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一般都有多CPU核,而日益广泛应用的固态硬盘也有较强的并发能力,这些硬件资源都为并行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不过,要实现并行计算还需要有较好的数据分段技术,也就是能方便地把待计算的数据拆分成若干部分,让每个线程(或进程,这里以多线程为例讨论,多进程情况是类似的)分别处理。
一
设计数据分段方案时,有这么几个目标:
1. 每段的数据量基本相同
并行任务的最终耗时是以那个最慢的线程为准的,而同一机器中各线程的处理能力基本相当,因此数据分段要能做到尽量平均,使各线程的计算时间基本相同。
2. 分段数可灵活动态指定
在数据准备阶段经常并不清楚实际计算用机器的CPU数,而且即使知道,线程数也不能简单地按机器CPU核数去算,因为硬盘的并发能力常常小于CPU;并且,在有并发计算时,能有多少CPU核用到本计算任务也不能事先预知。实际计算用的线程数***是根据当时场景动态决定,范围从几个到几十个都有可能,这要求能够按随意的数量将数据分段。
3. 每个分段是连续紧凑存储的
因为硬盘不适合频繁随机访问(即使固态硬盘也不适合频繁小量的随机访问),为了保证遍历性能,我们希望每个线程要处理的数据在硬盘上要尽量连续存储,而不是频繁跳跃。
4. 允许数据追加
数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我们当然希望每次追加数据时不必重新整理所有数据,只需要把追加的数据补上即可。
二
使用文本文件存储数据时,可以同时保证这4个目标。只要简单地按总字节数把文件分成多段,每个线程读取其中一段即可。
文本中用回车作为记录(行)的分隔符,文本记录的数据本身中不可能出现回车字符,所以用它用为记录的分隔符不会产生歧义。按文件字节数分段时,分段点可能会落到某一行的中间,这时使用去头补尾的方法进行调整,即就是每个分段从分段点继续读到一个回车符才开始,而越过下一个分段点继续读到一个回车符时才结束,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分段都只包含完整的记录(行),这也是HADOOP常用的方法。
但是,文本本身的解析实在太慢了,我们还是要考虑二进制的存储方案。
三
二进制数据中没有回车这种可用于分隔记录的字符,任何字节数值都可能是数据本身,这时就无法识别出记录何时结束。如果一定要人为制造一个分隔符,那就要足够长才能避免和数据本身重复的可能性,每条记录上都增加这么一段字节,会增加大量无意义的数据量,降低性能。而且,这也只能降低出错率而不能彻底杜绝。
改进的方法是使用区块,把数据存入若干相同大小的区块,分段时以区块为单位,只要总区块数量足够多,每个线程分配到的区块数量也就相对比较平均,也就能满足目标1和目标2了。不过目标3却有些问题,区块大小是存储数据之前就确定的,不大可能正好和记录长度匹配,如果要求每个区块中都存储完整的记录,就可能造成区块中的空间浪费(剩余空间存不下一条完整记录时只能作废)。在区块较小且记录字段较多时这个浪费会很严重,影响目标3希望的紧凑性。如果允许一条记录被拆分到两个区块,那又不能按区块为单位来分段了,否则可能造成某个分段将只处理半条记录的情况。
这时候可以借鉴文本的去头补尾方案,允许同一记录拆分到两个区块,在读取分段的***个区块时跳过***条(可能是半条)记录,而读取***一个区块时再继续读下一个区块把当前区块中***的记录读完整,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紧凑性了。这种方法要求在区块中有个标记表明本区块中***条记录是否是上一区块记录的延续以及***一条记录是否完整,空间成本不算高,但在遍历数据时总要被这些标记打断,处理起来麻烦不少,会影响性能。
四
数据库一般也使用区块方案,但由于数据库将所有表的数据存储在一起,它的区块分配算法不会去保证同表数据所占用的区块之间的连续性。而为提高数据的连续性,就要让区块更大,这和区块多又有点矛盾。如果再考虑到数据的可追加性,则还需要一个不断变大的索引表来管理这些区块,在区块数量很多时,这个索引表本身的连续性也不容易得到保证(它的长度事先不知道,在数据追加过程中动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