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为疫苗产业做点什么?

人工智能 CIOAge
目前AI预测死亡、AI预测乳腺癌等预测算法不断出现,而且精准度一直在朝着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能否把预测算法运用到癌症疫苗的开发当中来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3767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疫苗到底是一笔好生意,还是关乎生命的良心事业?

日前,长生生物疫苗案引发新一轮的拷问,两位微博大V谢娜、章子怡以宝妈的身份在微博发问,事件开始进入二次发酵,“怎么能出现问题疫苗?怎么能这样?”

几年前的山东“毒疫苗”阴影还没完全过去,几年后的今天有关疫苗造假的事情又重新上演。到底如何才能为疫苗产业真正做点实事?

从癌症疫苗之殇到个体化癌症疫苗

2006年6月,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顾问委员会全票通过允许默沙东公司宫颈癌疫苗上市的建议,标志人类抗癌战争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打开百度搜索“癌症疫苗”四字,我们所看到的新闻基本上都在标榜癌症疫苗的神奇功效,“癌症疫苗获重大成功”、“100%破坏癌变细胞”,“治愈率高达97%”之类的标题比比皆是。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传统意义上的“癌症疫苗”从早期概念到目前的临床实验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但和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相比,癌症疫苗的临床实验结果仍然并不理想。

科研人员面临的一大瓶颈是许多癌细胞的突变具有“患者特异性”,这也就是说,在A患者身上出现的突变,可能根本不会在B患者身上重现。因此,仅仅针对癌细胞的“共通性突变”研发出来的疫苗,实际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精准医疗的概念讨论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免疫治疗又是人类预防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设想如果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开发出一项个体化癌症疫苗岂不是能大大提高癌症疫苗的效果?

目前,在实验室里以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作为基础,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了解小白鼠的特异性突变,而且这些突变所产生的新表位(抗原和抗体结合的部位)基本上都能被CD4和辅助性T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所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小鼠模型当中,针对这些新表位所开发出来的疫苗被证明能够有效控制小鼠的晚期肿瘤。

 

AI能为疫苗产业做点什么?
图片来源:K.SUTLIFE/SCIENCE

AI进入,个体化癌症疫苗还需要跨过什么?

在小鼠身上的成功试验,引发了一大波生物公司对癌症疫苗的兴趣。但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这一过程,却相当漫长。那么,从小鼠到人类,疫苗的转化到底需要跨过的是什么?

人类癌症肿瘤细胞的突变过于复杂

如何寻找癌症细胞的突变部分?有人提出先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来全面测定癌细胞的基因谱,然后再将癌细胞的基因谱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谱做比对,从而鉴别出突变部分。虽然这一方式听上去可行,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主要是因为一来癌症肿瘤本身就是一种基因病,肿瘤细胞的基因会不停的发生突变,因此,不同时期所测的基因组各不相同,所以难以统计得到一个准确的细胞突变数;二来就算能够准确地找到突变,我们也无法知道在成百上千的突变之中到底哪些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分泌抗体,进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癌症肿瘤细胞的突变之复杂已经完全到达了人力解决不了的程度。因此,如果我们想知道到底哪种突变能够为制造疫苗所用,也许机器算法能够派上用场。

目前AI预测死亡、AI预测乳腺癌等预测算法不断出现,而且精准度一直在朝着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能否把预测算法运用到癌症疫苗的开发当中来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美国的派克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所和纽约市癌症研究所引入机器算法,并筹划了一场计算机程序的对抗赛,目的就是为了探究在肿瘤患者的数百个癌变信号中,哪些在未来是有可能发展成为引发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关键因子的。

 

AI能为疫苗产业做点什么?

但是目前据有关专家估计,这套预测算法的准确性不会超过40%。行业内对于算法预测的规则现在知道的也还不够多,而且鉴于机器学习的“黑匣子”问题,没人有资格保证最后研发出来的预测算法能放诸四海而皆准。

生产设计的癌症疫苗难以轻易落地

首先,按照德勤的数据,2017年成功上市一个新药的成本已经增加到20亿美元。但通常留给药企的盈利期只有6-10年,在盈利期当中,药企必须赚够足够的利润,否则后续的研发就会难以为继。所以很自然,当个体化癌症疫苗成为现实,大众必然要为它高昂的价格买单。

2008年,惠氏公司的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中国上市,四针全部接种完毕需要3400元,价格在当时来说很贵,但为了小孩的健康,许多家长仍然愿意为其买单。而批量生产和定制生产其中的区别我想大家也都明白。

过去我们所使用的疫苗都属于批量生产,每个人拿到的疫苗都一模一样。但若今后个体化癌症疫苗到来,每一个人所享受的便是定制化的疫苗服务,每一支疫苗都各不相同,而这导致的价格上的差别可想而知。

另外,则是制造周期的问题。医疗机构要实现个体化癌症疫苗服务就必须要针对接种者逐个进行精准的疫苗生产。所以,患者从发现细胞突变到使用上疫苗必然要经历一段漫长的等待时间。

从目前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哪种疫苗类型(包括多肽、RNA、DNA质粒等等),从发现突变到疫苗开发再到疫苗临床施用,这一过程需要3~4个月的时间。研究人员称期望将来把这一时间缩短为1个月。但是与来到医院挂上号就能立马打疫苗相比这一时间还是有点颇为漫长了。

个体化癌症疫苗纳入医保短期没可能

医保的全称叫做基本医疗保险,但大家往往只注意“医保”二字,却忘了“基本”在前。因此,这意味着高端医疗相关费用国家原则上是不给报销的。那么回到癌症疫苗,个体化的癌症疫苗究竟算不算高端医疗呢?

智能相对论的分析师杨苏颖认为“算”。至少在短期内算。

第一,个体化癌症疫苗使用的是AI技术、尖端生物技术等高端技术;第二,精准化的疫苗生产属于高端服务。

另外,尽管在我国许多抗癌药已经进入医保范围,但是目前抗癌新药研发速度快,新药上市很多,排队等着进医保的药还有一大堆,所以就算个体化疫苗研发出来,医保的跟进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而高端药物进医保为何如此艰难?其根本还是缘于我国在高端药物这方面仍然没有足够的控价能力。只有那些自身拥有高端药品研发水平的国家才有能力让国家的抗癌药品进入医保,比如美国、瑞士、日本等。

而反观国内,目前我国只有一家制药公司进入500强,而且主要仍是制造低端药品。所以,这也就造就了一个很现实的局面,当国内没有同类型的高端药品可以对垒时,自然也就失去了扼价的资本。如果非要强行将一种新的高端药品,比如未来可能出现个体化癌症疫苗列入医保,那么居民一个月的工资可能都负担不起缴纳医保所需的费用。

疫苗接种Saas平台:不要下一个三聚氰胺

技术层面的问题很单纯,但除开技术以外的问题很复杂。疫苗流通和接种安全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人为管理因素导致的疫苗安全事件频发,直接使公众对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尤其是对大众信任的消耗过度,最终很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塔西陀陷阱”。

那么,以后就算是企业诚心诚意拿出真材实料,也会如同多年前的三鹿所给大众造成的阴影一样,彼时的大众不会再选择相信了。

大众对疫苗事件本就尤为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掀起一场问责的浪潮,更何况是批次造假这样的大事。如何目前化解民众和公共卫生行业之间的信任危机?

或许未来我们不妨尝试建立一个疫苗接种Saas平台,规划疫苗接种系统,打通B端和C端之间的沟通壁垒。这样的Saas平台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样本、全数据自动智能监控核查,打破以往抽样审查的弊端。

另外,将一系列数据接入移动端,实现疫苗按批次号从疫苗生产企业、预防接种门诊、到具体接种到哪个人的整个流程可追溯,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造假的可行性,同时消除大众的心中疑虑。

谁都不想这次的疫苗事件发展成下一次三聚氰胺,疫苗罗生门后,唯愿疫苗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智能相对论
相关推荐

2022-12-13 13:30:24

数字孪生能源系统

2020-06-29 10:19:31

新基建运营商网络

2023-02-16 13:31:14

技术发展

2018-05-09 10:19:24

AI校园暴力校园

2022-06-01 13:36:16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0-03-09 17:11:14

物联网病毒数据

2021-04-28 10:01:20

AI人工智能首席信息官

2017-11-29 12:06:07

2019-07-09 06:30:06

AI人工智能音乐

2018-03-20 09:44:35

2018-06-10 20:53:53

2012-05-31 13:09:29

Linux

2012-05-16 15:24:44

IT运维服务天玑科技IT管理服务

2020-06-22 07:39:01

物联网政府IOT

2022-04-01 14:13:38

机器学习电信运营商人工智能

2021-06-07 14:16:24

CEO网络安全网络攻击

2015-10-23 17:48:59

软件定义软件定义架构

2024-10-10 09:41:38

2015-11-06 11:00:40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优化

2015-11-12 10:43:42

中国IDC圈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