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第15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圆满落幕。本届竞赛充分展示了各位选手的个人水平和小组的协同合作能力,最后获评出一等奖2支队伍、二等奖6支队伍、三等奖9支队伍、优胜奖7支队伍。此外,获优秀教师奖共计23人。
2004年,为适应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大学学科发展需求,北京理工大学罗森林教授正式发起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 Contest,简称ISCC)。竞赛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促进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高质量创新型、领导型人才。
竞赛宗旨在于,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实践信息安全技术,共创信息安全环境,发现信息安全人才!同时探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信息安全及其相关专业工科、创新的新途径。
本届ISCC,由中国兵工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兵工学会信息安全与对抗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实验中心承办,广西信息安全学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协办,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杂志社支持。
2018年7月15日,ISCC2018主题争霸赛(分组对抗赛)正式敲响战鼓,竞赛从7:30开始到20:30结束,共历时13小时。来自全国28所院校的24支参赛队齐聚北京理工大学,在封闭的真实网络环境(包括DMZ区、数据区、内网服务区、终端区)中展开攻防角逐,比赛过程十分激烈。同时,本届竞赛的题目中“隐蔽信道”题目成为本届竞赛的亮点之一。
分组对抗赛可视化效果
比赛进行过程
ISCC2018个人挑战赛为线上答题,按积分排名。从5月1日至5月25日,历时25天,个人挑战赛分为PWN、Reverse、Web、Misc、Mobile五大关卡。关卡考察内容涉及WEB知识、脚本、缓冲区溢出、软件脱壳破解、系统漏洞利用、社会工程学等信息安全知识,知识点共计200多项,全国参加人数5900多人,院校数1000所以上(含部分中学)。全国赛区全国赛区(去除各赛区)设一等奖共计28名,二等奖共计103名,三等奖共计138名,总获奖人数共计269名,占注册选手的4.55%;北京理工大学赛区北京理工大学赛区设一等奖共计5名,二等奖共计9名,三等奖共计13名,总获奖人数共计27名,占注册选手的25.00%;河南赛区、广西赛区、NYCC赛区获奖由分赛区设定颁发。
竞赛于2018年7月16日上午举办了颁奖典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王越教授和中国兵工学会安玉德副秘书长及学校、学院领导出席了仪式。典礼期间王越院士发表了讲话,阐述了信息社会下世界的发展格局,强调了信息安全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号召当代大学生坚持弘扬社会正能量,在信息社会的浪潮中展现个人才华,为国家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安玉德融秘书长在讲话中,阐明了信息对抗技术在现代信息作战中重要意义,同时对ISCC的举办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王越教授讲话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安建平院长讲话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实验中心主任罗森林教授进行竞赛工作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实验中心主任罗森林介绍竞赛总体情况,参加颁奖会的嘉宾还有北京理工大学组织部部长张笈、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林海、北京理工大学实验设备处副处长赵保军、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长安建平、《信息网络安全》杂志社主编关非、河南赛区负责人宋伟、广西赛区负责人李木生。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奖(从上至下依次为三、二、一等奖)
参赛选手发言
最后,第15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分组对抗赛(ISCC2018)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领导及嘉宾与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合影
记者了解到,ISCC竞赛每年举办一届。2004至2018年,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已成功举办了15届,累计参赛人数超过35000人,参加院校数全国1000所以上(含部分中学)。
目前,ISCC建立了全国赛区、广西赛区、河南赛区和中小学生赛区等多个赛区。参赛者也不再局限于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越来越多在校的教职员工、已毕业的校友以及兄弟学校的学生甚至校外安全组织均有人注册参赛,竞赛技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为信息安全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信息安全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信息安全技术竞赛将有效地推动信息安全知识的普通和人才的培养。我们祝愿有更多人参与信息安全技术竞赛,祝愿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