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数字化车间的实现,智能工厂成为企业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而 MES 系统在信息技术上是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关键,MES助力企业在生产加工流程中更精密化、高效化、透明化,从而使企业制造流程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并向生产、管理、服务等方向转变。
第117期【智造+V课堂】分享嘉宾:北京瑞泰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宇,作为拥有16年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战经验的资深MES专家,赵总从MES系统规划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模型、可视化、计划管理、项目管理等多角度深度剖析《智能制造MES系统方案规划实施》。
分享嘉宾
北京瑞泰时总经理 赵宇
1. 个人简介
- 北京瑞泰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职多家业内著名软件公司。具有深厚的离散加工企业业务流程、应用系统知识;丰富的工厂信息化系统业务咨询、项目规划、实施经验。擅长于工厂制造大数据分析、数据整订、系统设计和评估;擅长将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精益制造相结合。
- 具有8年以上的公司管理经验,有丰富的团队建设、团队管理经验。
- 具有16年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实施、项目管理经验(涉及的行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家电、食品、烟草、化工、电力、冶金、水泥、新能源等),同时还参与和负责实施过多个政府信息化项目。
2. 参与项目
- 曾参加GEMES软件、HoneywellPHD、Yokogawa MES、Wonderware MES等软件平台开发;
- 美国GE公司认证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顾问,参加光环国际PMP、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CMMI等项目管理培训、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PMP)。
二、分享主题
《智能制造MES系统方案规划实施》
三、分享大纲
- 智能制造MES系统概述;
- 智能制造MES系统规划设计 ;
- 项目管理。
四、原文实录
原文实录context: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这边跟大家分享这几年关于MES的实战经验,我这个介绍总的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第一,想把MES系统定义给大家做一个介绍,MES是做什么的,在这么多信息化的系统里边,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第二,详细介绍一下MES里主要的功能模块,都能完成哪些生产上的功能,能给企业带来哪些的好处。第三,要说一下企业要实施一个MES项目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需要在实施前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够保证把一个MES真的是做好,做成功。最后有一个我们的案例,截了一些图片来告诉大家说,这个案例完成了哪些功能,实现了哪些管理目标。
在一个企业里系统非常多,尤其是信息化系统。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有财务、有进销存ERP系统,有专门做企业流程管理的OA系统。管产品设计、生产工艺PLM系统,也有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MES系统。从图里头能看到出来,MES基本上是一个和各系统都会有交集的这么一个信息系统。
我们经常会提到智能制造系统,所谓智能制造系统,我的理解就是它通过包含,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检测、建模、计算等等,这一系列的系统或者技术的结合,实现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这么一个设计和管理的制造系统,它是一个系统集合的总称,而不是特定的指某一个单个系统。一般企业的都比较熟悉这个ERP系统,ERP系统里边也会有计划模块,也会有设备管理这些模块,而且ERP系统一般来说是一个企业最早实施的这么一个新型化系统。很多企业的领导就会有些困惑,ERP和MES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说有了ERP就没有必要再上MES系统了。
这个片子里头我列举了两个系统一些典型的不同点,从前几条管理的粒度、管理的范畴,都能够看出来ERP和MES系统在管理粒度、层面上,并不是完全一样的,ERP完成它的功能,MES完成MES的功能。现在企业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可以说在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竞争。有一个说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们要想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不仅仅是说要把战略层面ERP系统要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且要从战术层面,比如说MES系统也要做提高,做改善,那样才能从上到下把整个供应链做到完善和改善。
归结起来就可以说,ERP系统实际上是给企业领导层用来进行策略制订的,提供他分析数据、分析结果。MES系统是一个操作层面上的系统,一个ERP是让知道怎么做的人用MES这个方式来给生产管理去完成具体怎么做。
既然说MES系统是跟ERP系统完全不一样的这么一个系统,那它能提供哪些功能呢?从这个图表上我们就能看到出来,实际上MES系统可以说是承上启下这么一个系统。它从ERP接受生产指令,生产计划的指令,从PLM生产接受工艺BOM(物料清单)这些信息。
然后把它拆解成单位时间段的生产计划,下发给各个生产单元。然后再结合质量检测,人员绩效,追溯记录,这些一起返回给ERP做一个记录。
在MES系统里完成的这些功能,在国际上有一个组织叫做MESA协会。MESA协会是有很多大的公司,包括一些成熟的自动化公司,软件公司等等。他们在一起给MES系统的功能做了一个定义,一个成熟的MES系统要包括哪些功能,它提供什么样的功能点,还要跟哪些系统交互,做接口等等这些。
当企业实施了一个MES系统的时候,通过MESA协会定义的这些功能。如果说是在企业里头都能够做的很好的实现,这些功能就会为企业带来非常显著的变化。直观就能够看到说,包括提升效率,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中能够不断降低成本,最终就为企业提高效率,提供一种途径,提供一个方法。
很多显著的变化可以从MES系统能看的到。比如说,它能够非常显著的提高效率,通过运用MES减少待处理的工作。所有系统能够替人完成很多以前需要人工,包括录入,现场的工作都由MES系统来完成。这些方面提高效率,在MES系统上了以后能够非常显著的体现出来。
刚才我们一起把MES系统在企业的定位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详细的看一看一个MES系统具体的功能有哪些,这些功能是怎么完成的。
建立一个智能工厂的MES系统,我们首先要定义出它的实施范围,涵盖了你所在这个企业的哪些工艺流程。我这个图里边是以前给别人做的一个介绍,它是一个生产氮化硅陶瓷的这么一个企业。包括制粉,干压,后续烧结等流程。
在这些工艺段要实施哪些功能块,我们一开始也要有一个考虑。这里列出了MES系统10个通用的功能。我们在做MES系统的时候要有一个清晰的考虑,就是我做MES系统具体要完成哪些目标。比如说,我们要做MES系统的时候首先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就是,我要通过MES系统在我的企业里头建立一个数字化的透明工厂。把生产计划、生产执行过程、质量检测,各个工序协同等等这些,要在我的系统里有效的融入进去。同时要把一些管理规范搁到系统里边去,最终要实现生产中“人机料法环”这些生产要素的追溯。
有了这些前期的思考,我们就可以给实施MES系统的集成商,告诉他企业的需求是什么,针对哪些的工艺段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给生产实施单位,提供一个类似于此图片表现的功能框架,告诉实施的那些公司,我要完成哪些功能块,这些功能块里头包括哪些细节,当然要完成这些功能还需要一些辅助系统的提供。
比如说,在这个图里边提到的,我可能要先把ERP做一些功能上的完善。为了保证物料将来的追溯,可能要有一些仓库管理系统,要有完善的一些辅助系统配套。
当我们把前面的功能框图和企业里边的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完整MES系统的拓扑图。一般一个完整的MES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一、(最底层)现场层。
二、(中间)应用层。
三、(最上面)展示层。
- 现场层:就是我要处理的数据从什么地方来,从哪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我是不是能找到合适的接口,通过自动化的方式采集,还是说要做现场系统的改造,还是我要靠现场人工的一些手段去保证数据的完善。
- 应用层:是要做很多的数据处理,包括一些算法、一些功能的应用等等这些。(我后面还有一个片子,会做更加细致的讨论)。
- 展示层: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就是拿到这些数据通过应用层的处理最终给各个职能部室,需要这个系统提供支持的人,给他一些展示的结果。最终分析的结果告诉他,我现在人员的绩效设备的OEE,生产成本,计划执行的怎么样等等这些,都通过数据的展示来提供给各个需要的人。
现场层和展示层都是比较好理解的,应用层从它的拓扑结构来说,比那两个层次要相对复杂一些。应用层来做什么呢?应用层首先要完成这个系统的一些基础定义,这些定义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也有一个标准需要它去符合,那就是这个图片上显示叫“IAS-95”模型这个是所有MES系统要做基础信息定义的时候必须要尊崇的这么一个模型。
包括说,我在我的MES这种系统里边要做所有产品的模型,就是企业里头生产哪些东西,然后要定义它的工艺路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我能生产出这个产品来。同时我要把整个工厂的模型数字化,你有哪些设备,有几条生产线,有什么样的检测的装置等等这些。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所有的数据,可能对我的系统来说都是一个触发的一个事件,触发我做某一个流程,或者某一个动作的这么一个事件,我要把这些事件做一个模型,在我的系统里边做一些定义。
只有把这些系统的模型做了很多的定义和梳理,同时把它按“IAS-95”模型做了定义的时候,那么我们才能够把这个系统做到有标准可循。如果我不按照这样的系统模型去做,可能我将来也能够把这些功能实施上,但是当你去跟其他的系统去对接,做接口的时候,你会发现非常的困难。因为别人是符合这个模型的,你却不符合,到底谁去怎么变,中间的关系是怎么样子的,怎么处理,工作量多大,这都是很难估计的。
接下来具体功能块的功能展现和定义。
可视化模块是所有MES系统里边透明工厂的具体表现。它可以展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说我有一个现场的大屏,可能说企业领导在出差的时候我要通过Pad,移动的方式,移动终端能够看到现场的生产数据。也可能说我现场的PC工位机等等来利用这些可视化的数据。一般我们对可视化这个模块有一个基础的定义,我们要分一个四层的结构:第一层,把完善的一个总揽画面展示出来,我从这个画面上就能一眼看出来,企业整个的工艺流程现在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我点到不同的工序或工艺段里边去,能看到我这个工序执行的怎么样,是不是正常的,所有的设备是怎么样的。再往下就是展现出单独的工位,或者说设备单元,它的工作是怎么样的。看它的工艺是不是符合,它的参数是不是满足现在的生产条件等等这些。
再往下就是我从某一个具体的关键参数我能看到它历史的运行轨迹是什么样子的,并且这些东西需要能够在实时数据库里做存储,做到将来是有据可查,能够伴随产品生成一个生产履历。
在企业实施可视化功能块和没有实施可视化功能块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有了可视化功能块,原来企业在做自动化产线的时候,单独的设备可能自动化程度是非常高的。但你会发现,不同的设备之间它实际上是孤立的,并不是能够做到互联互通。以前的数据收集紧紧局限在设备本身,它不能够把信息实时的传递到更上面一层数据系统里边去,就没有办法做到各个工序的协同制造。遇到设备的故障或者工段的暂停什么的,其他的部门就不能够做到有效的响应。
当这些数据不能够做到有效的互联互通,企业的这些相应的决策就没办法很实时的去做调整,只能够依靠传统的方式打电话,下企业去巡视等等方法来收集不同的数据,这个效率是非常低的。
再一个功能是计划管理,计划管理在MES系统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一个企业里头是不是能够有序的开展生产工作,计划是非常重要的。MES系统能够把从ERP得到的生产计划和BOM(物料清单)信息有效的拆解,用这种倒排拉动或者正派的方式把拆解完的工单分配到各个车间,甚至到机台。
同时,生产计划它能够按照实际情况来做定义和排程策略。把现场的生产过程分流、合流的这些关系,同时考虑各种资源的生产能力和配合关系,包括主生产资源和辅助的生产资源。比如说,我们可能需要用到模具,可能需要用到一些辅助的资源等等这些都由计划模块做一个统一的管理。就能够保证,生产计划我下发下去了、现场的数据我取到了,生产实际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再实时获得,这样就能够借助相关的分析手段,找到生产上的瓶颈,发现如何改善这些生产能力、提高效率。
我这里从一个实际项目中截了两个图做了一个比较,第一幅图是在没有系统实施的时候,从客户下到企业一个订单,到最终要生产怎么去排程需要多少步。在这个图上可以看到,从一个客户订单来了,在线下需要人工操作的有16步,线上操作在ERP系统里边有四步。整个过程中可能要做订单的审核,计划的编制等等过程中,我要花一天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
从第二幅图里边就能清晰的看到系统怎么去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原来整个要有20步,现在我可能操作步骤只是10步。每一步都是在系统里头去做流转的,每一步谁在什么时间完成他的工作,在系统里有清晰的记录。那个责任人就不能够说,我可能今天出差了,我没在办公室或者有一些理由,我可能要做的延迟等等这些,有效的把信息的延迟缩短到最小。
没系统的时候,刚刚看到我们现场分析要花一天多的时间完成这个订单的下发。有了这个系统可能十几分钟,甚至于更短的时间就把它完成了。我们经常说企业的制造系统怎么能够做到精益制造,精益制造说白了就是减少各种浪费。人工成本的浪费实际上在有些地方是非常大的,没有系统的时候并不是说他想自己主观上要浪费这个时间,而是说没有系统给他做辅助、帮助的话,这个系统要完成这个工作可能就是要花这么多时间。有了系统时候,我们就减少了这个过程,这个实际上也是精益的一个体现。
生产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主要完成保证工单有效的执行,生产履历的完整记录,包括再制品很清楚的管理,线边库里有哪些再制品,实时的就能够做出统计和盘点工作。同时把再制品的序列能够做到可追溯,能够帮助现场的操作人员让他完成现场的生产操作,能够给他提供一些必要的作业指导。这样就能够避免:企业里头每一个现场的执行人员他的经验是不同的,有了这个系统的帮助就能够把这种差别消失到最小。
有了有效生产管理模块运行,就能够真正的在现场里头做到排产的优化,也就是说,我们MES系统可能会并行的一个叫APS系统。包括现场的各个工艺段的生产协同,能够把所有的生产数据做有效的统计和数据收集。同时必要的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大量的减少手工操作,能够做到它的的替代,能够把这些最终的结果数据做到实时的发布和共享。
物料管理模块,在没有物料管理模块的时候,现场工人的劳度是非常大的。一个是他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去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生产可能多数情况下,比如说原料仓库,现场的领料,来料接收他要做ERP系统录入等等这个工作,可能都压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的工作量强度非常的大。如果没有一个很完善的物料管理系统来帮助他做这个工作的话,很有可能录入错误,现场发错料等等这些,就会大幅降低他的效率,他的效力降低就会影响生产效率的降低。
质量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一方面它要做到质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在一开始设计这个模块的时候就要保证:现场生产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检测,有来料检、有再制品过程的检验,有产品下线全检等等这些,要把所有的接口设计考虑到质量管理里去。同时要把两个流程保证贯彻执行,一个就是质量检测的管理流程,当品质出现一些异常是怎么去判废,还是说做到工废、料废等等这些。同时在有一个返修流程,当产品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我要遵循什么样的过程把产品最终回流,返回到上工位还是怎么上线等等这些过程在质量管理模块都要有效的管理。
同时要把所有这些质量检测出来的数据,能够做到跟物料、产品、生产过程,物料的批次等做到有效的绑定。将来每一个产品或者每一批次产品的时候,都能够检索出来它的生产履历和质量履历,这样也能够保证,我的下游企业,当想要做产品追溯的时候我能提供给他一个完整的电子履历。
从图里有也能够很清晰的看到,在没有一个质量管理模块或者功能在现场实施的时候,和有管理功能去实施的时候它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最后一个就是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它属于一个保障生产有效完成的这么一个模块。它包括一些日常的巡检,维修工单的发生,流转,现场设备一些OEE数据的采集等等这些。在现场我们经常会发现,设备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完善,当没有这个管理模块的时候,流程建立的非常完善。但是真正是不是有效的实施,具体这个责任人把这个功能是不是真的实施的很好,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
当没有一个系统去做衡量的时候,什么人他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是没有办法做到有效追溯的。虽然我的流程定义的很好,它可能都是一条一条的管理规定挂在墙上,但是真正是不是说保证落实了,去追溯这些现象是非常难的。有些过程中让人都记的很清楚,或者都实施的很准确确实也非常的困难。
比如说,一些大型设备的保养。有很多大型设备的保养,它的保养周期,要保养不同的部位,不同部位可能要加注不同的润滑油,加注的量是多少,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仅仅凭人的记忆力来做好这个工作确实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现场的运营人员有不同的生产背景,生产经历。有可能有一个老师傅他几十年的经验,他闭着眼睛就能把这些事情做了。有可能是来一个新工作的这么一个人员,可能刚工作过两三年。你让他去很完善去做这个流程,一点不出错误,长年累月的确实非常的不容易。
这种现场上,甭管是由于缺乏系统保障造成的问题,还是由于人为的一些操作上的原因造成的问题。最终都会归结为降低生产效率,造成生产过程的中断,不完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设备管理这个功能模块,来把现场的这些不足,消除在系统的管理流程,完善建立的基础上。
刚才把这些功能模块做了一个介绍,这些必要的功能模块,能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有了这些功能模块和没有这些功能模块现场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有一个对比,能够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当你确实觉得企业有必要上MES系统,上MES系统的时候要做哪些准备,哪些是在上MES系统之前必须要做出考虑的地方?
实施一个MES系统之前,我们有非常多的点需要去关注。比如说,我要做到设备的互联互通,我现成的网络是不是能支持。在做一些系统的时候,可能要把设备的一些关键参数提取出来,这些关键参数当时是不是留了很完善的说明。很多设备在交给企业做验收的时候,企业的验收标准是说这个设备能不能按照我的工艺要求生产出一个合格的产品,至于它怎么生产出来的,它靠哪些控制点,检测点,这些检测点是不是给我留下完善的说明了,基本上大多数的企业可能在这方面是不太关注的。
MES系统去实施的时候,往往这些设备已经在现场生产了很长时间了,长的可能有十来年的,短的可能有一两年的。意味着这些设备的生产厂家已经完完全全的把这种管理责任,维护的责任,已经交给企业了。这时候当MES系统来做实施的时候需要让企业提供给实施人员一些必要数据的说明,企业基本没有。想要去找当初的设备厂家,设备厂家有的可能配合,有的可能不提供这种配合,那就会直接造成这个系统有很多的采集点采集不到,这些关键的采集点采集不到的时候,这个系统就一定上的不会成功。
我们做了一个这种需求分析的框架,告诉企业说,当我们要在实施MES系统的时候,我们要从哪些地方做一个完善的考虑。设备要提供什么样的说明,安全是怎么考虑的,跟其他不同的系统怎么去做集成,跟ERP、PLM、现场其他的一些系统怎么做到有效的打通它的数据链路,这些都是系统实施之前我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当我们已经把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MES项目了,MES项目从启动到最终的交付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边可能需求会有些变化,可能说我具体负责项目管理的人,甲方的人可能有一些变化。这些过程中都会造成一些项目上的延期,一个MES项目真正想要做下来,不像自动化项目什么的可能会比较快速的完成。信息化项目多数情况下,短的大概几个月,长的可能甚至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有这种可能。
针对实施周期很长的项目,我们就建议企业的领导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把MES系统各个功能块做一个阶段划分,分级实施的这么一个统筹安排。既然我要上这个系统的时候,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可能说大的环境不允许我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以后,再去做这个实施。那能不能我们仔仔细细来分析一下,哪些系统我可以优先去上,跟企业的系统改造,生产线的改造同步来完成各个模块上线这么一个过程,这样更能够做到优化项目的实施。
从项目的这种实现路线来看,也有一点我们的经验在里边。多数企业他的管理流程、组织架构、一些目标需求,哪怕说他可能都是生产同样产品的,MES系统需求也有可能不太一样。这种不一样也就造成了,他未来的系统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差异,就会造成整个系统有很多二次开发的工作在里边。我们就建议企业在做这个系统的时候,把基础架构平台能够用一些成熟的软件,他已经有了MESA协会提供的这些功能模块,已经有了符合“IAC-95”标准的这些数据架构。
那些不同点,如业务上的不一样。企业组织架构上的不一样,这些东西通过二次开发来实现,这样即保证了项目比较顺利的实施上线,也能够很大限度的减少实施的时间。
最终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是希望有能力的企业,或者说想做到相对独立,未来能够维护这个系统的企业能够提供一些人,能够跟实施的这种团队一起来完成项目的开发和上线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基本上,我们觉得企业通过实施一个MES能够得到,这个图片上说的这三条,显著的为企业带来的一些变化。除了系统本身带来的收益以外,还能够带来这三方面的变化。
现在企业什么最重要呢?人才最重要,通过实施这个系统。因为信息化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跟人打交道这么一个系统,它不像自动化系统,设备,它是跟机器,具体的业务来相关性的。这个信息化系统跟人打交道,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替企业培养一批既能够了解业务过程,又能够了解智慧制造的这么一个跨界的人才。这种人才在企业里是不可多得的。
再一个,通过信息化系统最直观的能够带来一个智能化的数字化工厂,我们叫做“数字双胞胎”,你既有一个实体工厂,又有一个数字化的工厂。所有的这些实时数据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管理者这边来,让他能够把这些数据做到有效的分析,提供一些制订未来战略方针的指导和帮助给他,能够做到最大化的管理纠偏。
从管理上来说,软件本身就是管理上的延续。一个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一定会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标准,生产上的标准、管理上的标准等等这种标准。各种标准如果要想做到有效的执行,它必须要跟管理去做相关的融合,怎么能够把这种标准做到贯彻执行,前面能够执行后面能够监督,有一个软件来帮助你把这个标准融合在里边去,才能够做到把标准有效的执行下去。
关于MES系统方案的规划,注意事项,项目实施等等这些,基本上介绍完了。接下来我想把一个我们以前做的案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中信戴卡,中信戴卡是生产铝合金轮毂这么一个企业。它是全球最大的一家铝合金轮毂供应商,它在全球占了30%多的份额,每年会有4500万只轮毂下线。
在他没有实施MES系统的时候,我们在自己车上的轮毂,可能找不到一个可追溯的记号,它是用二维码来做标记。在2016年实施完这个系统的时候,现在它每一个轮毂下线的时候都可以做到可追溯:谁生产的,什么时候生产的,原料供应商是谁,生产的轮毂发给哪一个下游企业了,都能够做到完整链条的追溯。
戴卡是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它在信息化的投入上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下了很大的力气,ERP系统用的SAP的,PLM系统是用的西门子的TC等等这些用了很多的系统。自动化的系统也非常高大上,用了很多国外企业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但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要解决整个从原料到生产成品,这么一个物料追溯需求。第二他原来每一套单体的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程度都非常高,比如他的机加线,每一个机构单元是由3个加工中心,加一个机械手来完成。但各个单体设备之间联系很少,要想实时的把各个工段的信息汇总过来,这个还需要通过比较原始的手段来实现,这就是它需要急需去解决的一些问题。
同时,他希望,我通过现有的这种方式,上了一套系统。能够把能源、追溯、采集、质量等等这些都集中到这个系统里边去,能够为他多条生产线,将来集团和生产工厂怎么去有效的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些标准。
我们之所以把这个例子做一个案例来分享,也有它比较特殊的地方。我们知道一个MES系统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流程的MES系统。比如说,像泰兴的很多化工企业都是流程制造业的。还有一种就是离散加工的,比如像机加生产汽车零部件等等的,生产电机的这就是离散加工典型的生产企业。
戴卡有它非常特殊的地方,它的生产工艺首先是把铝锭做一个熔化,熔化完了以后通过压铸设备做成粗胚。在做粗胚之前熔炼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它是一个流程制造业的典型特征,是按批次做管理。一个批次一个批次的上料,把它化成铝水,再送到压铸设备那去。压铸完了以后就变成了一个离散加工,单件流的这么一个管理方式,一个个轮毂在生产线上去流动。
最终整个系统实施完,大概有150多套控制系统,我们为他做透明工厂做了大概300多幅画面。从150多套控制系统里边采集了15000多个控制参数,包括工艺的、质量的、物料流转方面等等这些。质量追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铝锭批次的,靠条码的追溯方式。一种是每一个轮毂都打上了一个二维码,保证每一个下线的产品都能够做到是唯一的追溯。
整个系统里边有10种不同的质检设备,跟我们这个系统做交互,能够保证这10种不同的检测设备,实时的就把检测数据跟生产的物料和产品,再制品这些数据绑定到一起去。
通过有效的数据采集,我们把现场这些关键的工艺点,质量点等,都做了一个完善的画面。最终做了一个展示平台,提供给生产厂。包括现场跟微信的结合,怎么能够把这些实时的需求,推送给相关的人等等,在系统里边都有体现。
他原来有一个机架线,机加线一些简单的功能需求,比如说我想要远程做到程序的集中管理,上传下载等等,不能够做的到。系统帮他做了机加的联网,现场在加工不同产品型号的时候不需要像原来那样跑到现场拿一个U盘去做程序的变更,现在通过系统都能够远程集中维护、做到程序的上传、下载整个机加过程管理等等。
他的生产管理就是能够把所有的计划,能够自动的下发到不同的机台,也能够当生产完成的时候自动结束这个工单,把这个工单,报工结果返回给ERP。所有的这些生产过程,都有生产履历和质量履历的结合,绑定到整个生产过程中。
最终帮他完成了追溯的方式就是:在他的系统里边我把物料一个批次号,在系统里头输入的话,那么这个物料在什么时间,经过什么样的生产工序,最终这个批次的铝锭生产了哪些轮毂,这些轮毂的二维码是什么样子的都能够看的到。反过来,反向就是我输入一个二维码,通过这个二维码能看到什么时间在哪个工段流转的,最终是由哪个批次的铝锭供应商提供的铝锭来完成这个生产原料供应,在他的系统里都能够做到这个反向,正向的追溯。
这个追溯过程实际上也是现在汽车主机厂,对绝大多数零部件厂商提出的这么一个要求。包括我们接触到的,比如说像轮毂、发动机的缸体、本体生产等等,都需要有这样一个完善的追溯过程。我们相信,随着智能工厂概念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下游直接应用厂商会跟上游厂商,比如这种零部件的生产厂,提出这种追溯的要求。如果说我们后台没有一个系统支撑的话,肯定会给企业造成一些困惑,包括销售商,生产商。
分享基本上就是这些内容,希望我们能当成一个在自动化、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桥梁。桥的这边是我们的企业,桥的那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这个桥梁能够帮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顺利的把企业和目标做一个联结,能够帮助企业顺利的变成一个智能化的工厂。
好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