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用App预订酒店、演出票的你,有没有想过会被某些“比你更懂你”的网络平台“杀熟”而无知无觉?近期,网络平台“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日益引起消费者关注。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经常购物的网站、App,消费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少,甚至价格越贵。
据《人民日报》报道,有网友自述: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特定酒店,朋友的账号显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账号则要380元。相同的房间,不同的价格,这就是算法的“功劳”。通过深挖消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不少互联网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费者的“底牌”,于是就出现了看人下菜碟。
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大数据具有的强大张力,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但在大数据热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别是正确认识和应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以更好地趋利避害。
大数据“杀熟”引热议
300元的酒店房间卖老客户380元。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位环境工程师经常在全国各地跑。2017年10月,他在与几位同事一起在杭州出差,使用某网约车平台服务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他们约了两辆专车从杭州西溪喜来登酒店同时出发。他们前往客户的公司,因为路线一致几乎同时到达,但***付款时,他付了35元,而同事只付了25元,两辆专车的收费标准是一样的。自3月份以来,微博、知乎等多个网络平台上,都出现了以“大数据杀熟”为关键词的热门网帖。“3·15”前夕,青岛市民陈女士也贴出截图证据,曝光自己在某款App上订房的“老客价”高于丈夫的“新手价”。
当然,大数据本身没有罪恶。然而,大数据的出现与成长一直伴随着各种怀疑和忧戚,事实也证明这一切并非杞人忧天。大数据“杀熟”套路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有网友表示,以前只听说“线下杀生”,而大数据又添“线上杀熟”。
事实上,有很多人在网络社区中分享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在交通、酒店、电影、电商等网络平台上,购买同样的网络服务或商品,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的情况不少。微博上一项“杀熟”调查结果显示,2008名受访者中,有51.3%的人反映自己曾遭遇互联网企业的类似“杀熟”行为。大数据“杀熟”俨然成为了互联网公司对同一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提供差异性价格的代名词。
大数据“杀熟”本质是价格歧视
坐地起价的“杀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消费者对App“杀熟”反应激烈,不仅由于一次消费多付了几元、几十元,更在于面对不知不觉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每一个普通人的信息、习惯被收集、掌握,进而被筛选和“吃干榨尽”,而这一切,普通大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毫不知情。
正如美国学者杰克·巴尔金所言,权力和权利不对称是信息社会的核心特征。数据的非消耗性特征决定了互联网平台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反复地利用、聚合以及和第三方共享。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的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若通过大数据进行违背道德的操作,是一个平台的悲哀。
目前,许多平台都否认自己利用大数据“杀熟”,但此类事件的吐槽和爆料总在发生。普通消费者关心的是,这类情况是否是业内普遍现象?是否利用了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大数据“杀熟”是一种价格歧视,同时也在挑战着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面对交易条件相同的消费者,企业用低价吸引使用网站频率低的消费者,而对高频消费者却收取高价,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价格歧视,如果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还可能涉嫌违法。
规避大数据“杀熟”现象不妨建立新秩序
企业利用大数据设置价格不公,短期来看能赚取额外收益,但长远看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对整个行业和新技术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要想用好这把“双刃剑”离不开政府的管控。监管必不可少,且要分工明确,杜绝“九龙治水”现象。出台新的法规措施,保障每个消费者拥有相同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塑造健康的商业伦理,形成新秩序。
“消费者面对平台存在信息劣势,有必要出台新的措施,给普通大众提供保护。商家有自己的经营策略,根据不同人的消费习惯有不同推荐,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平台在推荐的同时必须把所有的选择可能告知消费者,保障每个人有相同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应该是立法和监管的底线。”江苏省消保委法援部主任张昊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