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继续高增长 华为企业业务这样的速度还能持续多久?

企业动态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在元旦贺词中透露,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超额完成经营目标并实现40%的增长。对笔者来说,这样的成绩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华为企业业务继续保持了增长,意料之外是华为企业业务在规模够大、传统ICT市场空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仍旧保持了高速增长。

 [[216415]]

2018新年伊始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在元旦贺词中透露,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超额完成经营目标并实现40%的增长。对笔者来说,这样的成绩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华为企业业务继续保持了增长,意料之外是华为企业业务在规模够大、传统ICT市场空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仍旧保持了高速增长。

对照历史数据,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自成立以来的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远超中国ICT市场的平均增速。IDC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整体ICT市场近年来的增长率一直在10%左右。另一方面,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在2014年的营收就已超过百亿,并在随后也保持了高速增长。作为对比,业内大多数的企业级IT厂商只有在发展早期能够获得爆发式增长,当其业务规模超过100亿以后往往会遭遇发展瓶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蓄力才能重现业务活力。但对于华为,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其增长的天花板。那么,华为还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吗?

企业级巨头纷纷遭遇瓶颈 华为能例外吗?

81514f7134a096493115acc1021f2eb3

对于许多创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科技巨头来说,不管是IBM还是惠普,抑或是英特尔、思科等,都在新的时代遭遇到了发展瓶颈,业绩增长放缓甚至开始下滑。究其原因,是整个市场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涌现让众多传统巨头在创新上遭遇挑战,传统的产品研发思路和商业模式都遭遇全新挑战,在变革面前,巨头与新入局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有所滞后。

就像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所说:以现有企业心态与利益机制,很难突破破坏性创新所造成的两难困境,企业需要以体制外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推动这种创新。

2011年正式成立的华为企业业务,既是新技术浪潮的受益者,更是***者。这首先得益于公司重视新技术研发,目前,华为在研发投入上一直是处在业界领先水平,从华为公司以往的财报看,其研发费用一般占公司总营收的15%左右;更重要的是,华为在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上同样领先,传统的IT巨头都试图构建端到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华为一直专注于ICT基础设施,其他则开放给生态伙伴,力求合作共赢。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包括华为在内的ICT企业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技术的创新没有止境,企业只要在技术创新的换轨期,及时跟上技术创新的脚步,同样也会迎来基业长青。

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企业业务正呈现出喷薄欲出的活力与潜能

[[216416]]

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爆发的一年,这一年里,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全面展开,包括政府、金融、运营商、制造、零售等行业在内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前行。

目前,华为企业业务正在着力于助力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强化云计算、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以及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行业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包括华为在内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们也在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对数字化技术的需求更是千差万别,一家企业不可能满足企业所有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对此,华为也有着清晰的认知,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在新年献词中这样写道:行业数字化转型正进入深水区,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社会即将来临。我们既要关注满足客户长远需求的产业和技术,把握技术创新与商业变革的趋势;更要关注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挑战,通过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实现商业成功来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与此同时,在华为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生态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核心战略。一方面,华为自己拥有领先的“端、管、云”全栈式ICT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进行ICT基础架构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华为也在基于“平台+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生态链。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197家世界500强企业,45家世界1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华为企业业务也因此呈现出喷薄欲出的活力与潜能。

生态将为华为企业业务持续提供动能

[[216417]]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上升到生态圈层面,竞争的边界甚至会跨越不同行业。企业基于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生态伙伴相互融合、促进,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不仅有助于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也有助于更快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因此,在战略上聚焦万物互联主航道,努力成为智能社会使能者和推动者的同时,华为也积极拓展自己的生态圈。以华为企业业务为例,在“平台+生态”战略指引下,华为正在通过聚合生态伙伴,打造“客户+伙伴+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共同体”。

2017年,华为EBG中国区建立了与生态伙伴合作共生的运作机制,以及华为OpenLab+客户+伙伴的联合创新机制,与∑co-partner手牵手,发布了4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并在公有云领域发展伙伴超过一千家;通过打造业界领先的ICT人才产业供给链条,累计近40000名生态伙伴获得了认证。

在笔者看来,正是在一系列生态举措的支撑下,华为企业业务才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而华为在生态战略上的成功更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

***

华为骨子里就是一家生态企业,尽管公司没有上市,但是把98.6%的股权都开放给了员工。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个巨大的市场蛋糕,华为奉行的也是自己只拿1%,剩下的99%都留给生态伙伴。因此,华为在生态策略上始终坚持三个原则:1、上不碰应用,2、下不碰数据,3、不做股权投资。

第二

华为具备构建强大生态系统的基础,要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市场规模要足够大,有足够数量的用户和合作伙伴,这才能形成有效互动,进而形成生态。华为显然已具备这样的实力。经过数年来的发展,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在中国市场都是当之无愧的***,2017年刚刚成立的云BU也实现了3倍增长,已成为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如此大的用户规模,意味着市场上就会有更多与华为ICT基础设施相关的需求,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

华为作为一家能把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联接起来的技术公司,靠的是技术和服务变现;同时,华为通过提供技术和服务,还可以帮助用户做数据变现,帮助从事运营、行业等生态伙伴实现商业成功,这无形中让华为拥有了孕育生态系统的***土壤。

第四

华为在生态系统建设上有着清晰的思路和规则。过去,华为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分销和渠道,但如今已经在围绕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这里包括不同产业联盟和商业联盟以及各类技术社区和广大的开发者等,伙伴类型众多;不仅如此,不同类型的生态伙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更为密切,其中,华为生态策略中的“∑”,就是在强调1:N,或N:N的群体式矩阵合作。而在与生态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华为也始终奉行:做大市场比做大份额更重要、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利益分享既是生态的驱动力,也是结果。

应该说,通过积极投身生态系统的构建,华为企业业务已经与整个数字化转型服务市场紧密捆绑在一起,只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不变,生态就将继续繁荣,华为的市场机会也就在那里。

[[216418]]

综合来看,华为企业业务的持续高增长,不仅仅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市场空间,以及自身努力,更重要的还得益于华为不断优化的生态战略。那么,华为还能继续高速增长吗?时间是***的裁判,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8-03-08 14:39:40

华为速度业务

2017-10-27 19:03:20

GrowingIO

2023-11-10 11:20:30

2012-11-19 10:15:32

2012-08-13 13:43:01

企业业务华为

2015-12-01 17:06:12

传输网络产品华为

2013-04-15 10:09:05

开发者移动游戏市场

2015-10-16 15:56:46

华为

2009-09-23 10:09:56

华为隐忧专利

2011-01-26 15:56:20

2021-02-18 18:47:02

比特币加密货币区块链

2010-12-14 19:39:57

Oracle业务挑战

2016-01-22 14:38:29

华为企业业务

2013-07-24 09:25:35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

2014-01-17 10:32:37

华为欧洲CeBIT

2019-12-10 16:18:19

网络安全技术物联网

2020-10-28 10:28:23

AI

2011-03-22 19:03:31

金蝶服务转型

2020-05-26 11:53:31

运营商5G网络

2019-01-31 01:24:10

华为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