备从社交媒体收集数据的能力,那些看似不经意发出的“朋友圈”,或许早就被“人工智能间谍”给盯上了。
与此同时,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也积极“试水”人工智能,通过开展一系列研究项目寻求人工智能在情报领域的突破。前不久,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就专门举办了深度学习挑战赛,招募能自动解析卫星影像的人工智能“特工”。
众所周知,军用间谍卫星就如同“太空狗仔队”一般,每天围绕地球疯狂拍下海量图像。情报分析员处理图像能力确实有限,而诸如导弹发射井等军事设施的情报搜集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再合适不过。据悉,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实现了75%工作量的自动化。
事实上,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在 2015年就创建了数字创新局。他们开发的用于预测社会动荡事件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在事件发生前提供预警,并已应用在美国各州针对警察的暴力事件中。2017年底,美军就在中东地区开展了人工智能情报分析试验。加载有特殊算法的计算机被用来辅助分析无人机采集的视频信息,从中自动识别出人、汽车以及各类建筑物。经过不断学习和算法更新,人工智能在复杂环境下自动识别率已经超过80%。下一步,美军还将在更多的无人机平台上测试这一“空中慧眼”。
搭起“算法之桥”——
在海量数据中靠算法“泅渡”
数据无处不在,关键看你“用不用心”。此前,有“好事者”通过飞行轨迹记录软件找出了100架来自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飞机。通过这些飞行数据构建模型,然后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与其他飞机飞行记录不断进行数据分析,他们还找出了许多被“雪藏”的专用飞机乃至军机。
如此看来,人类行为本身就是数据,而人工智能只是对数据加以利用的算法模型。由于有太多的数据需要筛选,情报机构把希望寄托在人工智能上,试图借助人工智能来快速处理亿万比特的数据。可以说,人工智能在可用资源和紧迫需求之间搭起了一座“算法之桥”,借助算法在海量数据中“泅渡”,使情报分析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人们再也不用耗费大量时间找寻坦克在哪里,而是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坦克为什么在那里、下一步坦克要做什么。
人工智能投身情报工作,其原理并不复杂。借助语音识别、文本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人们就可以把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整合标注”,把已采集的数据处理成计算机较易理解的有用信息。据悉,美国空军正在研究利用机器视觉识别系统监控视频中的内容。这还只是较为初级的数据信息筛选,理想情况下,人工智能并不是机械地对特定关键词或画面做出警报,而是能对所有的文本、图像和视频信息有一个整体、动态化的理解过程。
当然,这只是人工智能用于情报工作的冰山一角。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离散数据的关联集成,不仅提升了情报的自动化处理水平,还可以自主学习得出基于用户识别的开源情报数据。美国军方目前正花费数十亿美元建立地理空间情报系统,这些涉及到“人文地理”的网页、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和社交媒体等数据,恰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实现收集处理自动化。人工智能“情报分析员”的优势就在于算法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场景,还可以代替人工操作员实施目标识别等任务。
挺进“无形战场”——
日益成为军事较量的最前沿
人工智能与情报的有机融合,恰恰说明了科技进步正推动情报获取、整理和分析过程的技术变革与创新。正是人类面临情报威胁领域的巨大“数据黑洞”,不断推动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如今,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军事较量的最前沿,像人类一样思考的人工智能“大咖”,只不过是众多应用中的佼佼者。
早在2015年12月,伴随着“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提出,美国国防部就围绕智能化和自主化提出了5大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军事应用的快速发展。美国于2016年专门发布《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两份报告,事实上已经将人工智能置于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的科技战略核心。在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参与下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中,更明确提出了对人工智能在情报分析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如今,美军已经计划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分析整理极端组织的大量情报数据,美国国防部“算法战跨职能小组”的第一份“算法武器”,也是用于无人机目标探测、分类和预警的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如今早已“跑向”情报这一“无形战场”。
人工智能用于情报分析,也并非会使人类彻底“下岗”。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展的卫星影像分析比赛中,就出现了多角度拍摄物体影像上下颠倒、云朵移动影响成像效果、卫星影像分辨率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工作难度。更何况地球卫星图像并非完美无瑕,即便是人工智能识别精确度达到90%以上,依旧无法自主完成全部工作。
此外,人工智能最大的“克星”,当属来自人类的欺骗或“诱导输入”。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数据输入就可以“欺骗”人工智能系统。哪怕只是像素被放错位置,一张坦克的照片就可能被误判为汽车,但人眼就很容易辨别出个中差异。为此,人们正在为人工智能寻找预防和应对“欺骗”的方法。看来,尔虞我诈的军事博弈,早已从传统战场转移到了数字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