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物联网的技术矩阵后,便可以更深入地去理解物联网产业中的一些概念。
一、物联网的“信息入口”
物联网中大多数的原始性数据都从边缘网络中获取,并经过一定的删选处理后输送至“云端”(物联网平台和应用)。在边缘网络中的各类终端会嵌入在现实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外界信息的主要入口。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始性数据并不从边缘网络导入,而是由应用企业、开发人员、专业人员、其它信息系统在云端通过云端服务器的输入设备,直接灌入。
严格的来说,云端本身无法产生物联网数据(没有对物的感知能力),但是它具备计算能力而拥有智能,可以提取数据中的信息价值,从而向其它系统或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二、物联网信息入口主要分布在三个层次
1. 终端
在终端和节点层,边缘网络中的终端为物联网入口。在这里主要接入三类信息:物理世界的环境,通过具备“传感器”、“执行器”的终端与物联网互通;人(用户)使用各种用户智能终端或交互终端来实现对“物”的操控;智能终端、智能设备具备自助联接物联网、获取服务的能力,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与云端的应用服务进行信息交互。在这里,会形成消费者生态。(注释:消费者不仅指人,也包括能够利用物联网自助服务的智能设备)
2. 平台
在平台服务层,通过各种互联网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交换各类物联信息。在该层中,各种物联网专业领域和其它行业领域的信息大量汇聚并在不同系统间交互,是物联网信息的“集散地”。
物联网系统或应用的开发者、运营者(包括各行业技术人员),都会利用平台服务来创新、运营物联网应用。在这里会形成物联网的开发者、运营者生态。
3. 应用
在应用层,物联网应用和互联网应用的特性基本一致。用户可以远程登入应用系统,操作、查看远端的设备,收集环境信息,获取商业信息服务。
在这里,具有互联网的生态形式,并由于物联网的融入,它会被扩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和终端、平台层的情况一样,大量智能系统会成为应用层的用户,它们能够自主地使用各类物联网应用,自助完成商业交付,表现得像一个由自主意识的行为人,完成互联网、物联网的商业交易。和终端侧一样,形成消费者生态。
和互联网领域一样,在物联网的(信息)入口处,将形成各层对应的产业生态,同时也会酝酿激烈的商业竞争,即“入口之争”或“门户之争”(在平台层和应用层,“入口”也被称之为“门户”)。
而由于物联网的入口非常的多元化(三层入口),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做到在某领域内的完全垄断,并且入口处的生态需要开放语言、共享服务的支持,所以企业之间除了竞争关系外,还需要通过不断协同合作,促进物联网公众化语言体系的建立、服务标准的确立,从而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共享入口价值。在物联网领域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会非常微妙。
三、物联网中的信息流向
(请参看《物联网技术矩阵图》)从整体来看,真实世界的各种“物”的信息,先通过物联网入口,再直接或经过边缘网络进入核心的互联网络,最终到达云端服务平台,这就是横向的“端-网-云”的“汇聚流”。
如前文所述,信息汇聚,具有典型树状解构。物联网中零散的原始数据,会通过各种入口终端,经过各层网络不断地汇总,最终到达云端。
在物联网中,会产生很多垃圾数据、重复数据、时效性数据、地域性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并不一定需要送达到云端;同时还有很多极低信息量的数据,如果不做处理,会过多地占用云端资源。数据并不是越多越好,也并不需要完全集中在一起。
所以,物联网不仅是一张汇聚信息的“网”,还是提取信息价值的工具。在物联网技术矩阵中,可以通过计算能力的泛在部署,形成自下而上的“终端-网络-服务-应用”的“价值流”。通过物联网技术,海量数据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被逐层提取,并生成浓缩的“简报”再向上传递,直到应用。
智能化计算能力的部署,会成为一种广泛的需要。在智能(计算)帮助信息流转的同时,“信息汇聚”和“技术向上组合”也会促进智能的进化和迭代。智能和信息彼此需要、相互促进,这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模式。
智能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汇聚流”和“价值流”的“向量合”。
四、从技术矩阵理解物联网商业应用和环节
专业机构和企业对物联网都有自己的解构(分层)方式,这些方式多数是从“信息流”或“技术组合”两个角度来分层的。他们对物联网的解构,基本都可以映射到物联网技术矩阵中,加以理解。
运营商、电信设备厂商发布的物联网分层:端(感知层)、管(连接层)、云(处理层)、应用(应用层)。这种分层结构,主要以信息的“汇聚流”为参考,但强调了平台层(云-处理层)汇聚数据的价值。
咨询机构对物联网产业环节的划分(8个环节):传感器(感知)、芯片、无线模组、通信网络、平台(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开发)、操作系统、智能硬件、集成应用。环节的划分,主要是以商业-产业链的角度来归类的,不过也能从中看出和物联网技术矩阵的密切关联。
在物联网产业中,各个环节其实是相关技术实现模块化、标准化生产后,形成了的较稳定的商业模式,包含了物联网技术各层级中的关键部件。
这些关键部件,从技术组合特性的角度来看,其所涵盖的技术往往是具有较高的递归性(通用性强、产量大,容易被其它技术利用,并且被大量的高级技术复用)和复杂性(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芯片”,器件层中的关键部件。
在物联网行业中,不同的组织或企业往往会提出不同的物联网架构。这些组织和企业对物联网的解读,一方面是从自身的技术认知出发,另一方面会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导向对物联网进行解构,并结合自身技术架构向外展示,以表达组织的行业、商业诉求。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物联网技术结构,这个结构建立在自然的技术矩阵之上,通过组织内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组合)来实现,再以信息流(汇聚流、价值流)、技术结构、软硬件等几个角度,对技术结构进行分层分段,以方便其客户理解。
不过,如果能够看懂物联网技术矩阵(自然层级),并理解物联网技术的递归性、语义化等特性,就能够读懂各种复杂的技术结构。也正是信息技术的语义化特性,造就了“各家各户”丰富多姿的技术形态(架构)。
结束
物联网具有自然的技术矩阵。在技术矩阵中,底层的技术基础、稳定、标准、规范,上层的技术灵活、多态、广泛、复杂,底层可以看作是上层的“硬件”。
物联网技术具备语义化发展的趋势,并助力其它行业技术也形成各自的开放语言:任何一件事物、一个过程、一种性状都可以通过物联网系统中的语言来表述,并被任何一个对此感兴趣的智能设备来解读。
“语言”需要“智能”来编辑。现实世界总是善变的,不可预测的异常状况难免发生,况且“人”(开发人员,运营人员)也没有精力照顾日益增多的联网设备。
所以,需要物联网自备“智能”,来应对海量的数据信息(汇聚流),并自主解决现实世界中难以计数的问题、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价值流)。
智能将具备“语言组织”的能力,可以在物联网的世界中“畅所欲言”:通过编辑物联网语言,获取资源、自给自足、完成工作。智能的系统或设备,可以脱离人的直接操控,根据给定目标思考、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其它物联网服务扩展能力,像一个人一样既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又能够交流协作(群智),实现更宏大的目标。
某一天,物联网将是一个各类生物(包括人、动物)和机器同时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信息交互的“跨物种”的“社交网络”。
【本文是51CTO专栏作者王峰的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