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这个被信仰者称为“让世界颤抖的力量”,正在发生近年来最富有传奇性的故事。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本开始追逐这一概念。
区块链
但在这个热潮涌动的领域,更冒出一批持久的深耕者以及下以重注的投资者。区块链这个名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区块链的前世今生你又知道多少?
谈起区块链前世今生,善善先考一考大家!
9个将军带领9支军队,打一场攻城战役。假设每个将军都能独立根据眼前战况做出两种判断:进攻或撤退,要求如何让这9个
将军的命令是一致的?要么一起进攻,要么一起撤退。当然每个将军之间也是互不信任的,也有消灭对方的动机。
这有人会说,用最简单的方式——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超过半数支持某个决定,
少数服从多数,超过半数支持某个决定,那么所有9个将军一定执行这个决定
那么所有9个将军一定执行这个决定。投票的方式没问题,但这有一个前提,如果这九个将军里有叛徒怎么办?
这会出现两种问题
- 对自己位置的战场情况进行错误广播(比如他这个地方优势很大,但是投票给撤退)
- 可以选择靠给不同的将军送去不同的消息破坏整体决定的一致性
这个经典的问题称为“拜占庭将军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叛徒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一 ,那么拜占庭问题不可解。
其实看到这,很多人也会和善善有同样的想法,就是拜占庭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信任问题,
看似无解,其实简单,区块链正是所实现的基于零信任基础、且真正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系统,其实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
区块链最早源于比特币,但区块链的应用却不仅于此。区块链和比特币很多人混为一谈,但两者是不同的。
若要将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分开来看,***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比特币为虚拟货币应用,因此面临各国法规的限制,但区块链现在已经可结合认许制或其他方式来管控节点,
让哪些节点参与交易验证及存取所有的资料,并提供治理架构及商业逻辑两大关键特性。
目前区块链可分为非实名制和实名制两种,前者如比特币区块链,后者如台大地的GCoin区块链。
现在的区块链已经可结合认许制 ,来配合金融监管所需的反洗钱与身份验证 规范。而银行和金融机构想采用的都是实名制的区块链。
那区块链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善善收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982年
- 拜占庭将军问题:刚才提及,在这善善就不多讲了。
- David Chaum提出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David Chaum提出注重隐私安全的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具有不可追踪的特性,成为之后比特币区块链在隐私安全面的雏形。
1985年
- 椭圆曲线密码学: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分别提出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将椭圆曲线用于密码学,建立公开金钥加密的演算法。相较于RSA演算法,采用ECC好处在于可用较短的金钥,达到相同的安全强度。
1990年
- David Chaum基于先前理论打造出不可追踪的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就是后来的eCash,不过eCash并非去中心化系统。
- Leslie Lamport提出具高容错的一致性演算法Paxos。
1991年
- 使用时间戳确保数位文件安全:Stuart Haber与W. Scott Stornetta提出用时间戳确保数位文件安全的协议,此概念之后被比特币区块链系统所采用。
1992年
- Scott Vanstone等人提出椭圆曲线数位签章演算法(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ECDSA)
1997年
- Adam Back发明Hashcash技术:Adam Back发明Hashcash(杂凑现金),为一种工作量证明演算法,此演算法仰赖成本函数的不可逆特性,达到容易被验证,但很难被破解的特性, 最早被应用于阻挡垃圾邮件。Hashcash之后成为比特币区块链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1998年
- Wei Dai发表匿名的分散式电子现金系统B-money:Wei Dai发表匿名的分散式电子现金系统B-money,引入工作量证明机制,强调点对点交易和不可窜改特性。不过在B-money中,并未采用Adam Back提出的Hashcash演算法。Wei Dai的许多设计之后被比特币区块链所采用。
- Nick Szabo发表Bit Gold:Nick Szabo发表去中心化的数位货币系统Bit Gold,参与者可贡献运算能力来解出加密谜题。
2005年
- 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POW):Hal Finney提出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RPOW),结合B-money与Adam Back提出的Hashcash演算法来创造密码学货币。
2008年
- Blockchain 1.0:加密货币
- 数位货币与支付系统去中心化、比特币: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发表一篇关于比特币的论文,描述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能在不具信任的基础之上,建立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体系。
2012年
- Blockchain2.0:智慧资产、智慧契约
- 市场去中心化,可作货币以外的数位资产转移,如股票、债券。如Colored Coin便是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开源协议,可在比特币在区块链上发行多项资产
2014年
- Blockchain 3.0:更复杂的智慧合约
- 更复杂的智慧合约,将区块链用于政府、医疗、科学、文化与艺术等领域。
2016年
- Blockchain 2.5:金融领域应用、资料层
- Blockchain2.5:强调代币(货币桥)应用、分散式帐本、资料层区块链,及结合人工智慧等金融应用
区块链不是一促而就,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他从本质上讲,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交易记录的存储技术。
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去创建交易、存储数据和交换资产,它是一场巨大变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